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也就有听收音机的习惯,没有进一步的消费习惯了
【本文来自《老年人的消费观,我也想说几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关于老人的消费问题,其实是因为时代变化太快了。物质突然就丰富了有很大关系。老人的消费观念跟现的社会关系并不完全适应。
小时候我在爷爷奶奶长大的时候家里是一定要贮存大米的。50斤的丝袋子,大概有2个半袋子,年年夏天都会生米象。要拿出来筛晒。我们家还住在城市。我当时就问家里的长辈,那超市又不会跑,我们为什么要存这么多大米?老人就觉得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反倒是从我爸这一代,基本不会存粮食了。
另外就是我亲娘家,家里三个女儿一个男孩最小,我娘排2号,家里真的就是老大穿过的衣服给老二,老二穿过的衣服给老三。以致于我一直觉得给我娘烙下了没有新衣服的病根,她的衣服现在她自己收拾都记住哪年买的,穿没穿过,而且她还很节俭,有时候真的会有段子里那种没苦硬吃的感觉。
甚至包括关于空调的使用,无论是我父辈还是祖辈,都觉得空调费电虽然是装了,但是也不用,虽然听起来很搞笑,但是确实是属于典型的投资只为折旧。宁可用老式电风扇机或者扇扇子。
其实老人也不是不花钱,而是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年代里逐步不再享受了。电视机经历黑白,大屁股电视就那个靠电场偏移电子束荧光那个,到液晶,投影仪家里就没有。收音机到收音磁带,到录像磁带到cd到vcd到dvd。我家里人到大屁股就不再换,以致于我爸我姑父淘汰的就造成家里三个。我爷爷也就有听收音机的习惯,没有进一步的消费习惯了。倒是被诈骗过保健品,酵素粉,薄壳糖。保健食品药品和科学观念,甚至于能服老的生死观,都是老人有需求的,可惜的是这部分需求总是被骗子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