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钱的城市,才是好城市
昨天刚以“浦东就是上海”作为结论收尾,没想到今天上海就搞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大新闻。
上海宣布今年投入市级财政资金5亿元,面向餐饮、住宿、电影、体育等四个领域发放服务消费券。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自中国战胜疫情以来,已经许久未有城市发放消费券,除全国家电类的以旧换新及湖北的3C补贴外,上海是今年以来首个对市民大规模发放消费券的城市。
估计随着上海打响第一枪,接下来还会有一些城市跟进,通过刺激消费来刺激经济。
而从改革先锋的上海身上,能够清楚的看出来未来的改革走势,尤其是明年改革全面加速后的国内形势。
上海能够向民众发钱刺激消费与就业,是因为上海有着海量的高质量企业,有着可持续的高税收盈余,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可以向全国收取铸币税。
相反,很多中小城市,背负着巨大债务,由缺乏税收,导致公务员工作都成问题,自然是没有地方财政余力给老百姓发钱的。
尤其是明年将逐步开启消费税改革,富裕的地区将从落后地区拿回更多的税权,一些富裕地区就可以像上海一样,拿更多的钱来刺激消费,推动经济的正向循环。
对照这两年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间发钱和不发钱的经济温差,未来我们大概率会看到,财政盈余发钱和财政困难不发钱地区之间不断扩大的温差。
对于个人以及资本来说,未来几年,要考虑从不发钱的地区,run到发钱的那些高质量地区。
而相信政事堂的读者们都会感受到,自三中全会以来,很多出台的重要政策,都隐隐的有一种“高质量”分水岭的既视感,
譬如外资医院,试点为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九地区,以外资衡量投资私立医院的“高质量”标准,基本囊括了中国大部分可以享受外资医疗的富裕老年人。(东三省在海南、浙皖在沪宁)
住房养老金保险金,试点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苏州、成都、重庆、武汉、天津、青岛、长沙、郑州、西安、沈阳、合肥、福州、厦门、济南、宁波、无锡22个城市,以衡量房价最核心的人口净流入为标准,基本囊括了中国所有的高质量城市。
说的直接一些,就是让一部分高质量的地区先改革。
更直白一点,只有那9个地区有外资医院级的消费力,会大力推动对外开放和吸引投资,只有那22个城市有吸纳新增就业的能力,会大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吸纳村镇青壮人口。
同样,我们再来看几个昨天央妈与证监会的政策。
房地产领域,将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基础上,将二套的首付降低至15%,针对的是能买的起二套的高质量房屋消费者。
所有的“高质量房产消费者”,都可以通过内部交易,将房产抵押至银行,获取名义房价85%的廉价资金,然后便可以开启抵押循环,一些高质量房产也有机会顺势成为了资本市场的“鸡缸杯”。
股票领域,允许对上市公司提供2.25%的贷款用于回购与增持,针对的是年分红率高于2.25%的高质量企业。
所有的“高质量企业”,都可以利用央行的低利率回购股份后再给自己玩高息分红,不仅可以无风险的套利,回购与分红带来的股价上涨更是有利于大股东。
说的直接一些,所有的高质量个人和企业,都可以利用新的游戏规则,以极低的资金成本,实现固定资产和资本市场的大规模扩张。
更直白一点,就是允许一部分人利用国家的廉价资金,去并购优质的固定资产与上市公司的股权。
三中全会已经胜利召开,决定经济刺激政策的中央经济工作也正在酝酿中,但政事堂可以确定的是,明年的经济政策刺激一定是结构性的,一定是针对“高质量”的。
至于确定城市、行业是否符合高质量定义,只要看近期政府的各项动作,画的那一条线,自己是否站在获得改革试点的一边,是否站在获得融资支持的一边,是否站在获得消费补贴的一边。
这是大部分国人都需要面对的一轮人生/资产抉择,
随着三中全会的启动,随着经济刺激的酝酿,命运的齿轮也开始转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