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为什么不“挟天子令诸侯”?这是只能属于曹操的“绝招儿”!

时人聊起三国,总要提及几场影响重大的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其中,官渡之战被看作曹操军事生涯的亮眼之作。

而曹操虽然在官渡之战中,总体军力远弱于袁绍,可毕竟有了掰腕子的资本。

这又不得不说到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远见,当然也会为袁绍当初拒绝迎立汉献帝而惋惜。

500

曹操|94三国演义剧照

如果我们把袁绍当作草包,这当然是一种解释,可凡事这样简单,世界还会复杂吗?

只能说,袁绍有自己的考虑,亦有一些气质性的问题。

01

关东&关中:贵族政治与君主集权的分野

在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的关东与关中都开始了变法图强的过程,但只有秦国最为彻底,动员力达到了最高。

虽然诸多法家人物李悝、商鞅都出自关东,但因为关东交通便利,诸国之间存在着频繁交往。

一旦强行推行法家的学术主张,容易引起贵族的反噬,而给别国以可乘之机。

所以,法家思想的最佳试验田就是有“山河之固”,函谷关等天险的秦国。

500

商鞅|东周列国战国篇剧照

更何况,当时的关中秦国,土地肥沃,粮食可以自给自足,可以靠着攒的方式,以时间换空间。

虽然,秦统一了中国,可是关中和关东的矛盾却始终存在着。秦始皇一死,关东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将这个大帝国给瞬间埋葬。

秦之后的汉朝亦没有完成对关西和关东的整合,很长时间是郡县制与王国制并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关中长安的汉朝天子会甘心放任两种制度的并存。

汉文帝时期著名的故事“缇索救父”,表面看是汉文帝的仁政。

500

图片出自网络

其实是汉文帝藉此机会,推进汉朝中央在东方的权威,以律法的形式剥夺封国的决断权。

汉景帝时期有了“七国之乱”这样的大事件,汉武帝再通过迁徙豪族的举动,进一步打击关东。

可是当汉武帝这样的强势帝王去世后,关东势力开始恢复并再次强大,甚至成了汉光武帝中兴汉室的基本盘。

汉光武帝推行度田等政策加强中央权威,遭到了关东豪族的阻力。

虽然,秦汉两朝都没有完全弥平东西差距(其实这种差异在如今依旧存在),但这时候的华夏却基本有了“统一”的意识。

因为,儒学作为一种官方学问开始通行,对于增强华夏向心力功莫大焉。

500

董仲舒|汉武大帝剧照

关东本来就是诞生儒学的地方,关东豪族又凭借着近水楼台,通过对儒学的研修,完成了向士族的进化。

这就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门阀世家时代。汝南袁氏就是汉末的翘楚。

02

袁绍:曾经的天之骄子

袁绍的高祖父袁安,德行出众,儒学有成,成为汉和帝的司空,与专权的外戚窦宪针锋相对,不避强暴;

曾祖父袁京是孟氏《易》的名家,极有声望的隐士,袁京之弟袁敞也精通易学,是汉安帝的司空;

祖父袁汤在汉桓帝时把三公都做了一遍;其父袁逢、其叔袁隗都是汉灵帝的三公,袁家连续四代都出了三公,被称为“四世三公”,如果从三公的数量上来说则有五个,又被称为“四世五公”。

东汉又是一个讲究宗族的时代,这种羁绊被延伸到了座师和门生,门生要想出人头地,座师的举荐非常重要。

500

袁绍|94三国剧照

那么,像汝南袁氏这样的超级世家,朝堂上遍布门生,这能量足以变天。

大将军何进虽说是屠户出身,但是他也明白士族的能量,所以非常倚重袁绍,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这是一个雄职,相当于首都地区的监察官,还掌握着一支军队,有卫戍司令的某些职责。可以理解为祁同伟的升级版)。

这时候的曹操还是袁绍的跟班儿,是“西园八校尉”之一。至于刘备,估计正在老家涿州,跟着师兄公孙瓒混,在当地公安局长(可以理解为低配版赵东来,甚至是程度。但不能完全对应)的位置上干得尽心尽力。

外戚何进与士族袁绍的结盟,是因为有共同的竞争对手——宦官!

500

汉灵帝的干爹们|94三国剧照

当何进与宦官的矛盾白热化的时候,袁绍趁机跟何进建议,调外地兵马入京城。这遭到了曹操的反对,曹操认为,杀一群宦官用几个狱卒就够了,何须大动干戈。

曹操甚至预言,这会是乱天下的举措。虽然,历史的发展确如曹操所料。

但不能就此认为,此时的曹操见识已经在袁绍之上,因为,人的发展不是静止的。

袁绍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对袁家的声望过于自信,即便是入京的董卓也是袁家的门生故吏。

按照袁绍的想法,借何进之手诛杀宦官,再借助外地入京的兵马将何进收拾掉。

500

袁绍|94三国剧照

这样,东汉朝堂就算仍然是刘姓天下,但真正的话事人毫无疑问是袁家。

03

董卓:一个意志强大的人

关系的羁绊实际上是不可靠的,连我们都可以做到“会拒绝、敢翻脸、能屏蔽”,更何况是董卓这样的混世魔王。

董卓入京后,先是通过自己的智谋,全盘接收了被宦官杀死的何进的军队,把控了朝政。然后,又把刘协推上皇位。

当董卓废立之皇帝之时,袁绍一句:“天下健者,岂唯董公”,将自己与董卓相提并论,可想袁绍的野心之大。

500

袁绍|94三国剧照

这导致了袁绍和董卓的翻脸,袁绍不得不离开京城,前往关东,后来成了关东讨董联军的主帅。

在关东与关中对立的前提下,袁绍不可能迎立关西军阀董卓立的汉献帝。

果然,袁绍阵营中,河北士族和颍川士族为主的外来集团针锋相对,让这个问题不得不搁置。

袁绍一度想让汉朝宗室刘虞做皇帝,但被刘虞拒绝。

一个是刘虞本人的意志,另一个便是汉朝的法统到现在仍有市场,汉献帝俨然就是法统的象征。

况且,迎立汉献帝未必就真的能“令诸侯”,曹操在迎立献帝后,地盘还是得一块一块地打,更不要说人家袁术还公开称帝。

作为袁绍的马仔,曹操迎立汉献帝,只不过是在无比困窘的前提下,又想自立门户的“绝招儿”。

在袁绍离开京城的时候,曹操一度接受了董卓的任命,但地位只能与李傕、郭汜等人比肩,连吕布都比不上。

500

董卓|94三国剧照

这对于曹操而言,怎么能忍?换句话说,曹操就算没有和袁绍的交情,以他的心性,岂能跟这些腌臜之辈做同僚。

可是,从京城跑出来的曹操却没有袁绍一呼百应的能力,他只能靠着过去的关系网依附于袁绍。

等到汉献帝到来,曹操才一跃成为镇东将军、假节钺、录尚书事,并兼领司隶校尉,这时候,曹操才算正式自立门户,在地位上与袁绍持平(录尚书事相当于中央办公厅主任的角色,这时候的曹操隐约有反超袁绍的态势)。

袁绍在前一年被封为右将军,前后左右将军高于征镇安平四方将军,后来,曹操被献帝任命为大将军后,还让给了袁绍,自己当车骑将军(大将军高于骠骑、车骑将军)。

但曹操在此时又是司空,所以说有了汉献帝,曹操才真正成为了一方诸侯。

500

曹操|94三国演义剧照

汉献帝对于袁绍来说尚且要讨论要还是不要,对曹操而言则是非要不可!而汉献帝对曹操的作用,袁绍压根儿不需要。

至于官渡之战的胜负,曹老板其实赢得也不轻松!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