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雕都督之后三国简介(三十一)拳头大的说了算
简略的说,王僧辩这边保了萧方智登位,那边高洋立刻就宣布梁朝正宗在我这里!
哪一位?就是那一位,把十万大军全都折腾成战俘的那位——萧渊明童鞋。在北齐做客,也就是当了几年阶下囚后,萧渊明童鞋咸鱼翻身,在高洋的支持下宣布俺才是南梁正宗!
其实论血缘,萧渊明是旁支,但论亲信,人家那是梁武帝萧衍的“意中人”,比萧纲还亲近……要不寒山之战萧衍偏要找萧渊明做大将呢?(萧纲其实才是最合适的萧家子弟,文武双全。)
王僧辩当然不答应,卧槽,你个俘虏兵还想逆袭当皇帝?绝对不行!
但高洋发话了,我说行,他就行!北齐大军护送萧渊明南归!
于是北齐的大军就带着萧渊明过了长江……王僧辩不怂也得怂,只好认命,萧渊明上位,萧方智让贤。
这么一来,南梁彻底完蛋,成了“后梁”……完全失去了正统地位。
这个正统地位,说起来还挺重要。你说它跟实力相关,却又让实力强大的一方颇为顾忌。因为在中原,要想稳固统治就得搞汉化,搞汉化就得讲究个名分,偏偏这个名分还不是有实力就能抢得到……就那现代社会来说,梵蒂冈有×毛实力?但人家就是天主教中心,万众敬仰,虔诚的教徒们排队来亲教皇的脚丫子……所以在那个年代,尽管南朝总体实力弱于北朝,但天下士子偏偏就心向南朝。最典型的就是南梁大将羊侃,几代人的夙愿就是南归,就是以东渡后的晋室一系为正统。不仅政治认同尚且如此,文化产业更是如此,一切文化娱乐产业皆以南朝为风向标。南朝流行骈文,北朝也跟着学排比;南朝流行赏风月,北朝也跟着看月亮;南朝流行耽美,北朝也跟着搞基……即使侯景乱梁,江陵还勉强保持着正统所在,直到萧绎完蛋,萧渊明被扶植做了北齐的傀儡,南朝的正统地位被彻底瓦解——谁当皇帝都要外人来决定,这个正统还算什么玩意儿啊?
陈霸先彻底觉悟:拳头大的说了算!于是乎,一年后,干他娘!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干掉萧渊明,重新扶植萧方智上台。次一年,萧方智很知趣的退位,陈霸先做了皇帝,是为南陈。
由此,南北朝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由南北对峙转为东西对抗!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南朝已经彻底退出了争夺天下的资格,尽管后期有个太建北伐,但从整个历史潮流来看,也不过是大河中的一道旋涡,改变不了也阻挡不了统一的历史进程。
当此时,天下形势如此划分:
北齐最强,在高洋的治下,北齐拓地南抵长江,北至大漠,东到大海,西阻崤函,关东六国有其五,天下九州分其四!户口二千万(西魏在吞并江陵后户口不过七百万,南陈户口更只剩区区二百万)!高洋兼资文武,向南耀兵长江,向西威慑宇文,向北屡挫突厥,战功赫赫;内政一扫贪腐,选贤任能,胡汉军民一致拥护;继续推行均田制,人粮并增;高洋废除高欢定下的“鲜卑为兵,汉人为民”的民族政策,重新征召汉兵,以鲜卑精锐组建野战兵团机动作战,以汉兵戍守地方,特别是戍守长城边防防卫突厥入侵,极大增强了北齐军事实力;制订颁布《北齐律》,整肃全国法纪,依法治国!(《北齐律》上承汉晋下启隋唐,是中国古代法律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论国力之强,民众之盛,兵员之多,猛将之广,北齐是后三国之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国!
南陈最弱,偏居江南一隅,建康又饱经战火、繁华凋零,长江上游为西魏占据,两淮落入北齐囊中,随时都有亡国灭种之忧。恰如当初于谨所言:只是中原征战不休,暂时没顾得上他而已。
西魏……从历史结局来看,当然西魏这一系是终结者,实现了统一大业;但就当时的情形来看,西魏这边也只是勉强自保。占地虽与北齐相当,但人口实在太少(仅及北齐三分之一强),而且主力军团自邙山大战后就没有完全恢复,人员是补充上了,但战斗力还差得远,何况北齐本就比西魏兵多将广。在这个当口,西魏的做法就很现实:军事上避免与北齐的直接对抗,暂时休兵罢战,甚至还开启了双边贸易;经济上加紧建设,落实《六诏》政策,充实国库,教训人民;政治上则是抢占道德制高点。
政治上抢占道德制高点,就是争夺天下正统地位。虽然实际上还不是,但在舆论宣传上,要宣布自己是正统所在!(南梁已经变后梁了,这个正统不算数了)
具体的办法就是颁布《周礼》。
《周礼》这个东西,说他没用,也就是一纸空文;说他有用,那是天下士子的理想所在,羊侃归梁就是绝好的证据。
通过颁布《周礼》,西魏正式宣布:我已经从南朝手中接过了中国封建主义大旗!由此确定了以宇文家为核心,在关陇军事政治集团领导下,高举关陇特色中国封建主义大旗,统一天下的政治路线!这条关陇特色封建主义道路,通过集团利益捆绑统一了门阀与国家,通过赐姓改姓统一了胡人与汉人,通过均田制府兵制统一了军事与经济,通过选贤任能的政治制度打通了人才自下而上的流通渠道,通过持续的改革创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尽管此时西魏实力远弱于北齐,但它已经经受了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汲取了前朝历代盛衰兴亡的历史教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前进道路和理论指引,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当然,道路是曲折的,败仗是多多的……
西魏颁布《周礼》后不久,宇文泰病故。取威定霸,以弱为强。雄略冠时,英姿不世。把宇文泰、高欢与刘备、曹操相比:看出身,宇文泰不及曹操,而高欢则比刘备还要低贱;看气度风范,黑獭更胜玄德,贺六浑略逊阿瞒。
因缘际会,两强相争各有高下,后三国老一代人物渐次退场,新一代英雄开始竞逐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