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赋能少年意气:东华机械学子的艺术实践 ——基于传统文化再创新的美学延续
为重点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在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上海市实践团开展了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深挖调研、实地考察、线上问卷、团队设计等形式,广泛参与社会美育相关文化建设与宣传,为“社会大美育”计划的落实与推进上海建设成为习近平思想的最佳实践地贡献青春力量。
溯源美育根基:深入挖掘背景调研
实践活动准备阶段,实践团深入了解现阶段社会美育背景,结合新时代下的美育计划,践行习总书记美育理念,为实践活动提供思想上坚实的行动指南。在思想引领的源动力之下,实践团由浅入深,躬身实践,得出以下结论。
美育润民心,绽放文化惠民之花。文化惠民政策在提升公众美学素养和精神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社会大美育”计划旨在通过美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精神世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上海通过实施“社会大美育”计划,以文化艺术场馆为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美育活动,打破场馆界限,让艺术深入市民生活,提升审美素养和精神力量。
文绘沪城春,聚焦报告文化篇章。实践团聚焦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文化发展的规划和展望,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文化在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实践团将以此为抓手,进行后期实践活动的构思与筹办。
思想耀申城,建设习近平理念实践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曾亲自提炼概括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实践团成员思考如何将习近平思想融入上海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彰显上海的城市发展理念,助力上海建设成为习近平思想的最佳实践地。
图片名称:游客填写实践团的美育调查问卷
育美实践之行:切实践行美育活动
为了更好地做好美育浸润工作,实践团依托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将美育浸润与专业优势相融合,充分发挥美学与教育的新优势,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弘扬中华美育文化,丰富美育体系,赋能美育浸润工作。
实践活动的前期,东华大学机械学院开设陶艺工作坊、“三星堆”3D打印创意设计工作坊等“文化创新熔炉”,旨在通过创意设计融会古今,感受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探寻璀璨夺目历史文化与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新果实。走进自然,建立多元的美育体系。机械工程学院在佘山镇举办了一场以“景秀繁花,海上迎春”为主题的“上春山”活动,让学生在亲近自然中体验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审美情感,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
图片名称:东华大学机械学院与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
共同揭牌开启馆校共建
图片名称:嘉宾与同学参观百代美术馆的山河展
中期,实践团来到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五育互促”区域联动育人主题展上提出的“馆校共建美育实践基地”——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参与到其与松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开设的美育浸润课堂——“小小艺术家养成计划”中,助力建立亲子共享互动平台,拓展美学教育新方式。同时,由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设计的一日研学营研学手册,将专业设计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研学体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通常具备扎实的设计功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产品设计、系统设计、服务设计等多个领域发挥专业优势。通过“馆校共建美育实践基地”,进一步加强美育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同频共振,弘扬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为持续深化“社会大美育”课堂建设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与智慧,以实际行动充分展现青年风采,发挥青年担当。
图片名称:校团委书记秦泽峰
为机械学院首批“五育互促”校外导师颁发聘书
图片名称:实践团成员和儿童的作品合影
后期,实践团踏入上海地区的文化心脏进行深入调研,探索上海的艺术殿堂和历史宝库。他们的足迹遍布松江的各个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博物馆、海派艺术馆以及闵行博物馆。通过实地考察,实践团挖掘到松江地区的文化特色与艺术资源,探索了艺术的多元面貌,感受艺术多维度的无限可能;在中华艺术宫通过大量现场采访,深入了解社会美育的现状,收集青年之声与青年之思,洞察社会美育的深层需求;在上博通过青铜器,跨越千年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神秘魅力和深厚底蕴,领悟到日新月异的科技实现传统文化和美育的再发展;在海派艺术馆穿越时空隧道,触摸着历史的厚重,领略海派艺术的独特魅力,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闵博挖掘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璀璨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深度。通过这次探索,实践团成员们不仅获得了个人艺术成长的滋养,更将这些成果和体会转化为推动社会美育发展的力量。以小我成就大我!
图片名称:实践团在中华艺术宫合影
图片名称:志愿者为实践团讲解艺术宫内油画作品
图片名称:实践团成员在上海博物馆欣赏青铜器
图片名称:讲解员向实践团介绍海派艺术家代表并合照
图片名称:实践团在闵行博物馆合影
图片名称:实践团成员欣赏闵博馆内油画作品
绘美未来蓝图:精心谱写美育新篇
实践团深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促进美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美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代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石。因此,实践团成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总结经验,探索蓝图,推出“美育进社区”这一创新篇章,搭建起连接艺术与生活的桥梁,让社区居民在参与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提升审美素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助力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美的创造者,每个社区都能够成为艺术的沃土。
图片名称:实践团采访上海大学生
图片名称:实践团成员为学生解答疑问
与此同时,在这个信息爆炸、媒体多元的时代,实践团也不忘利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拓宽美育传播渠道,并设计相关文创产品,在设计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让文创产品作为一种新媒介,讲述文化故事,展现文化自信,提高美育服务效率,让美育资源更加便捷地惠及广大民众,将美育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图片名称:实践团设计的部分文创作品
器识为先,必崇德明理,五育创新并举;文艺其从,更启智润心,一生向美而行。实践团正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继续书写着新时代美育的华章。美育之花必将在祖国的大地上盛开,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