喜马拉雅“套娃式营销”遭诟病,消费者深陷付费漩涡
在音频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喜马拉雅作为国内知名音频分享平台,凭借丰富的内容资源吸引了大量用户。然而,近年来,该平台却因“套娃式营销”手段备受消费者诟病,甚至被指存在欺诈行为。
近日,据泰山财经报道,山东的吴女士(化名)反映了自己在喜马拉雅平台遭遇的“套娃式营销”困境。吴女士原本只是想通过喜马拉雅的免费有声演播训练营学习一些有声书演播技巧,以便在工作之余开展副业赚钱。然而,她很快发现,这个训练营似乎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销售陷阱。
在训练营中,无论学员的条件如何,“班主任”都会不遗余力地树立学员的信心,表示他们非常适合有声书行业,未来有着巨大的赚钱空间。然而,课程内容却显得相当粗浅,缺乏实质性的培训。更为过分的是,在训练营的最后一天,“班主任”开始推销起攀登计划课程,包括3980元的精英版课程和7380元的进阶课程。
吴女士被说服后,选择了报名八周的精英版课程。然而,课程才刚刚开始第二周,“班主任”又迫不及待地推销起了喜马拉雅的AU课程和所需的录音设备,并表示只有继续购买这些课程和设备,学员未来才有可能赚钱。吴女士表示,在购买精英版课程之前,她并没有被明确告知这些后续的高额投入,这让她感到被欺骗了。
实际上,吴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大量消费者反映了自己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的类似经历。他们都是在报名付费课程后,被“班主任”以各种方式告知需要继续购买设备或课程,否则无法录制音频、接单赚钱。这种“套娃式营销”手段让消费者感到愤怒和失望。
除了营销手段备受质疑外,喜马拉雅平台上的付费课程质量也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吐槽。有消费者表示,这些课程大多是录播课,直播课数量稀少,而且即便学习结束后,接单也并不容易。这与喜马拉雅宣传时所说的“配音一个小时可赚80元到500元”大相径庭。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和投诉,喜马拉雅方面并未给出积极回应。这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不满和失望。作为一家知名企业,喜马拉雅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尊重消费者的权益和利益。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喜马拉雅似乎并未做到这一点。
喜马拉雅平台上的“套娃式营销”手段和付费课程质量问题已经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质疑。如果喜马拉雅不能正视这些问题并积极整改,那么它很可能会失去更多的用户和信任。在未来的发展中,喜马拉雅应该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口碑建设,以诚信和质量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