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成本可能被严重低估了
文/挪威
财新发了一篇对当下老年人生活和经济状况的调查文章,有一些数据:
1)空巢老人占比接近60%,其中独居老人占比达到14.2%;
2)2021年,在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群体中,能够承担千元以下养老成本的占比为46.1%,2000元以下的占比22.6%,二者相加,能够负担得起一个月不超过2000块钱养老院支出的人群利接近70%。
3)城市老年人群体,年收入中位数28800元,差不多每个月接近2000块钱;农村老年人年收入中位数5640元,每个月大概400多块钱。
数据来源于民政部门牵头做的第五次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还是比较权威的。
这些数据给我带来最大的刺激在于,在养老院养老并没有成为趋势的情况下,这部分群体70%的人群仍然只能承担不超过2000元/月的养老支出,2000元什么概念?我感觉现在的大学生生活费每个月都不只2000块钱,我上大学那时候差不多每个月都1500。
但养老院的服务得包括衣食住行照顾和娱乐活动,根据这个数据调查情况的话,虽然老年化是趋势,但做养老院未必真是个好生意,大部分老人负担不了养老院的养老支出,而大部分养老院的收费门槛要是按照大家能承担的成本设置,没有补贴就得亏死。
跨城养老可能是个解决方法,比如帝都的老人往河北转,广深的老人往湖南广西转,如果有一天你在湖南某个小城的街头听到很多老人讲粤语,他们可能就是从广东过来的。
用一线的养老金,在小城市养老,就跟今年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在一线打工,养小城的家,这真令人悲伤,总是要吃一波剪刀差(要么代际的,要么城市之间的,要么行业之间的)日子才能过下去。
至于小城本身的老人,除了极少部分养老替代率非常高的老年人可以过得比较好,大部分老人就只能靠自己的,特别是农村老人,一个月几百块就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这点钱啥也干不了。
我父母就是农村户口,他们说老了之后一个月得有个两百快吧;但其实一个月拿一两千的城市老人和农村老人也差不多,基本上也只够生存,不过不用自己下地刨食物,总得来说还是好一些。
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大概意思是我们没有什么老年危机,广大的老年群体一个月就几百块钱,哪来的老年危机?
比如步入老年养老金替代率大概到80%左右生活质量才不会发生明显的倒退,退休前5000,退休后大概4000才行,一个农民工拿5000工资不难,但拿4000退休金是不可能的是,退休金只能给到十分之一,也就是将近3亿的农民工瞬间缩水十分之一,其实就3000万,1.2亿农村老人其实就1000多万,加起来不到0.5个亿,哪来的老年危机。所以只要资金供给是固定的,老年人口的增加稀释的只是人均收入,并不带来明显的更大的养老负担,更何况老年标准也可以灵活调整。
如果是这样,靠孩子养老就是唯一的路了,尽管很俗,我也觉得很俗,都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是靠孩子养老,但现实就是这样,几百块钱够干什么?而且老了之后还不单是钱的事儿,关键是如果需要照顾得有人照顾,要么配偶要么子女要么养老院。
对于当下抗拒结婚和生育的年轻人来说,我感觉这是一个最大的挑战了,应该没有之一,毕竟不结婚不生育能省很多事儿,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就没有能拿捏住你的了,只能说提前规划,提前存钱。
以后老了住进养老院也得防止他们吃绝户,可以考虑资助一个孩子什么的,或者对亲戚家的孩子好点,这样老了自己在养老院外有个代理人,我做保险的朋友说这很重要,他能帮你拿捏养老院。
最后再次强调一下,我觉得结婚不结婚,生育不生育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不结婚不生育年轻的时候省很多事儿,老了稍微麻烦点,结婚生育年轻的时候麻烦很多很多,老了可能相对好点,不过也只是相对,毕竟这玩意也是玄学,人心难测。
但也有我们能控制的地方,比如年轻的时候更注意一下,不会带着大量的慢性病进入老年,老年就能相对好受一点,大家二三十岁可能差不多,但70岁和70岁时真的不一样。
我去年年底去尼泊尔徒步的时候,碰到一个70岁的老人家,还能跟着我们一起玩滑翔伞,晚上到酒店坚持做俯卧撑,炒股炒北交所,玩的就是心跳,震惊到我了,就是下面这位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