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通缩,当务之急
易刚近日终于发出了抗通缩的呼声!
首先看一组数据
国家统计局8月公开数据: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3.31万亿元,同比增长6.3%。狭义货币(M1)余额63.23万亿元,同比下降6.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前七个月净投放现金5396亿元。 7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00.88万亿元,同比增长6.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94.92万亿元,同比增长6.3%。
最刺眼的对比是7月末M2余额也就303.31万亿,同比增长6.3%,而同期本币存款高达300.28万亿 同比增长6.2%。
以上可见银行存款余额依然高居不下,而市场通缩表现依然如故,资金空转仍旧严重。
对付通缩比较有利的做法是降息,很多海龟派砖家主张扩大债务增加流动性,抵抗目前的通缩,这是副作用最大的手段,也是延续米帝自勒债务枷锁的做法。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是基础货币不足,而是大量货币躺在银行不愿意进入流通循环。我国无论是居民储蓄还是机构在银行存款的数额都是巨大的。最简单有效的抗通缩的办法就是大力度降低基准利率将这部分躺在银行的闲钱驱赶出来,进入流通领域。
这是非常简但明白的道理,降低基准利率后一方面驱赶储蓄资金金融流通领域,另一方面降低企业利用资金的压力,鼓励企业增加投入、扩大再生产,同时减轻存量房贷的还贷压力,提振消费。降息还可能让一直跌跌不休的房市止跌企稳---现金价格下降,资产价格企稳上升是可以预期的。严格来说,我国自2018甚至更早就进入了资本过剩的阶段,资本价格应该进入下降通道才符合发展逻辑。资本价格的基础就是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始终处于高位,严重压制产业的升级、扩延。较高的基准利率直接养活了一大批食利阶层,与我国金融服务于实体产业的政策相违背。现在实体企业能够维持在百分之五左右的利润率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了,但是我们的银行贷款利率依然在百分之三以上,如此小的求生空间,实体如何发展壮大,如何能够增加就业提振消费。
至于说降息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一方面我们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在美元进入降息周期,我们的外汇对于稳定汇率是绰绰有余的,另一方面,两害相权取其轻,目前的解决通缩问题远迫切于汇率的波动。
降息,目前提振经济迫在眉睫的策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