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中医、西医,建立大数据模型来治病?
【本文由“天涯老唐”推荐,来自《如果不用随机双盲大样本测算,又该怎样确认传统中医药学的“有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你自己都说“对中西医孰优孰劣的争论完全没兴趣,在我看来只要有用就行。”,又说“本人医学知识储备单薄到几近无知”,却想“如果不用随机双盲大样本测算,中医学该怎样在数据和统计层面,论证具体的药物或治疗方案“有效”?”,感觉是以偏概全借题钓“鱼”。
在我看来,你对中医如果不是真无知便是有意扯话题。因为中医是有很多科(有说13科),有些中医科是不需要双盲大样本就得出结果,比如骨伤科、皮肤科、针灸科、推拿科、小儿推拿科等等,就是你说的“只要有用就行”,比如中署的治疗,很多野外工作者会带上霍香正气水,在我们这配合“抓痧(用手沾淡盐水在脖子上分部位抓放)+放筋(在双手关节部位实施)”操作,可以很快恢复,在你眼里是否符合有效原则并记录在案?。在我看来,你讲的双盲应该说的是内科。观网发布过《这就是中国》第238期:中医药现代化的文字版,里面说了对新冠病毒治疗是如何调整药方解决病患转重症问题,患者数564个,这就是中医的与时俱进,是不是符合你说的大样本?有兴趣可以搜来看看。
你不想做随机双盲大样本测算,只想“中医界是否能够再重新设计一种统计方法,使其适配于中医(内科)的特殊性,并且在数据与统计逻辑层面论证其“有效”?我个人觉得,不管中医、西医,想达到你的要求都很难,最主要是样本选择难,标准制定难,验证难,结案难,费用支出难。不管中医、西医,对于治疗结果的认定极难,就是很少有完整的病案,有的仅是阶段性治疗记录,有时还分布在众多的医院(诊所)。道理也很简单,很多患者可能有多次转诊,而且没有完整的随访机制,在没有区域性病案平台(也涉及医案秘密及个人隐私)的情况,谁来确认最后一次治疗给药就是终极医案?也就是你说的有用就行。比如就简单的感冒而言,有的人多次转诊或多位医生诊疗过,吃了N多种药(有可能中药与西药都吃),最后感冒好了,你能认定是最后一次给药的结果并记录在案?因此,不管中医、西医,想达到你的要求首先就是要建立完整的病案系统,这才能建立相关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