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子:知识拷进脑袋里,你愿意花多少钱?

不知道大家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想法,让各科老师帮自己代考,不是真的让老师去,就是把各科老师的脑袋借用一下,考数学的时候带数学老师的,考英语的时候带英语老师的,感觉这样考出来肯定是年级第一,而且自己也不用花时间学习了。

之前的文章中,聊到老师帮你归纳总结,已经是帮你提高学习效率,节约时间了,想快速提高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买答案,同理,想快速掌握所有知识的办法,是把知识拷进脑袋里,就像电脑一样,复制、粘贴、等待、完成。

认真跟我聊过这个事情的是一个在我看来非常非常有钱的人,我教过他儿子,他儿子不算聪明,学习成绩很一般这件事他爹心里清楚,我不清楚这个爹多有钱,但是我清楚他儿子学习大概是个什么水平。

小学五六年级数学考个八十多分都是少数情况,大多数时候都只有六七十分的水平。英语背二十个单词恨不得要一个小时,要是篇课文,就两三个小时起步了。几个同学一起去学打网球,十几节课下来,同学已经学完基本动作,可以进入实战对打了,他还在练正手接球。总之,即使是玩他非常感兴趣的项目,也就能达到一个普通的平均水平。

有一次在饭桌上,他爹跟我闲聊起来这个话题,他觉得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后知识可以不用学了,搞个存储卡,直接植入人的大脑,然后大脑就能读取这些数据,这样方便又省事。

于是我很好奇,如果真有这样的技术,并且成熟稳定无后遗症,家长们愿意花多少钱给孩子们脑袋里植入知识呢?

十万?二十万?五十万?还是一百万?

站在普罗大众的角度,你可能觉得这种技术就应该国家补贴,甚至全国免费,毕竟如果每个人都“聪明”了,能更好的推动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但事实真的会像你想的那样美好么?别的我先不说,寒窗苦读十几年,又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的待了几十年的这群科学家,会让你免费一秒变得跟他们一样么?

这里有个矛盾,就好像总有人提议,应该取消事业编、教师编一样,看起来取消教师编制,能让之前有编制的老师更有紧迫感,提高教学能力,但实际上能决定是否取消编制的人,都是带编制的,提这些建议的,都是没有编制并且考不上编制的,这样一想,不管这些提议有多合理,是不是感觉都在搞笑?

所以,就像我说过的,真的有什么捷径,也轮不到你我这种普通人身上一样,这个富人给出的价格是500万,我承认这个世界上能全款拿出500万做这个手术的人很多,但这个门槛已经砍掉了99%的人了,我不说做完这个手术能考上清北吧,按比例上个985问题不大了。

很多家长又会问,花了500万上个985,出来找个工作不知道多少年才能赚回来。你看,这就是我们这种人跟富人之间的差距,我们想的是投资要回本,他们花500万只不过是买个面子。

毕竟人到中年,事业上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基本已经分层了,你很少见到一个富人跟一群穷人玩,也很少见到一个穷人周围一堆的富人朋友,所以同一个阶层的人在一起,大家收入都差不多,比的就是下一代,所以对这些富人来说,花500万择校补课,孩子不一定能上985,捐500万给某985高校,更不可能进的去,但500万如果能买个脑袋聪明的自己的孩子,这个钱花的是很值的。

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想跟你展开讨论什么人性、格局、眼界之类的大话题。我其实说,从结果出发,这个技术几乎已经实现了,就是现在非常火热的AI技术。像我们熟知的chatGPT已经参加并通过了很多职业考试,甚至国内的AI技术参加文科高考已经能过一本线了。

所以,把知识直接拷贝进脑子,真的值钱么?在我看来,这顶多跟开卷考试差不多。而我们都知道,文科考试一旦开卷,比闭卷更难,至于理科考试,开卷闭卷差别不大。

实际上,提出把知识拷进脑袋的家长,从他跟我沟通描述来看,他对“知识”这个词的理解不充分,他的表述更偏向于记住“知识点”,而我更愿意换个词,叫“信息”。如果他的假设能成真,他这500万花的远远赶不上现在的AI,因为他孩子现在仅仅是记不住这些信息,但当所有信息都拷进脑袋之后,孩子更没有从无数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的能力。

什么叫信息呢?

信息是相对具体的事情,更偏重于记忆。

比如:新中国什么时候成立的;香港什么时候回归的。

什么叫知识呢?

知识描述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情况,而是同一类问题的所有情况,最重要的是,包括老师没有讲的新情况。所以必须用概括性的词,去描述所有情况的共同特征。

比如:到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哪些点在圆上,哪些不在,你需要通过我给你的定义,自己去分析和判断得出结论,而不是记住点A在圆上,点B不在。

所以,掌握信息之后,在考试时只需要通过记忆,重现之前的信息就行。

而掌握知识,目标是生成新的信息,解决之前从未记忆过的新情况,这个过程,我们才称之为学习

所以本质上,信息也好,知识也罢,本身是不值钱的,因为现在只要不是考试,你要用的时候都能在网上查到。这里很好的解释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读书的时候学过的绝大部分知识,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这种科目,工作之后根本用不上,却还要那么努力的学呢?

答案就在上面,记住信息是第一步,掌握知识是第二步,能生成新的信息,解决之前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这才是学习的能力。

读书的本质上是培养这种能力,考试的本质是筛选出有这样能力的学生。

问题出在培养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而小学知识不多,考察难度不大的时候,特别是很多培训老师帮你总结了很多题型,套路之后,你很难通过考试成绩,区分孩子是掌握了知识,还是记住了信息。所以很多家长忽略了能力的培养,更愿意相信只要分数考的好,就不是问题。

如果分数是面子,那么能力就是里子。

有里子的一般都有面子;

没有里子硬撑的面子,一般也撑不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