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商大会发布多项成果!台风预测、开店贷款背后的数据流动

500

促进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作者/ IT时报记者  潘少颖

编辑/ 钱立富  孙妍

9月16日早上,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这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每一步都在大模型的精准预测和实时监控之下,上海市气象局对台风的路径、强度、登陆时间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雨影响进行了全面精准的预测,确保这座超大型城市在极端天气下平稳运行。

浦东峨山路上一家网红甜品店店主想要开分店,想要申请贷款。浦东新区数据局与建设银行合作开发的“烟火贷”产品,通过政企数据融合分析对小微商户精准画像,提高银行对商户经营情况的判断效率和准确度,破解小微商户融资难题。

这两个案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背后彰显出数据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数据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成为推动问题解决的关键力量。

在日前举行的2024全球数商大会上,多项数据成果发布,包括成立行业首创的全国首个数据集团平权组织——全国数据集团联盟,发布6个区块链典型场景、2024中国金融气象指数、《零数可信数据空间产品白皮书》等。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表示,国家数据局将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建设方向和整体布局,加快建立国家数据标准体系,推动数据市场设施互联、信息互通,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筑牢屏障。

500

数字技术助力城市治理更精细

在数字技术变革的浪潮中,数字技术全面渗透到上海的各个角落,从城市管理到公共服务,从产业升级到社会治理,数字技术对治理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交通拥堵的疏导、环境质量的监测,还是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数字技术显著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

在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上,上海的“两张网”建设荣获全球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最佳案例奖项。此外,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编纂的数字政府转型能力培训教材中,也收录了来自上海的这两个实践案例。

500

以台风“贝碧嘉”为例,上海市气象局通过大模型,在台风生成前,就开始分析台风路径以及在上海登陆的概率。“当台风逼近上海,我们输出灾害性极端数据,让重点地区、重点区位、重点行业做好应对准备;当台风来临,我们提供不同形式、不同区域、不同气象等级和气象要素的动态变化图,提前三小时发布红色预警,提前1小时提醒快递小哥回家;当台风尾部离开临港,气象数据又提醒清障人员为城市运行做好准备。”上海市气象局局长冯磊介绍,气象数据的关键在于要和多部门进行数据沟通,才能以数据链的方式呼应天对人类的考验,达到天人合一,数如大气,无形有价,为全球数据治理提供示范。

今年,F1中国大奖赛荣耀回归上海国际赛车场的同时,一个高效的数字化平台也在幕后默默运作。上海市“一网统管”市域物联网运营中心主任江波介绍,该平台利用实时在线数据,掌握人员入场动态,并通过精确对比出站人数与检票记录,科学分析客流出行模式,为轨道交通班次调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500

区块链加速推动数据要素释放

以“数联全球,商通未来——‘链’接数字经济新未来”为主题的2024数商大会关键词之一,就是“区块链”。《IT时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在数据要素流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构建了支持高并发场景的“区块链+隐私计算”数字底座,为数据的安全流通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坚实保障。据统计,2023年上海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已超过6000亿元。

我国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但区块链底层技术碎片化、信息孤岛等现象也日益凸显,制约了区块链技术及产业生态的发展。

500

区块链如何加速推动数据要素释放新质生产力?国家区块链中心、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等单位启动建设“跨链创新联合体”,让更多的高价值数据资源以“可用不可见”的形式安全共享、高效利用,充分释放高价值数据在关键场景的先进生产力。

在“区块链赋能‘气象×金融’合作论坛”上,上海市气象局与上海数据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区块链技术,在确保气象数据加密保护的前提下,开展气象数据上链存证、基于可信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开发利用,为保险业、期货业、金融衍生品等各领域提供气象服务解决方案,助力一批“气象×金融”创新场景服务落地。

在上海交通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斯雪明看来,把区块链应用场景真正变成重量级的应用场景,需要区块链与行业深度融合,区块链产业亟须做大做强。“现在的区块链企业对应用场景不太了解,只是掌握了一些区块链技术,这是完全不够的,未来大部分区块链企业都是懂行业应用的企业。”斯雪明说,现在缺少有重大经济效益、重大社会效益的区块链应用,此外,隐私保护、隐私计算、链上链下数据一致性等关键技术要进一步完善。

500

开展区块链、数据空间等探索

不少与会人士认为数据已经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价值正不断被挖掘和释放,数据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要促进公共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500

沈竹林表示,将立足当前数据市场发展阶段,以明晰规则、补齐短板为重点,尽快建立完善数据产权制度,配套出台数据产权登记、质量管理、责任界定、合规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规则,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支持上海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区块链、数据空间等技术路线试验探索,降低数据流通和交易成本,为数据安全、合规、有序流通利用提供保障。”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数据局局长徐惠丽在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论坛上表示,作为国家大数据示范综合试验区,上海目前正在加快布局可信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聚焦三个方面:一是以国家数据空间试点为牵引,推动五个类型的数据空间布局。二是探索夯实数据空间发展的基础,围绕共性标准研制,核心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和规范管理等,打造数据空间可信可管,互联互通,价值共创的能力;三是营造开放合作的数据空间发展生态,建立常态化的地区和国际数据空间对话合作机制,推动地区和跨境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上海一直在积极推动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统筹数据发展和安全,先后出台《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上海市数据条例》,规范授权运营活动,激发供数动力。

据了解,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结合区块链技术,将数据管理要素进行上链管理,已累计汇聚超过2万个数据资源,数据体量超2790亿条。同时,上海先行在金融、医疗、交通、旅游等领域试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释放用数活力。

此外,上海围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资源范围、信息披露及流通监管,分别建设了目录链、授权运营链、主体授权链、电子存证链等基础服务链,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开辟了一个“可信流通域”,确保公共数据向社会应用流通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鼓励更多的合规流通从幕后走到台前,形成正向循环机制。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数商大会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