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杨笠可以批评,对京东不必上纲上线

500

(2024年“519”京东老员工日,京东退休物流员工重返公司参加庆祝活动)

1)这几天,京东邀请脱口秀演员杨笠参与“双11”营销活动引发了巨大的争议。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杨笠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其过往在讨论男女关系等敏感问题时,发言有失妥当,激发了众多网民的反感、反弹。在杨笠参与京东的营销活动后,很多不喜欢杨笠网民,把对杨笠个人的不满情绪转嫁到了京东身上,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揣测,京东与杨笠合作,是否带有某种隐藏的“意识形态目标”。

2)近年来,杨笠在网络上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她的每一次发言、每一次公开亮相,都会引发争议,都会在舆论场上产生了很强的刺激和撕裂效果。正因如此,“观察者网”发表评论说,“杨笠”这样的舆论撕裂符号越少越好。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观网快评:"杨笠"这样的舆论撕裂符号越少越好

3)杨笠之所以被批评,不是因为她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更不是因为她在推动男女平等事业。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真正推动男女平等取得巨大进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中国甚至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喊出“妇女也顶半边天”口号的国家。今天的中国,仍然致力于实现更高水平的男女平等。但是,男女平等的真正含义绝对不是机械地在一些技术性指标上要求“男女一样”,而是应该努力做到,“男女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一起创造美好生活”。

4)如果在今天的中国,有人宣扬,“女性一直在被男性压迫”,“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女人离开男人照样能活”等极端观点,这根本不是在推动男女平等,而是在制造性别对立,是在撕裂中国社会,是在让中国社会陷入毫无意义的空转和内耗。

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因为杨笠的一些言论称不上理性、平和,她因此遭到一些网民的批评、遭到一些网民的抵制,也是正常的。不过,今天的中国社会足够宽容,杨笠也依然有她存在的空间,她的节目在视频娱乐平台还正常播放着,她和一些违法犯罪、严重失德的明星艺人性质也是不同的。杨笠作为一个个人,她有什么样的认知,她怎么看待男女关系,这是她个人的事情。只要她不利用自己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去宣扬、传播她那些容易引发争议的个人化观点,不把她个人化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也是没有问题的。

6)京东邀请杨笠参与营销活动,明显是欠考虑的。从结果上来看,京东也确实是得不偿失。在铺天盖地的负面舆情面前,杨笠和京东都已经互相删除了合作的内容,京东还因此向公众致歉,并明确表示,接下来并没有与杨笠进行合作的计划。

7)照说,事情到了这里,也应该告一段落了。但是,很多网民依然不买账,他们仍在追问:

——京东为什么要找杨笠合作?

——京东是不是受到了西方极端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和控制?

——京东找杨笠是不是想利用杨笠的争议性收割一波流量?

——京东本身是不是在主动推动西方极端女权主义思想在公司内部的落地?

网民提出这些疑问也是正常的。但依据常识判断,京东这次跟杨笠的合作,很可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因为从公开信息看,杨笠只是京东近期邀请的多位演员明星之一。有极大的可能是,这根本不是京东高层决策的结果,也不是京东内部各个团队审慎讨论后的结果。最有可能的解释还是,京东内部某个团队由于缺乏政治和舆论敏感性,贸然将杨笠引入到了京东“双11”的营销活动中去。这种失误不太应该,但是,这种失误在任何一家大型企业中都有可能发生。按照惯例,此时此刻,京东内部应该已经在对此事进行复盘,并尽可能采取补救和追责措施了。

8)我们是否要因为杨笠的争议,而改变对京东的看法?我觉得没有必要。京东是中国第一代电商企业,十几年前,当中国线上线下零售行业都还在饱受假货之苦的时候,京东高举“正品行货”的旗帜,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过去十几年,京东“从小到大”,通过自建物流和自营线上零售业务,在中国电商行业稳稳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么多年来,有关京东的舆情大大小小也有一些,但是,整体来看,京东服务的品质是有目共睹的,京东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是可圈可点的。比如,京东有60多万员工,其中主体是物流一线员工,京东为每一个员工都足额购买社保,迄今为止,已经有1000多名物流员工在京东退休,拿到了退休金。在外包盛行的中国互联网行业,京东的做法属于独树一帜,也赢得了很多人的叫好。另外,在疫情期间,京东利用自身发达的物流配送系统,积极参与医疗物资保供,为中国人抗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美西方一些国家企图推动与中国“脱钩”时,京东邀请几十个驻华使馆在京东上搭建“网络国家馆”,为扩大这些国家优质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为促进中国与欧洲等地区国家的经贸合作,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凡此种种,皆表明,京东是一个有自己价值观的企业,也是一个有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当的企业。京东内部某个团队可能会在性别问题上不够敏感、会出现失误,但是,京东作为一家立足中国的、有6亿用户的企业,不可能为取悦个别人群而故意和多数人走向对立面,不可能掉入美西方炮制的极端女权主义的意识形态陷阱,更不可能在中国社会去宣扬极端女权主义思想。

9)对于京东这样的民营企业,如果它在具体的市场营销活动中有不妥之处,网民该批评批评,京东该改正改正,但是,我们也不要轻易上纲上线,给京东戴上“宣扬极端女权思想”、“外国颠覆势力代言人”的帽子。这是京东承担不起的指责,也是京东60多万员工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警惕极端女权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宽容京东乃至其他所有民营企业在具体营销活动中的失误,并不矛盾。

与此同时,在这一波舆情出现后,网上也出现了一些很荒唐的谣言。比如,有人宣称,“京东90%以上是女员工”,“京东出台政策允许客服辱骂客户”,“京东金融遭挤兑无法提现”,“京东加入全球契约组织的ESG”等。这些谣言明显与事实不符,甚至荒唐到不值一驳的地步,但是,它们却很容易激发网民对京东的负面情绪。这些谣言,不仅对京东这样的民营企业不利,对中国社会也没有好处。这当中,如果有人故意编段子、造谣,甚至推波助澜鼓动“搞垮京东”,就更不应该了,甚至可能会触碰法律的底线。

10)每一起引发强烈争议的事件,都是对中国社会公共资源的一种消耗。我们的目标绝对不是为了争论而争论,而是期待,通过争论,一种相对理性、科学,大致正确的认知,能够在碰撞中逐渐清晰起来,最终成为我们都可以接受并践行的原则。在争论中让道理越辩越明,在争论中让共识越来越清晰,最终,让我们都热爱的中国变得越来越好,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