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应该可以学点合肥的思路

最近河南又和富士康签订协议,把非常好的一块地给了富士康,一个地方要吸引投资,给一些优惠政策,我也是非常理解的,这件事情很正常。但是在下面和朋友们聊起来,我多少有点觉得郑州可以学一些合肥的思维。

1.各个地方政府都在想办法吸引投资,这是非常正常的状态,投资的也会是多种方向。但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资源是有限的,资金也是有限的,好钢还是用在刀刃上。

合肥在常规投资之外,对于前瞻性的领域,就做了一些布局,而且也是有切实的支持,比如说合肥长鑫、京东方、蔚来汽车等等,进入合肥的时候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并不是非常成熟,但是合肥看到了机会,在这些企业还比较困难的时候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帮助这些企业有了发展的空间。

因为是前瞻的领域,这些企业发展起来就处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发展的空间很大,对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也较好,可以说最近10年合肥的科技能力大幅度提升,发展成为一个榜样。

政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合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面是政府前瞻的眼光,有明确的战略规划,知道做什么不做什么。

据说富士康曾经也和合肥有过接触,但是安徽放弃了这个企业,因为代工的模式过于成熟,占据了巨大的资源,但是产出是不高的。

郑州选择和富士康合作,当然是有自己的理由,对于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效果。肯定不能说是不对。但是富士康本身确实没有技术,这样的企业增长空间是非常有限的,产出也不高,却占了很重要的资源。

合肥的模式一定程度上面还可以多次复制,因为新的领域总会不断出现,超前布局很可能会有较好的回报。

郑州的模式是富士康已经很成熟,很容易被富士康主导,它觉得是赏你饭吃,不满足就走,政府在其中就处在非常被动位置,地方经济在税收土地上付出也非常多。

2.台湾的代工企业确实很难信任,这些企业已经在大陆形成了吃政策的模式,到一个地方要土地,要免税要各种资源,用低价拿了大片的地。免税期满,需要在地方上交税的时候,他就开始去寻找另一个地方政府了,然后用各种各样的理由,说营商环境不好,
转身去奔着另一个税收优惠的地方去了。

走了也就算了,手里还有一大块低价拿的地,然后把这些地转为商业地产,又是赚上了一大笔,为了堵舆论的口,它还会抹黑当地的营商环境。

3.富士康的代工模式,这样的企业并没有核心的技术,永远无法把代工做成品牌,绝大部分想去做的方向都是失败的,包括做手机品牌,包括想过做电商。投了大量的资金都是血本无归。

未来在中国不可能出现一个汽车制造代工的模式,因为汽车对安全性的要求,国家不会允许汽车制造厂没有汽车生产牌照。原来请人代工的企业,现在都在做自建厂。富士康是不可能在大陆复制手机代工的模式。它自己做自有品牌的汽车,今天我们还相信它有这样的机会和能力?

当然我同意郑州要招商引资,可以吸引各种各样的企业,不过有限的资源,还是要做更高效率的配置。这很值得相关人员做一些思考。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