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砍价的代价

刘国恩:医保“灵魂砍价”是有科学基础的

这个新闻只告诉你,灵魂价的公式是什么。这个新闻不会告诉你的是,灵魂价的代价是什么。

代价就是,这种价格机制下,国内不会有任何资金会去选择投新药,有没有新药用,只能完全仰国外鼻息。

从情感上,我也不赞同拿公帑去“一视同仁”地支持新药研发,因为很多新药企业都有复杂的合资背景,本质上就是在给外国人送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更精细一点操作,可以参考17年的“动力电池补贴”,旗帜鲜明的“只补中国电池,不补韩国电池”,明目张胆地搞经济民族主义。

而在中国,情况更加恶劣。医保从实际行动上一刀切地不支持创新药回本。而连更常见的“资本市场获利”的口子,政府也不给你。

政府会跟你说:“大A池子小,比你更嗷嗷待哺的企业多着呢,有本事自己出海去融美元呀。”

所以很多人的终极之问:“为什么中国在创新药上无所作为?”

因为末端给药企回本的限制压力上溯,导致上游企业完全拒绝任何风险。

中国药企参与创新药研发一般都是2个模式:找到一个实体,获得一些小规模数据后直接把后续开发权益卖给国外企业;

或者走完全的三来一补,跟当年做小商品赚微薄代工费没有本质区别。

在不涉及黄赌毒的产业里,创新药(创新药与仿制药遵循完全不同的商业逻辑,几乎可以视为独立的2个产业,不可混为一谈)

是少数被“战略性放弃”的一个领域——连曾经的班房兄弟“电子游戏”都出狱了。

考虑到医疗补贴是国家财政破产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没有之一),创新药估计是要牢底坐穿的。

好在牢美在这方面底蕴深厚,美国人民骇人的医疗账单一举撑起了世界生物医药科技的高峰。

能有作业抄,能有顺风车搭,总是比自己摸黑找路安心地多的。

虽然你知道顺风车的时光总是有限的,可能也就几十年,但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下,谁都只能且顾眼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