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顶尖律所“撕B”,受伤的还是律师
作者 | 看海外的
来源 | 法律先生
磨刀霍霍向牛马(律师)
最近半年,频频听到体制内的朋友在为变相降薪(押一半发一半)叫苦。
本以为律师跟「降薪」这词儿不会有交集,毕竟咱们向来都是自负盈亏。
可没想到,全世界最富有的律所凯易(Kirkland &Ellis),居然开始磨刀霍霍向牛马(合伙人),方式还跟咱国企一样:押扣薪资。
当然,凯易这样的大所出此下策,必然有其原因。
保罗·韦斯(Paul Weiss)是美国一家历史悠久的跨国白鞋所,在私募股权业务方面非常权威。
但在英国市场,由于凯易进驻伦敦多年,保罗韦斯的影响力完全比不上,更没有当地的私募股权团队,于是他们决定实行「史普林斯汀计划」。
去年8月,这两家律所的主任,罕见地在摇滚歌手布鲁斯·史普林斯汀的演唱会上碰面,在音乐的调和下,两位竞争对手之间相谈甚欢。
可就在几天后,包括凯易的风云人物,私募业务巨头尼尔·萨奇德夫(Neel Sachdev)在内的8位律师,宣布跳槽到保罗·韦斯。
计划开始了,保罗·韦斯将通过挖人,在伦敦迅速建立私募股权业务专业团队,并在当地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仅仅一个月,保罗·韦斯就挖走了12个合伙人(包括年利达的律师),其中有4个还是股权业务的巨头,这样的速度和规模瞬间震惊了整个律师行业。
伦敦,也就此开始了一场律所薪资混战。
左为歌手布鲁斯·史普林斯汀
保罗·韦斯将此次招聘计划代号为:
史普林斯汀计划(Project Springsteen)
完美融入了英国的间谍文化
面对这样的攻势,原本擅长策划改革的凯易也慌了。
在过去十年间,凯易这家财力雄厚的美国律所,可是推翻了英国魔圈所历史悠久的薪酬结构,推高了整个行业的薪资。
这回的突袭,让他们一边向外联系客户,保证律师们的跳槽不会影响接下来的服务,一边向内提拔律师,特别是那些有跳槽可能性的律师。
还通过给现金奖金,来留住那些已经跟保罗·韦斯谈判过的律师,这也至少成功阻止了一位合伙人的离开。
这样的方式,在短期达到了一定稳住军心的效果,但成本无疑是难以控制的,再加上混乱的市场,立场不稳的律师们心很难不乱。
左为凯易财务合伙人、执委会成员史蒂芬·卢卡斯(Stephen Lucas )
右边为首批跳槽去保罗·韦斯的尼尔·萨奇德夫(Neel Sachdev)
两人如今完全决裂,见面都不会说话的地步
而事实证明,要走的人是留不住的,软的不吃凯易决定来硬的。
于是凯易本周宣布,针对这些跳槽合伙人,只发45%的薪酬,其余的55%留到次年再发。
要知道凯易可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律所,540位股权合伙人的平均薪酬达到800万美元,可想而知扣了一半以上薪资是什么概念。
除此之外,凯易还宣布离职的通知时间从120天缩减到60天,以便减少这期间所产生的费用。
在此之前,年利达律所也曾考虑过扣留薪酬的方案,可由于内部强烈反对,计划被迫取消。
而如今凯易开了先河,相信不少被挖角的律所也会有相应的动作,这年头还真是谁都不容易啊。
各大律所权益合伙人收入对比
其实,大部分选择跳槽律师遇到的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包括收入、能力还是平台资源的发展。毕竟法律圈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做得如此决绝。
在思考如何利用强势手段的同时,更需要思考能够给律师们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