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战:三国》火爆,为什么最好的三国游戏,却是外国人做的?|军情晚报
世界上最好的三国游戏,竟然是外国造?
这几天一部游戏频频登上热搜,军武菌的朋友圈被“无心上班,匡扶汉室”所淹没,有网友评称这是全世界最牛的三国游戏,水墨的风格、写实的画面,磅礴的音乐,大场面大制作!
然而骤然出现在古风水墨界面的字符却有些刺目,英国制作,日本发行,我们引以为傲的三国游戏怎么就让老外编排了?
▲由英国Creative Assembly开发
并由日本世嘉发行
做三国游戏,日本人无疑是“前辈”,日本人对三国故事的热爱甚至不亚于中国人,有些作品还成了经典,比如三国志系列,十几年间成为三国最好的代表元素,而随着《三国无双》系列的推出,某些形象甚至成了范本,日本“光荣”也因此走上神坛。
▲三国志11中的游戏画面
▲《三国无双》吕布和赵云的经典对决
而爆款游戏《全战:三国》对中国古代战场的理解更为深入,古朴浑厚的中音、中国韵味的音乐,”诺“、”遵命“的反馈音效,极大地提升战场代入感。
更难得的是对细节的把控和史实的考究,官员服饰的纹路、合乎历史的称谓,连过场中孙坚所持玉玺缺失一角额细节都还原了出来。
▲西汉末王莽篡汉,太皇太后怒掷于地毁一角
这一史实很容易被忽略
相比国内或夸张或露骨的“穿越”图片再配上“绝世貂蝉”点击就送的文案,不得不承认,老外对三国历史的用心程度、了解程度比国人要好的多。
曾经我们也制作出像《傲世三国》、《三国群英传》这样品质优良的作品,遗憾的是随着时间逐渐夭折断代,最终只能停留在记忆里。
▲1999至2000年同期依次:日本光荣《三国志6》
英国CA《幕府全面战争》
中国台湾宇峻奥汀《三国群英传2》
为什么外国人能做出《全战:三国》这样的大作?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却迟迟交不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最大的原因是做游戏的态度,国内绝大多数的厂商只是在做快销品。
▲CA《全战:三国》的部分制作人员
据采访《全战:三国》制作组为了做好这款游戏,一群老外硬是把关于三国的文献啃完了,还专门对这段历史进行各种考究、论证,力图做到真实还原。
反观国内某些做三国游戏的厂商,连三国演义看完的都屈指可数,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研究恐怕是少之又少了。
▲这哪是群英争霸,分明是群魔乱舞
做文化作品需要耐性,而国内的某些制作者们缺少的正是这份应有的诚意。在挣快钱、捞一笔就走的思想主导下,很少有人去关心创意、品质、细节。
他们心心念念的只是流水、利润、变现,至于创意,有的地方去抄,“借鉴”、“复刻”、“致敬”的成功案例比起可能失败的创新,这中间可以规避多少风险,省下多少成本。
▲对三国志11的“致敬”很到位
- 下一页
热门评论 1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0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前些天做活动一堆小学生 问知道哪些历史人物
5个人有3个说我喜欢李白 技能帅 我赵云打野班上第一 还有鲁班嫦娥等等说一堆的
大大的良心嗷
最主要的是这口黑锅还能扣到玩家脑袋上.....当年国产单机最辉煌的时候真的是百花齐放,然而最火的游戏是传奇....紧跟着传奇之后就是征途、大话2、梦幻。讲道理,这种市场接受程度,谁不做网游
观网不乏7060后用户,一边怪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输出,一边瞧不起国人的通俗文化创作。
短时间内,所有国产通俗文化作品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偶尔出个精品,会有瞎吹捧杀的,有多角度蹭热度的,有抹黑的,运气不好还会被管理部门给和谐了。
观网不乏7060后用户,一边怪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输出,一边瞧不起国人的通俗文化创作。
短时间内,所有国产通俗文化作品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偶尔出个精品,会有瞎吹捧杀的,有多角度蹭热度的,有抹黑的,运气不好还会被管理部门给和谐了。
宣传片也成功勾起了很多人的购买欲,
谁让光荣现在太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