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中东战争一周年总结分析(下)

战争第三阶段

各方势能的再调整:从莱西遇难到内塔尼亚胡君临华盛顿

这一阶段,始于五月份伊朗莱西总统遇难,止于七月下旬内塔尼亚胡访问美国。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战场上没有大的变化,但是战场背后的政治和军事势能在快速调整和累积。有一些是阴谋,有一些或许仅仅是意外之后的连锁反应。

首当其冲的是伊朗政局的突变。莱西总统于五月中旬突然遇难。这件事对伊朗冲击严重。不仅仅在于他本人的总统身份,也在于他是普遍认可的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继承人。哈梅内伊已经八十多岁,接下来的接班人问题不好办了。更糟糕的是,莱西身后的总统大选于七月份选出并非同一派且政治根基较浅的佩泽什基安,使得原先的政治执政周期被打破。接班人迟迟不能确定,意味着接班人有可能从莱西所属的强硬派手中流走。一旦最高领袖逝世,温和派总统的权力影响力也难以预估(虽然他本人不能做接班人)。这种背景下,伊朗出现大内斗的风险急剧上升。哈梅内伊现在还能镇住场,但各方算计已不可避免。此种暗流涌动势必严重干扰伊朗对外博弈能力。

另一方面,内塔尼亚胡敏锐把握到了中东战争对美国选情的冲击,并成功将其运作为对自己极为有利的局面。简单说来,就是利用民主党两难境地:如果对内塔尼亚胡过于放纵,会影响自己一部分白左基本盘从而危及选情;如果对内塔尼亚胡过于强硬则又能使根基深厚的亲以势力站到特朗普一边,同样损害民主党的总统选情。如此,则以色列有机会利用民主党的首鼠两端在中东放手大干,同时又以中东搞事来损害瞻前顾后的民主党之选情。

六月至七月份出现的拜登被逼宫退选和特朗普遇刺大大加剧了民主党的恐慌。在此关键时刻,内塔尼亚胡旋风访美,有可能不仅得到了特朗普公开的支持而且得到其私下里更大胆的承诺,同时对身处恐惧的民主党也形成了巨大的威慑。访问的高潮是他在议会演讲中被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屡次打断,俨然一副君临华盛顿的样子。由此内塔尼亚胡确信自己有能力有力干涉美国总统大选并迫使美国对其让步,这使得他和身后的以色列强硬派积聚了强大的在中东战场大展身手的势能。

在两个月时间内,伊朗和以色列的情势大变,中东战场上原本形势大好的抵抗之弧局面已经酝酿着重大变化。

这阶段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中国方面又在暗暗积累势能,最终取得了巴勒斯坦法塔赫和哈马斯等各派在北京携手建立统一战线发表北京宣言的成果。这件事当然不如沙伊和解那么重要,但也体现了中国施展深绵之力的功底。能否发挥大用有待时间检验。

战争第四阶段

帝国的反击:锡安大洪水

这一阶段,始于二零二四年七月底,止于九月底。

这一阶段,以色列充分发挥自己在情报和空军方面的优势,对抵抗之弧重要领导人发动连续斩首行动, 沉重打击了抵抗之弧,终结了真主党和伊朗以自身低代价长期放血以色列的局面。其突然性和震撼性与之前的阿克萨大洪水可以类比,故我称之为“锡安大洪水”。

第一招是七月底刺杀了刚参加完伊朗总统就职仪式的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伊朗的反应是相当克制的。从事后看,有可能想以此作为对美的谈判筹码,也有可能要把反击安排到美国大选之时或之后。但接下来以色列的连续进攻迫使伊朗不得不提前反击。

连续进攻中最得力的就是在黎巴嫩的连环袭击。以色列通过两天的电子设备恐怖袭击造成真主党指挥链受损;真主党军事指挥官在不安全情况下被迫紧急开会,结果团灭;纳斯鲁拉等顶层领导在军事指挥官团灭后在不安全情况下被迫紧急开会,结果也遭斩首。精神领袖纳斯鲁拉的陨落是锡安大洪水袭击的高潮,也标志着以色列取得了战役级别的胜利。

这一系列行动暴露出伊朗和真主党内部的防卫懈怠和情报泄露,使得接下来的行动协调面临严重牵制。比如说,在真主党过多领导人身亡的情况下,恐怕只能防守而很难协调对以色列的军事反攻。又比如哈梅内伊本人恐怕也生活在恐惧之中了。而抵抗之弧内部关于谁走漏了消息谁负更大责任的问题势必出现扯皮从而影响团结性。在对美关系方面,以色列的大胆行动进一步试探了美国的容忍度,证明以色列还有进一步搞激进行动的空间。

另一方面,电子设备恐怖袭击这件事情虽然短期内让以色列获得了战果,但从中长期看则为中国以深绵之力运作大棋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好机会。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取得锡安大洪水胜利之后,以色列总体上的战略劣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最宏观的角度看,以色列的战略劣势是由中强于美以及美国全球扩张过度的现状所决定的。这些都不是以色列在中东的进退所能撼动的。

具体到抵抗之弧方面的情况。以色列北部居民无法回家的问题尚未解决。而只要真主党不主动让步,以色列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绕不开地面部队进入南黎巴嫩。由此会进入如前所述的真主党的预设阵地而以色列的陆军战斗力实在堪忧。胡塞武装破坏以色列海运的问题以色列依然鞭长莫及,甚至无暇顾及。伊朗方面的军事潜力远未发挥出来,而以色列的咄咄逼人也将逼得伊朗方面忍无可忍。

战争第五阶段

新的战线:斗争重点的转移与不确定的未来

这一阶段开始于二零二四年十月一日。

当日,伊朗对以色列本土发起了大规模的导弹攻击,相当多的导弹落地,应该是对以色列军事设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与此同时,以色列在南黎巴嫩发起了地面试探性进攻,据信遭遇到了不算小的损失,不得不退回重新思考对策。

这两件事标志着黎巴嫩地面战和伊以相互空袭战烈度明显上升。不出意外的话,这两个斗争方向至少会有一个激化,加沙恐怕不再是本阶段中东战争的斗争重点。

接下来难以预料的因素非常之多。比如,真主党高层的损失以及可能的继续损失究竟会对其部队产生多大的影响?又比如,以色列会以多强的力度反击伊朗?伊朗的再回击是否升级?再比如,以色列是否会在进攻黎巴嫩乃至叙利亚甚至伊朗的过程中,对俄国乃至中国发起这两国难以容忍的打击?毕竟之前以色列的炸弹就曾经落到中国维和部队营地附近而据说叙利亚的俄军军火库也曾经被以色列击中。还比如,以色列的战争升级手段多大程度上会冲击美国总统大选?大选的结果会怎样?大选之后的权力交接是否顺利?接下来的总统能以什么样的力度支援或不支援以色列?

中东战争的可预测性是远低于俄乌战争的,因此只能说现在比较确定的是第五阶段应该已经开启。但究竟如何演化以及是否会进入新的阶段尚待观察。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