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可以用可回收助推器吗
伊朗已经两次对以色列大规模导弹袭击了。弹道导弹射程远,突防力强,威力大,相对于常规空中力量来说技术门槛低、研发部署成本低,是军事弱国反制强敌的有力手段。
伊朗的“导弹大军”终于发威了
必须说,大量导弹从天而降非常壮观,尤其在晚上
另一方面,SpaceX的助推器回收也同样印象深刻,几乎在人们眼前展现“不可能的任务”。可回收助推器大大降低了空间发射的成本,是轨道经济的重要推手。
早先还是用尾部支架
现在已经进化到用立柱-环臂回收了,俗称“筷子夹”
这使人想到:如果把可回收助推器和弹道导弹相结合,岂不可以在保持弹道导弹打击力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吗?
想法没错,但恶魔就在细节中,这恶魔还挺大。
弹道导弹要有实战价值,必需什么时候都能打出去。天气有点影响,但影响不很大。弹道导弹还要成本够低。
可回收助推器正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的,但技术十分复杂,目前只有SpaceX做到,中国在加强研发自己的可回收助推器技术,其他国家还没有听说。这应该大大超过伊朗、朝鲜的技术水平。
更重要的是,在战时不能保证可回收的条件。立柱-环臂式回收就免谈了,这样的设施如果存在,早就是打击目标了。尾部支架式对场地的要求较低,但对天气的要求一样高,大风大雨天就没法作业了。但打仗不可能因为有点风雨就不打了。
从助推器回收到再度出动,中间是冗长、精细的过程,战时未必做得到。有这个功夫,直接制造更多的一次性使用导弹更现实。
最重要的是:空间发射有可回收的必要,军事发射如果做得到可回收,有更多的简单易行的办法使得可回收助推器没有必要。
助推器用于给导弹初始加速,增加射程。有这功夫,把第二级拆下来,作为轰炸机挂载,在空中发射,不是省了好多事?轰炸机的航程对导弹的增程作用比助推器更大。
当然,这里都是在说中程以下的导弹,洲际导弹是不同的问题,但可回收助推器依然不是有用的东西。到了发射洲际导弹的时候,即使助推器可回收,也没有功夫用来干点有用的事情。
商业性空间发射就不一样。首先助推器的作用不是增程,而是增高;其次轰炸机空中发射的主要作用不是增程,而是从方便的地方起飞,到接近赤道的有利发射位置发射,这样容易利用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空间发射的间隔长,成本空间大,助推器回收、再制造的条件好,这也是军事发射不能比的。
可回收助推器不见得是终极的低成本空间发射,近地空间发射的成本更低。四川凌空天行的“云行”刚试验成功M4的助推-滑翔飞行器。这是商用的,号称要在2027年达到载人跨洋超音速飞行,存疑。但作为空间发射的第一级,作用显而易见。与SpaceX的可回收助推器相比,“云行”可以在“任何地方”发射,在“任何地方”入轨,而SpaceX就只能在固定的发射场发射,在附近入轨。还好佛罗里达离赤道近。
“云行”是垂直发射、垂直回收的,采用乘波体构型,在20000米以上的高空进行水漂飞行。
粗看有点像SR-71
但这是火箭动力垂直起飞、垂直降落的
10月27日首飞成功的是缩比模型
凌空天行是民营企业,但已经掌握高升阻比乘波体、耐高温轻重量放热结构、M4甚至更高速度的飞控和航电等关键技术。不知道这家公司与军方是什么关系,但这样的前沿技术已经“下放”到民营企业,说明了中国高超音速技术已经成熟化,甚至白菜化,尽管“云行”还只能算准高超音速,不是真正的高超音速。还有国家队的“腾云”项目,更大、更高、更远。
这用于商用空天旅行应该依然是遥远的梦想,用于卫星发射现实得多,用于高空发射小型洲际导弹则是另一个思路。在20000米以上的高空、以M4以上的速度发射,洲际射程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都可以体积、重量较小,但发射更加神出鬼没,跟踪和拦截更加困难。现有技术或许可以跟踪到“云行”或者类似的平台发射,但很难监测到飞行,更难监测到小得多的导弹抛射和点火。还在琢磨“云行”打算干什么的时候,人家返航了。接下来怎么办?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