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郁闷,连西方人都在骂的一届开幕式,怎么就成了中国媒体精英里的松弛?

【本文由“人定胜天”推荐,来自《子思:中国成为奥运金牌大国,对世界意味着什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记得200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的一些官媒就已经在说金牌不重要了,24年了。12年我自己就在英国读研,无论是立场偏右的Times,还是立场偏左的卫报,还是八卦报纸太阳报,头版头条肯定是英国代表团拿了多少枚金牌。没有奖牌棒,只有金牌榜。奥运版面的很大部分也都是金牌选手的内容,很少有报纸说银牌和铜牌运动员的。

当时只要有一位运动员得了金牌,运动员的家乡还会刷上金色油漆桶,我还在金色油漆桶旁边拍了照片~~。英国代表团那年金牌取得了突破,但是我没有看到一篇媒体在反思,说我们三大球不行,我们获得的金牌过于集中。那时候只有我们的媒体,铺天盖地的说三大球,说我们擅长的项目冷门。我真的觉得我们国家的媒体生活在一个平行世界里,他们笔下的西方从来没有总结过三大球,项目冷门。

举例子吧,英国比较擅长场地自行车,场地自行车说实话也是冷门,而且技术要求也很高。这就又说到另外一个举国体制了。我当时在英国选修了一门Major Evenets的课,老师带我们去了曼城和伦敦,那里的项目负责人就直接说了,场地自行车,他们从伦敦申请奥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模仿我们国家的举国体制,对项目进行倾斜了,连上场地建设,技术支持,人员聘用,那也是几千万的投资啊~~~英镑~~~还是12年的英镑。

今年巴黎奥运,各种媒体人又来了,奥运会开幕式后,有多少媒体人在那里说所谓的松弛和开放?而且都是我们国家的官媒当家主持人和评论员。在那里津津乐道的介绍所谓的法兰西文化,我真的是谢谢他们。

开幕式后,我很多英国同学立马在X上转发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以此来嘲笑巴黎,意思是西方文化的正统在伦敦😅。我当时真的很郁闷,连西方人自己都在骂的一届开幕式,怎么就成了中国的媒体精英里的松弛?还有就是巴黎热不热,我们的官媒正儿八经地胡说,八月初的巴黎,如果没有三十度,我就去喝塞纳河的水。不需要有空调,最起码也要有个电扇吧,当然随着舆论的转向,那些评论也都不见了。

总结下来就是,我们国家的一些媒体人真的,就是中国的CNN,BBC。好像这样的比喻也不错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