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为人父母,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大,也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焦虑
【本文来自《我是被游戏毁掉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半截烟头
和您有相同的经历,同样感到很沮丧。可是,我认为并非是游戏害了谁,问题绝非在游戏身上。我们很多人的思维其实都被禁锢住了,是一种二元化的思维,所以,看问题非常的主观,导致了看不到问题的本质。
请您仔细的想象,假如没有游戏,您能如愿很顺利的考上梦想的大学吗?或许会的,但是,我敢打赌,在生活中您一样会在另一件事上栽同样的跟头。我们在反省的时候总是不会从自身缺点出发,所以,出现问题时喜欢将问题推给其他因素。
您不妨假设下,青少年能够重来,您能不能做的更好?我认为我很难,因为想要做的更好,必须有我现在的经历和见识,必须有我现在这种程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我才可能主动前瞻性地去做改变。您要明白,大多数人从家庭到学校,这个环境是固定的,没有任何变化的,您怎么可能出现改变?就像1+1不变的话,永远都等于2,所以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的。人生没有落差的话,你是根本不会认识自己的,当然也不可能认识社会。
由此,您谈到陪孩子,陪孩子打游戏。当然,这比起你爸爸的教育来说,这是个进步。可是仍然远远不够。你得让孩子的生活变的很丰富,有比较大的落差感,让他自己产生认识,来证明你并不是在说教。我儿子初中时候说,他长大了准备开个烤肉摊。他自己很喜欢吃,又感觉很赚钱。我趁他寒假带他天天出去摆摊烤肉。几天他就放弃这个想法了。孩子们学习都喜欢走捷径,抄袭,跳步等等,你得让他明白,认认真真,严谨完整和周密才真正是学习的捷径,这就得动脑筋,在生活中随时纠正。
我刚刚为人父母,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大,也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焦虑。
兴趣、爱好和学业,本身并不冲突,只是在有限的成长时间内如何分配的问题,但是怎么让孩子合理的分配时间或者父母介入并且孩子接受合理的分配时间,是一个难题,我女儿现在一岁多,我还有时间去思考。看到您为了孩子的教育,竟然真的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事情去引导孩子走出并不成熟的思路和想法,确实让人敬佩。我同意您的观点,游戏仅仅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产品类别而已,游戏开发商确实会让游戏更加精彩以达到吸引更多人参与的目的,但这绝不能得出游戏害了谁这个结论。
我印象中有人总结,在没有游戏产业之前,还有人把青少年的失败成长归结于小人书、武侠小说,甚至是滚铁环!其实不管是青少年的成长,还是成年人的仕途,都不是哪一个问题、哪一个事件导致的,用简单的因素去判断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这个结果是由很多复杂的因素和复杂的事件经过复杂的过程来堆砌得到的,失败是如此,成功更是如此。有了孩子我才知道,每个人出生时绝不是一个个白纸,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喜好,这在出生的时候就决定了。
所以有的人会拿一些或成功或失败的个例,其所在的成长环境、成长要素,去倒推所谓的真理,所谓的哪些好,哪些坏。这些结论放在个例上可能是正确的,但是把它放大到所有孩子的成长上,就绝对是错误的。就像我钦佩这位家长愿意花费时间去陪孩子出去摆摊烤肉来引导孩子的思路,但未来的我却不一定会照搬照抄这些方法(如果她不怕累怎么办😂)。
一定是作为父母的我,花费更多精力去找寻最适配自己孩子的方式。当然这位家长的做法是很棒的,说明是很适配他自己孩子的。用“毁掉一个人”去叙述是很严肃的、很沉重的,尤其是来说“毁掉了一个孩子”。
我觉得评论区大部分人的评论的都有道理,很客观,但是都太片面,不立体。当然这只是社区的评论区,哪能产出调研文章、研究论文,我想强调的是类似我还有这位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要全面,不能极端,没有非好则坏,非正即负。
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变化的,我们父母也是动态的、变化的,成功或者失败也是动态的、变化的,“家庭教育要做好”、“培养孩子自控力”想总是很简单,如何去做呢?
家庭教育做好了,社会上的教育呢?我也回答不上来。希望我还有评论区的各位家长都能用心做一个好家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