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遏制中国产品,缩小贸易逆差

7月26日,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表示,印度对华商品贸易逆差最大,但与前十年相比,2014-15 至 2023-24 年间逆差扩大速度有所减缓。

他表示,2004-05 至 2013-14 年间,贸易逆差年复合增长率为 42.85%,而 2014-15 至 2023-24 年间,贸易逆差下降至 6.45%,这清楚地表明莫迪政府在过去十年中成功遏制了来自中国的进口过快增长。

还值得注意的是,从 2004-05 年至 2013-14 年,贸易逆差增长了约 24.8 倍,而从 2014-15 年至 2023-24 年仅增长了 1.75 倍,他说。

戈亚尔称:“印度对华商品贸易逆差达到(历史)最高。”

2023-24 年,印度对华出口额为 166.5 亿美元,进口额为 1017.5 亿美元,贸易逆差超过 850 亿美元。2023-24年,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 1184 亿美元,略高于美国。

他还表示,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部分是资本货物、中间产品和原材料,如原料药成分、汽车零部件、电子零件及组件、手机零部件,这些用于制造成品,也出口到印度。

他表示:“这些商品进口是为了满足印度电子、制药、电信和电力等快速增长行业的需求。电子元件、计算机硬件和外围设备、电话元件进口量的增加可以归因于印度向数字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的转变”。

他补充说,印度对这些类别进口的依赖主要是由于印度国内供应不足以满足收入水平提高导致的需求增长。

印度商务和工业国务部长吉廷·普拉萨达表示,过去十年(2014-15 年至 2023-24 年)从中国的进口呈现喜忧参半的趋势。他说:“进口额从 2014-15 年的 604.1 亿美元增至 2017-18 年的 763.8 亿美元,但随后三年呈下降趋势,2020-21 年进口额降至 652.1 亿美元。过去三年(2021-22 年至 2023-24 年)进口额有所增加。”普拉萨达告知,印度政府已采取多项举措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他举例说,手机进口额从 2014-15 年的 4860.9 亿卢比下降到 2023-24 年的 767.4 亿卢比。最近一段时间,电子、有机化学品和化肥等行业的进口也出现下降。

7月26日,应印度制造业对中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迫切需求,印度政府部分开放了中国人赴印电子签证申请窗口。

现在,能够申请印度电子签的中国籍公民,仅仅局限于以下几个行业:

1.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

2.电子元件和半导体制造业促进计划(SPECS)

3.改进型电子制造业集群计划(EMC 2.0)

生产挂钩激励计划涵盖14个行业,包括移动制造和特定电子元件、医疗设备、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药品、特种钢、电信和网络产品以及白色家电。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