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涨了,手机贵了,电视却在3年里便宜了5000块!

作者:波力克

 来源:好物研究院(sherpacn)

最近不是快 618 了吗,身边竟然开始有年轻人问学霸君,电视怎么选啊?

电视,传说中的中老年人家庭娱乐中心,夕阳红产品,竟然会有年轻人关注。

当然,买电视的理由也很真实,投屏看美剧,才能空出手机刷抖音。

500

看来电视终将成为年轻人的一块大屏,和 iPad、显示器一样。

前不久我还刷到这条新闻,小米电视连续 6 个月销量中国第一,全球第五。(果然,小米除了手机,都活得越来越好)

这么一看,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机又要复活了?

500

实际上,华为荣耀和一加等手机厂商也传出消息要在年内推出自家的电视。

这剧情真的不要太熟悉,感觉 90 后一夜之间都老了 10 岁步入中年,大家都开始过上泡枸杞看电视的生活?

500

房价涨了,手机贵了,唯独电视还便宜了

iPhone 卖 6499 的时候满世界在喊苹果垃圾,创新已死。

但转头就间,iPhone 顶不住卖到了 4499,我在论坛上甚至看到很多人发帖说 720P 的 LCD 屏看起来观感很好很清晰!

所以,XR 成了我在京东能看到的,同时段卖得最好的 iPhone。果然,万物都逃不过真香定律,只要降价到位了。

毕业 3 年多,学霸君从月薪 4000 涨到了年薪 48000。但广州的房价已经从 20K/平米涨到了 30K/平米,连小米手机标志性的 1999,都涨到了 2999,雷军在台上说这定价再降一块钱都会亏死。

500

但.......什么都贵了,然鹅电视在这 3 年还更便宜了!

55 寸的电视,3 年前国产电视均价还是 5000+,65 寸是 7000+,如果手里只有 1000 块钱,学霸君那时会劝你买显示器。

到了 2019 年,随处都是 1800+ 就能买到的 55 寸大电视,甚至 65 寸也被杀到了 2500+。

真香!

500

我觉得我家(出租屋)的生活习惯还真有一定参考性,它将向你展示,一个 90 后如何重新沉沦在以电视为中心的客厅里:

以前用 iPad 看美剧,整天要举着手累死了,黑边还贼宽,电视在那投屏看不要太爽。

妹子经常跟我抢 iPad 看综艺,有了电视可以一边看一边用手机刷消消乐。

PS4 以前都是连显示器玩,但 23 寸跟 55 寸能比吗,音效跟蚊子声似得,我在《荒野大镖客》没这么大的画面怎么看清楚跳动的马蛋蛋,玩 NBA2K 的时候哪看得清库里妖娆的晃动。

有了电视,我甚至大幅减少了去电影院的次数,晚上在家里灯一关就是半个私人影院,没有熊孩子哭声,没有情侣现场虐狗。这一年多以来,我甚至在家补完了豆瓣 Top250 中的大部分。

500

学霸君看了2年多,只找到这一张随手拍的电视

其实,电视,iPad,Kindle........都在变成一块纯粹的大屏,我不再考虑它本身能为我提供多少内容,而更在意它消费内容的质量。

有句古老的格言,iPad = 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

当一台 55 寸的电视对上一个 9.7 英寸的 iPad,我只能说,可爱在又大又白面前.......

500

随意比一下,小米最便宜的 32 寸电视,日常售价已经到了 899。

同样的价格,你可以选择一台 23 寸的显示器,1/4 台 7.9 英寸 iPad mini,1/8 台 iPhone。

500

很难说是价格大幅跳水,让年轻人抵不住真香诱惑,开始看电视。

还是对内容消费的需求,让年轻人愿意在出租屋里放台电视。

不过学霸君查到的资料显示,2018 年全球电视出货量是 2.4 亿台,同比增长 4.3%,中国市场出货量 5670 万。

在一个家家户户都有电视,且升级需求明显小于手机平板之下,还能有正向增长,说明是有新的用户群体开始接力购买。

现在说电视要死还不是时候,它只是开始变成一块不需要有灵魂的大屏幕。

500

互联网电视崛起之谜

和互联网手机一样,小米等半路出家做电视的,都被强行归类为互联网电视。

而互联网电视里面,现在最火的就是小米。我又查了一波资料,去年全年小米卖了 893 万台电视,差不多是国产电视卖得最好的 TCL、海信一半多。

网络搜“小米电视”,几个大爆款有 100W+ 的评价,而“TCL”和“海信”,评价数最多的产品都在 26W+,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网络渠道上小米电视的强势。

500

别看今天的小米电视站稳了互联网电视老大之名,过得如此风光。

其实就在前两年,它一度还有被雷军 Ban 掉的危险,那时互联网电视的老大是乐视,小米今天依旧没达到它当年的巅峰。

要论性价比,也是乐视电视先带起来的风气。

2012 年,本来只是一个视频网站的乐视网打算做硬件,它们找到了富士康。富士康的老大郭台铭之前在电视领域做的是夏普这种超级巨头的代工,其实根本看不起初生牛犊的乐视。

不过郭台铭还是给了贾跃亭个面子,它们接了乐视第一款电视 X60 的代工。郭台铭还在工厂搞了个仪式,在小黑板上认真写着,每卖 10 万台,富士康就阶梯式降低代工价格。

其实后来郭台铭回想起来,他只给乐视电视定了 5 万台的预期,小黑板就真的是个卖面子的“仪式感工程”。最后乐视公布的数据显示,X60 几个月就卖了 30 多万台。

富士康后来也没敢提起那个降价阶梯,因为乐视将 60 寸电视定价在 6999(当时市场均价 1W+),卖一台亏两台。

500

同样是 2013 年 9 月,路由器、笔记本、充电宝......什么都做的小米,也决定踩进电视里。

当时乐视因为整个团队没什么电视设计经验,爆发了“走线门” ,有媒体拆解乐视电视后,发现后盖里面的布线像蜘蛛网一样盘根错节,引发了更多因为性价比买乐视的用户的质疑。

小米的第一场电视发布会,就亲自下场 Diss 了乐视。但诡异的是,一年过去了,在任意领域卖一个火一个的小米,只卖了 30 万台,这时的乐视,能卖小米 5 倍(150 万台)。

500

回想起来,卖不过别人是因为小米抓错了重点,2013 年开始是视频版权转正的一年,一夜之间盗版就被强力封杀,而乐视网起家的乐视电视因为此前低价买了巨量的正版版权,在用户体验上达成了真正的“互联网电视”的需求。

而这时的小米,只能让用户通过盗版资源解决,体验和一般的插数字天线看的传统电视没什么两样,还没有品牌知名度的优势。

所以在 2015 年,互联网电视瞬间涌进了几个想要复制“乐视模式”的玩家,PPTV、暴风、微鲸,甚至是做 PC 的联想都进来了。

那年过去了,乐视成长成了 300 万年销量的小巨头,而二号玩家小米则是 100 万左右。乐视电视和乐视网一直被认为是乐视旗下最最优质的资产,把性价比杀手小米压得气都喘不过来。

如果没有后面“下周回国贾跃亭”那档子事,估计今天连续 6 个月蝉联中国销量冠军的还是乐视。小米与其说从传统电视厂商那抢了市场,还不如说是吞掉了乐视吐出来的饼。

诸葛亮的《隆中对》说得很明白,只有“天下有变”,偏居益州,一矿打九矿的蜀汉才有翻盘的希望。没想到小米遇上了这样的机会,当互联网电视就剩小米一个玩家的时候,猪都要起飞了。

500

性价比起家的互联网电视,更贵

当然,小米能从那年只能卖 30 万台的小弟,到去年卖 800 多万台的巨头,也是有几把刷子的。

尤其是,作为互联网电视的继承者,小米已经不(那么)玩性价比了。

就以销量最高的 55 寸 4K 电视(黄金尺寸)来说,小米的主力款小米 4C 是 2099 元,而传统电视的 TCL、康佳、海信都有推出 1799 元的同尺寸电视。

没想到吧,传统电视们还更便宜。

500

年轻人不是不喜欢高性价比,而是,传统电视厂商们,还用的是十几年前的卖法,就没长进过。

比方说我经常在一些传统电视厂商的详情页里,看到“高性能 30 核”这类宣传语。

我差点就信了你这糟老头,吓鬼呢,天知道这 30 核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觉得这样的文案就很劝退,显得买这牌子是在被收智商税。

500

还有飞利浦、东芝、夏普、三洋等牌子的低端产品,都是国内贴牌代工做的,假洋鬼子,跟母公司半毛钱关系没有。

这时候再来个“皇家飞利浦百年品质”之类的,让我把它们永远拉黑了。

500

传统电视厂商对这种宣传方式都习以为常了,就是在比谁的下限更低。

这时候小米这种冲进来了,价格拉低了,定位更明确,自然让年轻人对“夕阳产品”多了几分兴趣。

用一用,发现当个大屏还很好使,口碑又传开了。

500

其实我一直觉得,这种安定了几十年的“伪夕阳”老行业,就需要乐视(鞭尸??)、小米这种光脚不怕穿鞋的勇士。

哪怕像乐视一样装个逼就跑,其实也给行业形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贾老板这点功绩还是得承认)。

以后能不能让更多年轻人重新想起“我需要一台电视”,就看你们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