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那些事儿之一:发小的一对儿女考上了985大学的研究生
有很多事儿不值得大书特书,有很多事儿鸡毛蒜皮,家长里短,温馨且有温度,记录下来,让我们感受生活中传递的喜悦与喜悦。
我的村子是一个很有点味道的小村子,坐落在古城洛阳城西洛河的南边,村西有一个老寨子,历史久远,被定为省级遗址保护单位。寨子的最高处是一处很大坟墓,土堆大概有60多平方的样子,相传是明朝那个皇帝的师傅回家探亲走到这里不幸去世,安葬于此最高处,名曰贺教官坟。因为村里又何姓一族,如今视为祖宗坟。这是一块儿人杰地灵的所在,村民都崇尚学习文化,解放前村里出了两个大学生,一个是我的大伯,一个就是何家的一个俊朗青年,可惜他退学回家照顾父母,是我小学同学的爹。毛笔字那是杠杠的,一道街的春节对子都是他所书。如此传承,到改革开放年代侯,村子里还是出了一些大学生。也算是沾足了祖先的灵气。
按下不表,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我们村子里的小学校也只是剩下了那些跟随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学习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大都出外打工,多是早出晚归,也管不了孩子的事儿。单说我朋友他是一个聪明的人,他的父亲曾经是我们村小的小学数学代课老师,造诣很高。我们都在的教授下学到了很扎实的学业。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没能转成公办老师,从不搞违背原则的事儿。他的儿子就是我的朋友,93年考上师范学校,回乡做了一名老师,我们有幸在一个单位做同事,他的一对儿女都在村里的小学毕业,都是我的学生,成绩都是班里第一名,然后到了市区里一所优质的初中,理所当然都进了市里的一高,并顺利都考入到了211的大学,毕业后并且都考进了985大学的研究生,我都第一时间表达了祝贺。乡村小学出一个人才不容易,特别是现在如此内卷的教育,市里的学校吸干了村小的精髓,留下了将来都是实实在在的建设者。
考上研究生,将来还得考博士,博士后,人生到了三十岁还不见得走出学校,走出学校还不见得取得令自己满意结果。而我二姐家的老大孩子最有出息,一直考到博士在京城上班,因为我姐有病,甘愿回乡照顾我姐,邻居都说白瞎了一个人才。其实我想这件事外甥做的没啥错,父母在不远游,孝道等不得。各行其是,各行其道。上学成才是孩子们的梦想,是家长的颜面。考上985的研究生的孩子值得骄傲。
村子虽小,也是人间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