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全球化应先练内功
根据媒体报道,2019年5月22日,美国Neodron公司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请,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触控移动设备、计算机及其组件侵犯其专利权,请求ITC发起337调查,并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
这些商业公司之所以要强调全球化,根源就是走了融入西方经济秩序,加入西方技术分工后被绑架,不得不高唱全球化。
由于对美国的技术高度依赖,一旦其整机产品,买不到欧美日韩的元器件,即将面临休克的风险,因而在对外消息上,会把自己包装为一家国际化、全球化的公司。
然而,最近的事件表明,不论这些公司如何包装,美国人是看的很清楚的。这种包装只是自欺欺人,是无用功。
当下,中国公司应该做的不是把自己包装为全球化,而是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就是一家中国企业。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承认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有实际行动的。
其物质基础就是,对美国技术没有多少依赖性。
换言之,就是有我就是一家中国公司,我就把科技产品往伊朗卖了,而且具备川普还拿我没辙的能力。
铁流认为,对于全球化,中国的商业公司不宜操之过急,在技术上必须有自己的立身之基。
如果技术上是高度依赖国外技术的,玩的是在洋人地基上建房子的游戏,这种全球化只是给美国厂商做下游,英特尔、ARM、谷歌、微软赚大钱,国内整机厂赚血汗钱。赚点血汗钱也就罢了,还要时不时被川普卡脖子讹诈。
这种融入西方的全球化是没多少意义的,在当下已经走到了尽头,川普已经把这种全球化的道路堵死了。
铁流认为,现在中国需要的全球化,是可以让,英特尔、ARM、谷歌、微软等美国公司去吃土的全球化。
那就是先苦练内功,核心技术全部自己掌握,然后依托中国市场做大做强,在国内市场把美国公司赶出去之后,在去国际市场与美国公司拼杀,这种全球化步伐会慢一点,却是真正能够动摇美帝高科技霸权的全球化。
其实,我们回看历史,美国当年就是这么做的。美国自建国以来就搞高关税,闭关锁国,苦练内功,而不是盲目的搞全球化,融入“国际主流”。
以关税来说,当时美国的进口关税非常高,平均高达30%。美国保护主义者认为英国宣扬的自由贸易观念和施行的政策是一种阴谋,用以诱骗其他国家开放市场(Raymond,1820)。赖纳特和贾根良(2007)主编的《穷国的国富论——演化发展经济学论文选》中有段话可以体现当时美国人的心态:
自由贸易是一个理想,美国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公开宣扬真正的世界主义原则。这将是当美国人口上亿而且海上到处都有美国船只的时候;此时美国的工业已经臻于完善,纽约和费城分别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商业中心和制造业城市;此时地球上再没有任何势力可以与美国这颗巨星抗衡,然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会在包括陆地和海洋在内的整个世界上公开地宣扬自由贸易。
还是那句老话,中国按照美国做的做,而不是美国说的做。
回到在技术上必须有自己的立身之基这个话题。
文章写的很散,从某公司涉及337调查自由发散。
铁流表达的意思是,即便想某司这样被网友誉为“美帝良心”的企业,都会被337调查,任何试图以全球化换取美帝政治保险的做法都是徒劳。
铁流认为,中国需要的全球化是,我们既可以关起门来自己玩,也能打开大门走出去,实现“进可攻,退可守”,不论风云变幻,我自从容不迫。
如果是外商赚大钱,中国企业赚血汗钱,而且外商一走中国企业就休克的全球化,对于产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于事无补,反而容易被洋人绑架,变成讹诈中国的工具。
真正的办法和出路,是自主研发,另起炉灶。
核心技术必须自己搞,要有勇气独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因为只有这样,腰杆才能硬,才能在国际上大胆的喊出,“我们就是一家中国公司”,而不是整天拿“我们是一家国际化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来包装自己换取政治护身符。
只有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独立自主,才能有老子产品想卖谁就卖谁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