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涨超20%背后盈利能力持续下滑,昭衍新药仍困在“猴周期”?

500

CRO逆风之下昭衍新药还能否找准航向?

来源医药研究社

周一,昭衍新药(06127)开局良好,早盘一度涨超20%。截至收盘,公司股价增幅也超过10%。此前,该公司业绩下滑带来的投资市场悲观情绪似乎得到了缓解。

而激发此次涨势的或是一则公告。

据悉,近日昭衍新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或指定子公司拟与招商局资本(北京)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参与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商务部与招商局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二期(有限合伙);作为有限合伙人,公司或指定子公司认缴出资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

这也意味着昭衍新药将加强投资管理,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事实上,近年来昭衍新药的发展底盘确实不太稳定。

根据财报,今年前三季度,昭衍新药实现营业收入13.35亿元,同比下降15.9%;归母净利润-7031万元,同比下降121.5%;扣非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136.5%。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4.86亿元,同比下降15.5%;归母净利润9944万元,同比下降58.0%;扣非归母净利润8493万元,同比下降63.7%。

500

总体来看,昭衍新药已经进入较明显的下行区间,亟需调整航向。

一、CRO 行业遇冷,昭衍新药“囤猴” 栽跟头?

现阶段,昭衍新药的经营状态很大程度受到CRO市场环境影响。

一方面,市场需求出现收缩。具体而言,作为一家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机构),昭衍新药的收入水平与下游创新药企的研发需求息息相关。若下游需求出现明显减少,公司的业务就难以顺利推进,昭衍新药就正在面临这一窘境。

药智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新药领域共计发生了投融资事件57起,累计融资金额达到94.01亿元,相较之前多年,融资数量以及融资金额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下降。投资市场保持审慎的情况下,创新药企的研发动力并不充分,昭衍新药等CRO企业的业务开拓也只能放缓。

另一方面,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出现较大变动。昭衍新药拥有的生物资产即实验用猴,可以用来进行毒理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相关实验,以确保候选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根据国金证券测算模型,每一项化药的实验用猴量为40只,每一项生物药的实验用猴量为80只。

可以说,实验用猴的储备决定了昭衍新药的业务能否顺利推进。

近年考虑到业务发展需要,昭衍新药积极储备实验用猴资源。据悉,昭衍新药于2022年斥资18亿元收购了广西玮美生物和云南英茂生物,获得约2万只实验猴资源。另外,年报显示,昭衍新药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也从2020年末的1943.38万元增至2022年末的7.8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实验用猴的市场价居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2年国内食蟹猴的平均市场价格最高接近19万元/只。这个时候的实验用猴对于昭衍医药而言或具有一定保值属性。

但2023年往后,随着创新药研发需求收缩,实验用猴市场情况也截然不同了。

据中国政府采购网的实验猴采购项目公告,2023年11月,湖北天勤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以13只实验猴147.1万元的价格中标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实验猴采购项目。按上述数据计算,一只实验猴的价格约为11.3万元,相比巅峰时期的猴价跌去三分之一。

随着猴价的回落,昭衍新药此前“囤猴”的“副作用”也开始显露。据财报,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生物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的亏损约为2.5亿元,同比增加28.0%。有关亏损主要是由于生物资产的单位公平值减少,与实验模型的市价下降相符。

500

同时,CRO行业竞争激烈,进一步加重了昭衍新药的发展压力,使其增长困境愈发凸显。不过,长远来看,这样的发展困境或许只是阶段性的。

二、逆风之下仍有拨云见日的可能

昭衍新药后续的发展前景其实仍然较为明朗。

首先,在美联储降息、政策激励等客观因素影响下,下游创新药企的发展有望“补足弹药”。

国金证券研究人员就指出,“作为资金敏感型行业,创新药或将显著受益于美联储宽货币的开启。9月美联储降息后,将利于创新药融资成本趋于下降,不仅利于其现金流改善、分子端预期修复,亦将利好其分母端估值低位回升。”

另外,《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等重大政策利好落地,也意味着创新药企的发展将更有动力。据悉,自今年2月开始,多个创新药ETF指数就已出现震荡上行走势。

于昭衍新药等企业而言,后续有望等来一轮下游市场需求的回升。

其次,就实验用猴而言,有业内人士认为,实验猴主要用于神经行为学的相关研究,价格的回落意味着部分因高昂猴价暂停的基础科研项目能够重新启动。也有专家表示,猴价回落情况的出现,很可能是因为有了更优质的“平替”技术,把猴价的上限直接打了下来。

于昭衍新药而言,在猴价变动的推动下,或将进入实验技术的升级周期,以增强业务能力,推进多个基础科研项目的落地。

比如,根据2024年中报,在细分领域如眼科药物的评价方面,昭衍新药进一步开发和优化了更多的眼科疾病模型,包括激光诱导的小鼠干性AMD模型、兔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模型、小鼠视网膜母细胞瘤模型等,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研发需求。同时,也建立了针对眼科药物新的检查评价指标,包括啮齿类和犬类的视觉功能评价等。

总体来看,逆风之下,昭衍新药等CRO企业的发展新机遇其实已经出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