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能拿来游戏
【本文来自《“跟着团长打县城”?警惕历史娱乐化陷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前天有读者问对临沂这个沉浸式旅游《跟着团长打县城》怎么看,说一点个人看法吧,不喜勿喷。
这个沉浸式旅游是在国庆期间火起来的,老杜看过一些关于这个旅游项目的片段视频,游客新鲜感很足,毕竟我们承平日久,平时老百姓很少有这种现场体验感,来满足一下对过去峥嵘岁月的缅怀。
项目不错,说几点个人看法。
第一,这个项目游戏的成分太重了,造成一种历史虚无化的感觉,会让孩子觉得原来打仗这么简单,取胜这么容易。尤其是扮演八路军一方的游客,居然还有野战炮,团长扶着炮身喊话,这个和史实会有一点出入。
第二,从意识形态领域说的话,这个项目立意还可以理解,在实际操作中就容易被利用。当年实际情况也不是这样的,哪有拎着红缨枪就敢冲到对面阵地机关枪面前的,这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啊。当年拎着红缨枪的也都是跟着突前部队后面捡漏的。
第三,我们现在还有历史经历者在世,这种抗战内容的旅游项目还是尽可能还原比较好。游客参与就像历史穿越剧,带着一些对前辈的憧憬参与进嘻嘻哈哈的游戏,失去了教育意义,更多的像是在过家家。残酷的斗争岁月拿来做游戏背景,个人觉得有失考虑。
战争和历史是残酷的,是血雨腥风,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人民江山,我们不应该忘却。现在拿来做旅游项目的噱头,个人觉得不妥当。拥军支前也不是这么干的,拥军支前是加强后勤供应,而不是拎着红缨枪去送人头。
如果有人说老杜小题大做,这都是各人观点,没什么可以指责的。也欢迎大家都讨论这个话题,反正老杜家里老祖是打过仗的,也知道战场是什么样的,这种所谓的沉浸式旅游项目开了一个很坏的头。今天可以拿八路军做背景板,明天还不知道又拿什么不合时宜的事情来做背景板。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一刻都不能停,防微杜渐是根本。问问题的读者可能是想提醒大家,我们本地的文旅部门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老杜觉得除了噱头,没什么好学的。
如果确实想把这个项目做下去,建议运营方多学习一下历史,把这个项目更加的深化一下,让游客有敬畏心崇敬心,而不是这种嘻嘻哈哈闹着玩似的打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