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德主义”的无奈和“税政改革”的无力

百科资料中对“卢德主义”的解释是,它指对新技术和新事物的一种盲目反抗。卢德主义出现于工业革命初期。那时候的工人对于大机器的高效生产认识不足,盲目地认为是大机器的出现使自己丧失了就业,于是憎恨大机器,开始破坏这些新出现的机器设备,以换取就业。

我觉得,卢德主义给人们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提高生产效率,加快财富的生产,会被人们所痛恨,尤其被劳动者所仇视呢?

另外,产品的产量提高后,需要出售用于消费才会变为“真正的财富”。如果失业人口增加,消费低迷,难以购买新增加的产品,那么提高生产效率还有何意义呢?这就像卖不出去的海景房,产量高,建设速度也快,但是都成了没人要的垃圾,它们还是财富吗?还有意义吗? 

因此,导致卢德主义现象的原因,除了百科定义里说的“工人对于大机器的高效生产认识不足”外,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别行业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与“经济整体处于创新速度降低”之间的矛盾。

在这个矛盾中,前者会让少数行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导致失业增加。而后者会让整个经济处于利润下滑的趋势中,从而无法为失业者提供足够的再就业机会。

其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失业者无法再就业,导致消费低迷,使有效需求降低。这进一步加重了整个经济的产能过剩趋势。面对产能过剩,追逐利润的经济模式就会迫使企业更多地减薪裁员,让消费更低迷,有效需求更少,产能过剩和产销失衡的问题更严重,并形成恶性循环,破坏经济循环。最后,经济崩溃难以避免,使得有创新的行业也被经济整体恶化的趋势“埋葬”了。

举一些现实中的例子,比如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出现,“黑灯工厂(无人工厂)”的增加,以及电商平台的发展,都将大幅减少劳动力的需要。与此同时,这些创新并没有改变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整体趋势。那么,随着失业的增加,以及再就业和就业难度的提高,人们眼见的就是消费低迷已经到了让生育下滑的地步。其后果就是经济循环的持续坏死,把经济推向危险的境地。 

此时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生产效率提高不是改善人们的生活,改善经济形势,反而是让它们都恶化了呢? 

原因其实就在于,经济模式是“市场交换”的,是以“追逐利润”为首要目标的,且财富是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的。 

市场经济是一个交换关系。它不仅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换,更有劳动付出和劳动产品之间的“能量交换”。 

劳动者不但要付出能量去生产产品,还需要消费这些产品来回补消耗的能量。所以,消费过程就是“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它对劳动生产影响极大。 

若劳动者失业了,他的消费就会降低,劳动力再生产就会被破坏,最后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力降低。 

如果经济模式始终把追逐利润放在首位,哪怕经济运行处于增速下滑,利润减少的阶段也绝不改变,那么利润越来越无法从新增财富中获得后,就会在竞争的压力下转向从别人的损失中获得,从而导致“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中,由于财富主要是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的,贫富分化都是资方富有,非资方(劳动者和普通百姓)贫困,很少反例,所以最后从宏观看,受损失的主要是非资方。 

而非资方受损后,消费力下滑,即劳动力再生产被破坏,生产力自然就不行了。此外,消费下滑还导致产能过剩。产能过剩迫使资方减薪裁员。减薪裁员又让消费力更加低迷,形成恶性循环。恶性循环摧毁经济循环,使企业不断减产,关闭生产线,直到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失业。这就是生产力被破坏了。 

这个破坏行为的源头就是,在利润下滑的经济阶段里,坚持“追逐利润”的经济模式始终不改,并且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也始终不改。 

此时,资方为了保持盈利,保持竞争力,不惜在利润减少甚至消失的情况下,也要拿走劳动者用于恢复劳动力的那部分财富去维持盈利。这样一来,资方一边破坏劳动力再生产,破坏消费和经济循环,也就是破坏生产力,一边又要追逐利润,追逐更多的利润,这两者之间就形成“矛盾关系”。一边是摧毁劳动力再生产,扼杀生产力,一边是要追求财富,追求利润,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脑子想出来的经济运行模式。 

私有制经济的这种自相矛盾性,这种“丢了西瓜捡芝麻”的行为,是资方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期利益的典型表现。它妥妥的就是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反智表现。 

这种反智的做法源于私有制的“自私自利”。正是自私自利的行为在利润下滑时期也坚持逐利。结果导致了“零和博弈”。零和博弈又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分配。 

分配一旦错了,资方为了逐利就不愿承担“社会责任”,即不愿承担维护消费力和经济循环的责任。具体表现就是不愿把属于劳动者的财富交给他们,去完成劳动力再生产,去消费和生育。这样,“一颗老鼠屎就坏了一锅粥”。 

其他资方看到这颗“老鼠屎资本家”盈利了,竞争力增强了,会感到畏惧。于是,越来越多的资本家开始效仿,开始拒绝承担社会责任,开始破坏公平公正的分配,开始减薪裁员……最后,消费低迷,生育下滑,经济循环恶化就无法避免了。 

原本,生产与消费是一个互相成就,互相协助的关系。但是,由于在利润下滑的阶段坚持追逐利润,使资方通过挤压劳动者的消费力,即减少劳动者的收入来获利。这就使生产与消费变成了一对矛盾。劳动者的收入减少,财富减少,消费和生育就减少,有效需求就降低,资方的生产就过剩。过剩的产品不是财富,不会有利润,因为产品无人购买消费就是垃圾。最终,资方也是受害者,其逐利的目标也落空了。 

这就是生产与消费脱节,互相矛盾的后果。生产与消费双双死亡,资方和非资方双双受害。经济直奔危机而去。用俗语来描绘这一过程就是,“煮豆燃豆萁”,竭泽而渔,最后一切都会走向自毁。 

“卢德主义”的产生,其实主要不是因为劳动者见识短,有福不会享,偏要阻碍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是因为效率的提高没有与公平公正的财富分配联系起来,没有适应经济阶段的变化,结果导致了相反的经济效果。 

这里面的主要问题不是出在劳动者身上,而是出在掌握财富分配主动权的资方身上。其突出特点就是——私有加竞争的逐利经济模式破坏了生产与消费的整体协调性。 

正是协调性被破坏了,所以少数企业的创新,少数行业的效率提高,没有与整个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相适应,结果在逐利的经济模式中就出现了损人利己,抛弃社会责任,只顾自身利益的冒险行为。这个冒险行为的后果是,损人不利己,害人又害己。鼠目寸光的做法最后只能是反受其害的。 

那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 

当然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重回公平公正的分配。 

当财富回到劳动者一方后,消费和生育就逐渐恢复,劳动力再生产也被修复,经济循环逐渐好转,经济自然就好了。毕竟,科技水平未倒退,还在提升,自然资源也可以供给,生产力水平足够支撑现有人口和良好的人口结构。人们的生产生活完全有条件保持在历史最好水平上,不发生危机。 

那么,如何让财富适当地回到非资方一边呢? 

目前呼声最高的方法是——加税。尤其是直接税、资产税、房产税、富人税、遗产税,弃籍税…… 

这方面的意见领袖是一位居住在香港的卢姓经济学家。他非常强调税政改革的重要性。从我对他的有限了解来说,我认为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个方法并不好用。或者说,他的“税政改革”只在经济阶段从“增速上升阶段”转入“增速下降阶段”的初期是有效的。如果经济已经连续多年处于增速下滑中了,那么他的税政改革其实不太有效,甚至可能是无效的。 

原因是,直接税、资产税等属于“二次分配”。 

“二次分配”只能发挥“裱糊”作用。它不能解决一次分配错误的根本性问题。 

当经济已经进入增速下降阶段很多年了,新增财富越来越少,利润越来越低的时候,就意味着一次分配要进行根本性改革了。如果此时仍然以税政改革为主,以二次分配改革为主,那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了。最后不会达到目标。 

二次分配改革,税政改革,虽然看到了财富分配错误导致的恶果,但是有意无意地不愿针对病根进行改革,即不愿针对“一次分配的错误”进行改革。于是,经济仍然通过一次分配错误地把财富装入资方的口袋,然后再用二次分配改革把财富从资方的口袋里掏出来,返还给非资方。这种做法是不是多了一个财富分配环节,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效率,多此一举呢? 

税政改革的“裱糊”行为实际上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为,在一次分配不改革的情况下进行二次分配改革,把财富从资方那里拿走后,资方的财富减少了,利益受损了,但是市场经济“私有加竞争”的机制没变,竞争压力反而还更大了。面对这一局面,资方对财富的争夺只会变得更强烈,更加非理性。资方会做出激烈反应。许多企业会以减薪裁员来应对,造成失业大幅增加的社会问题。有些资方则会把企业转移到外地甚至外国去。甚至部分资方会选择关门大吉,然后携款离开。这些都将给经济带来巨大打击。 

在巨大的打击下,税政改革就会畏首畏尾,不敢真正落实,阻力会特别大。在古代,在王朝的末期,税政改革的成功率大吗?在现代,在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前,税政改革的成功机会多吗? 

在私有制经济中,在危机爆发前,税政改革是很难成功的。要么税责被转嫁,让二次分配改革落空,要么就是逃税群体得不到惩罚,甚至既得利益集团反过来直接追责提出税政改革的人,直到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行动。 

这就是不能用二次分配改革来代替一次分配改革的原因。税政改革在此时是无力的。只有进行一次分配的改革才能扭转危机的形势。 

如果此时只进行二次分配改革的话,那么加税之后会出现税收一边增加,经济一边死亡的严重问题。最后,经济垮塌,税收崩溃,政治动乱……提出税政改革的人将成为历史罪人,成为引爆历史性大危机的替罪羊。 

在经济增速长期下滑,经济情况已经危急,或者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看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税政改革的作用已经不大了。它很难发挥扭转局势的关键性作用。 

此时,税政改革或二次分配改革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将生产资料与“追逐利润”解绑,没有改变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的分配制度。这两点就是一次分配错误的主要表现。 

所以,一次分配改革的主要目标是: 

1、使生产资料与追逐利润“解绑”。 

若维持原有的经济模式,始终把“追逐利润”放在首位,将生产资料与利润相绑定,那么在利润下滑的经济周期里也会继续逐利,继而导致资方因为利润减少而减薪裁员。减薪裁员之后,消费低迷,产销失衡,经济循环坏死,生产资料就会逐渐停止运转。 

此时,即便人们有需求也无法恢复生产,因为很多需求是无支付能力的失业者的需求,即“无效需求”。这种需求是不能让生产资料恢复运转的。 

这种有需求,但是不能生产,一边让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痛苦中,一边让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闲置停运的现象,就是私有制经济“非理性逐利”的结果。 

这种情况所导致的经济崩溃是毫无道理的。没有利润经济就要崩溃是荒谬的。明明有人,有劳动力,有消费需要,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也都具备,为什么生产资料不能启动,经济循环不能维持和继续呢? 

逐利,非理性地逐利,在利润下滑周期里坚持甚至强化逐利,把生产资料的运转与追逐利润绑定在一起,导致一次分配的错误,然后破坏经济循环,这就是毁掉经济的原因。 

此时,只要将生产资料与追逐利润“解绑”,经济形势就能好转。因为,即使没有利润,只要人们有需求,生产资料也会启动生产,那么需求与生产的联系就能被维护好。生产得以继续,劳动者的收入又不被逐利所损害,消费就被托住了。消费托住了,产销平衡就正常了。然后,经济循环就稳住了,生产就稳住了,经济就稳住了。 

2、将财富分配依据从“资本”变为“劳动”。 

当分配依据是以“资本”为主时,经济运行就容易被“追逐利润”所裹挟。这在经济增速下滑的时期会把经济推向危机。 

只有将分配依据从“资本”改为“劳动”,按照“劳动绩效”去分配,生产资料才有望摆脱非理性逐利的束缚,与人们的需求绑定,为人们的需求去生产。这样一来,生产与消费就绑定了,即“劳动付出”与“劳动力再生产”绑定了。绑定之后,产销关系不容易被“非理性逐利”破坏,可以实现平衡,然后经济循环得到维护,经济就躲开危机,健康运行了。 

总之,在经济增速进入下滑阶段后,不对一次分配的错误进行纠正,依旧坚持把“追逐利润”放在首位的经济模式,依旧坚持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就会导致零和博弈。零和博弈就导致财富错配。财富错配会破坏“个人与社会”,“短期与长期”的和谐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被破坏。这些关系被破坏后,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就被毁坏,财富生产就被毁坏,经济就走向危机了。 

这个经济崩溃过程的起点,在一次分配的错误上。它靠二次分配的税政改革无法解决。 

倒不是说税政改革无效,它有一定作用,也有必要不断完善。但是,税政改革发挥作用主要是在此经济周期的“初期”。一次分配改革并不需要在经济周期刚刚进入利润下滑趋势后立刻大规模展开,因为,没准第二年经济增速又上去了。所以,在这个初期阶段可以用税政改革来进行“裱糊式”地解决问题。 

但是,当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下滑,下滑趋势已经明显而确定了,那么税政改革的作用就减小了。改革的重心开始逐渐转移到“一次分配”当中,并且要被不断加强。 

科技进步是“消灭劳动”的。它原本是能够使人们的工作变得更轻松,生活变得更幸福的。但是,如果被错误的财富分配劫持,这种消灭劳动的积极作用就被扭曲,变成了负面作用。它将侵害劳动者的利益,然后扼杀经济活力。这就让创新与劳动成了一对矛盾,互相仇恨,催生出了“卢德主义”现象。 

卢德主义现象的发生,劳动者对科技创新的恐惧和憎恨,说明科技创新的好处没有更多地惠及劳动者,而是成了压榨劳动者,收割劳动者,抛弃劳动者的工具。 

工具没有错。使用工具的一方才是错误的源头。所以,不公平、不公正的财富分配规则,它所属的经济模式,才是灾祸的根源。 

简言之,“卢德主义”是私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经济不适应经济阶段变化的产物。它只有通过“一次分配改革”才能得到较好地解决。当历史惯性被扭转,力挽狂澜的改革让人类悬崖勒马,避免经济灾难后,苍生才能得到拯救 ,历史悲剧才能减少重复。  

参考文章:

《百年变局的经济、历史和哲学内涵》

《一文说清当前经济问题的核心》

《为什么债务会越来越多,难以控制?》

《当务之急不是“化债”而是“消债”》

《关于“财富的本质是能量”的政治经济学含义》

《如何理解宏观经济中的“公平”概念》

《一文说清“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原理及解决办法》

《如何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 

 2024.12.07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