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作为“赛车女司机”,闲聊一下 观网的汽车文化

【前言】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油车之乐趣,非电车可以比拟!

电车之进化,也非油车可以望背。

简而言之,油车有油车之快乐,电车有电车之风尚,消费等级不同,不可一言蔽之也。

好家伙,今天又又又看到观网的网友们在讨论关于“汽车文化”的话题,

在观网,关于“油电之争”、“汽车文化”之讨论,又再一次被提上今日的议程,

我又又又仔细看了一下网友们的评论区,

嗨~~还是老样子,网友们的论点和论据,十年都没有变化。

讲真,个人觉得,这种现象过于“狭隘”了,不太好。

OK,作为一个爱飙车的赛车女司机,我又来唠嗑几句。

-----------------------------------------

中国老百姓的用车势头,也就是最近十来年才大规模发展起来的,这要得益于中国电车技术的快速发展。

目前为止,你不管是油车也好、是电车也罢,要谈“汽车文化”,首先要去理解汽车文化到底有哪些硬性特征,简单来讲,如下:

汽车文化的特征:

(1)消费者大规模使用,且有较长的历史。

(2)愿意为其品牌溢价买单。这是“品牌忠诚度”的最直接考验。

(3)得益于消费者的使用历史,沉淀出这个品牌的“价值观体系”。比如甲壳虫。

(4)具有一眼开门的独特艺术设计风格,包括LOGO的艺术特征。尤其杜绝抄袭和山寨。

而从目前中国汽车消费者的使用场合以及使用历史来看,中国汽车市场还远远还没用沉淀出具有明显中国特征的汽车文化,老百姓的汽车消费水准,目前为止,大部分人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即只停留在汽车的最基本的功能阶段,还远远涉及不到汽车的“乐趣阶段”,更加谈不上“汽车文化人”。

(以下这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等级,大部分人的购车,在15W以下)

500

其次,从全世界的汽车区域分类来看,目前为止可以简单滴大致分为:德系汽车、日系汽车、美系汽车。但只有“中国汽车”(再细分一点,是“中国新能源电车”),就是没有“中系汽车”这个体系概念,这种概念上的区别,恰恰就是汽车文化区别的最主要特征。

再者,本人理解的汽车文化,最直接体现就是下战场(下赛场),战场挑战赛,就是检验汽车文化的唯一标准。

道理也很简单:“娘炮”打不了仗,“冰箱沙发大彩电”下不了战场。简而言之,要谈汽车文化,就一定离不开要去谈汽车的战斗力。

以下这个视频,长城老总在谈及汽车文化时的一些观点,不管如何,他做为行业人士,要远远比绝大多数人有资格去谈我们目前汽车行业存在的一些”隐疾“,哪怕有些人不爱听。

以下这个视频,是诸多玩车的年轻人、行业从业者的观点,视频有十来分钟,感兴趣者可以耐心把其看完。

【后语】

在观察者网,网友们每当谈及汽车文化,“油电之争”的时候,大家以后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驾驶情况去做客观的发言。

道理也很好理解,开过什么样的车子,就会有什么样的发言。

我国有些汽车行业大佬有时讲话虽然看起来“不太好听”,但是,这是肺腑之言。

光听好话、或者抬杠之言,都会显得非常的幼稚,在真正的老司机眼里,不值一提也。

.

最后,我提个问题,网友们整天都在谈及“驾驶乐趣”,那么,请问:

观网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是:刹车点?入弯点?弯心点?出弯点?

(long time ago...日常练车)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漂移,抓拍到模糊~~

500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