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两个非常有意思的相似故事
读到两个非常有意思的相似故事,目的不同,结果类似。
分别是《韩非子》中的《卫人嫁女》,和《吕氏春秋·遇合》的《以备不生》,
这里面具体有什么差异呢?
如果你是另一方当事人,
生活中碰到此类情景该如何引导到正途呢?
《卫人嫁女》
卫国有个极其贪婪的人,在嫁女的时候,教唆女儿说:“到了夫家,一定要抓住机会悄悄积攒私房钱。因为做人家的媳妇,被婆家休弃逐回娘家,是常有的事,那些能共同生活白头到老的,算是侥幸得见的了
卫女在父亲的唆使下,乘便私下积聚钱财。她的婆母毕竟更为老练,很快就掌握了卫女私下聚敛钱财的证据。虽然婆母也知道这类事情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觉得卫女积的太多了,因而把她赶回娘家。
卫女失去了丈夫也没了脸面,但她返回娘家时带回的钱财,比出嫁时所带去的嫁妆,有了成倍的增加。
父亲以女儿的幸福为代价,不但不责备自己对女儿教育的过失,反而自认为聪明,使自己增如了财富。
现在,那些贪婪无耻的臣子们,居于有权势的地位,他们的为官敛财之道,都是这类情况啊!
《以备不生》
有为人妻者,人告父母曰:“嫁不必生也,衣器之物可外藏之,以备不生。
其父母以为然,于是令其女常外藏。
“为我妇而有外心,不姑始知之,曰:可畜。”因出之妇之父母以谓为己谋者以为忠,终身善之,亦不知所以然矣。
[翻译]
有作为别人妻子的一个人,有其他人告诉她的父母说:“(女人) 出嫁了不一定生儿子,衣服器皿 之类的东西,可以拿到外面藏起来,准备不生儿子而被休回来。
此人的父母认为是这样,于是就让他们的女儿常常向外藏东西公公婆婆知道了,说:当我们家的媳妇,却有向外藏东西的想法,不可以留在家中。”因此把此人休出去。
此女的父母认为替自己着想的人真是好人,一辈子善待他,也不知道此女为什么被逐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