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认真的德国,饮水是否也安全?
欧洲新媒矩阵 范轩
无论是资本市场搅动,还是检测机构测评,近期的中国饮用水市场涟漪迭起。
身在德国,自然也关心同质话题。严谨认真著称的德国,饮水是否安全可靠有保障?
刚到德国时,应邀去德国同学家做客,被问喝水吗?我回答:喝!只见同学拿起杯子、走到水龙头下接了杯水递给我……那次惊诧之后才明白,德国人喝水首先想到的就是水龙头里流出的自来水(leitungswasser,“管道+水“的组词),无需过滤、无需煮沸、无需添加。后来在餐厅打工,也常常碰到这样的顾客,当你问他喝什么?简单回答:水,还特别强调要自来水。
水作为万物之源,也是德国最严格的监管对象之一。据德媒报道,德国联邦环境部是德国负责饮用水的监管机构。该机构向德媒表示,世界范围内,能够直接饮用自来水的国家仅有大约50个。
在德国,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标准上限是每升10微克。而在超市购买的矿泉水中溴酸盐的标准上限则为每升3微克。这也是欧盟的标准。据了解,中国目前引用水安全标准并不会比德国、欧盟更低。
据德媒介绍,德国约70%的饮用水所抽取的地下水,非常纯净,无须消毒。其余需要进行消毒的饮用水,德国则大部分采取氯化消毒,德国自来水中的溴酸盐含量可能远低于标准上限。专家还对直接饮用自来水给了个提示:在水管中超过4小时的水应放掉,直到水温清凉再饮用。
在德国,矿泉水是需要经过政府认证的。德国共有800余种矿泉水获得了认证,大部分水源地都在德国。各联邦州对矿泉水、特别是其中的溴酸盐含量也持续监测。如果矿泉水采取了产生溴酸盐的臭氧消毒法,必须在包装上标注。而使用这一方法越来越罕见。
当然毫不例外,尽管德国饮用水相对安全,但时而也有争议,如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这与农业过度施肥有关,硝酸盐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致癌的亚硝酸盐。
透过德国对饮用水安全的做法,不难看出门道:整体可靠的自然环境,科学严谨的行业标准,严苛有力的监管手段,反映灵敏的舆论监督,成熟稳健的消费市场,最终才能合力形成一个清洁安全的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