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夫妇,救市大片,他们够格吗?

作者|  小探

来源|  影探

点映3天票房逼近5亿,上映2天就破6亿。

工作日单日票房1.5亿,《默杀》还不到它的零头。

预测票房35亿+。

这就是“救市之作”《抓娃娃》。

凭一己之力拉高电影票房大盘,但随着高票房袭来的。

还有高争议。

500

500

@自灯塔专业版

先是片名引争议

从《ZBJBR》到《JBRJH》,再到现在的《抓娃娃》。

台词里,也把“接班人”换成“接棒人”。

接着,是点映争议。

票房高是高,但“名不正,言不顺”

明明是“点映”,还未正式公映,排片就高达34%,占了3成,比其他刚公映的片子都高。

这样的“大规模”点映,和“抢跑提档”没两样。

500

最大的争议莫过于影片犀利的选题——

戏谑、嘲讽极端的“中式教育”。

进一步映射出:

对中式病态亲子的表达;

富人“装穷叫苦”的戏码。

500

带着这些争议。

上映首日票房超6亿(截止出稿前),直接助力马丽成为中国影史首个主演票房突破200亿女演员。

500

@灯塔专业版

而这成绩的背后,又是更多铺天盖地的争议:

“看个喜剧都要上纲上线,不懂这些人在高贵什么?”

“没有内核的喜剧片,不就是隔靴搔痒?”

“电影很成功,但不是喜剧片,是披着喜剧外衣的恐怖片。”

“这是给开心麻花宣判死刑的电影!”

500

一部电影,四种评价。

目前本片豆瓣开分7.5(截止到出稿前),还算不错。

500

孰对孰错?如何评判?

咱们具体聊聊——

「抓娃娃」

Successor

2024.7.16.

500

500“楚门的世界”

片子都故事很简单

马成钢(沈腾 饰)是个白手起家的大富豪。

他跟第一任老婆生的大儿子马大俊,砸了一车银子也没把这小子砸成才。

500

大号是彻底废了,马成钢决定改练小号,趁着他还没记事儿。

不过,相较于大儿子,对待小儿子他决定改换思路。

练的方式非常极端:

全家搬进破屋子里,主打一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500

为了让马继业的生活环境更真实,成材率更高,马成钢花重金聘请了一堆教育专家和顶级教师。

为马继业打造的专属“楚门的世界”就这样诞生了。

500

从小到大,围绕在马继业周围的人,都是角色扮演。

比如:

外教假扮路人,用英语问路,英语口语活学活用;

书店老板一见到马继业,就开始推销各类世界名著;

邻居阿姨给女儿吹头发,实则是在开展物理知识小课堂;

就连街上卖海鲜的小贩都能随口说出数学竞赛题。

但,这样的马继业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为合格的家产接棒人么?

500

500好笑的现代寓言故事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开心麻花的电影,主打一个“笑”字。

电影中的笑料很密集。

比如👇

常年卧病在床的奶奶,遇到紧急情况,直接提着轮椅就跑,逃跑的速度比孙子还快。

以上类似的笑料,在电影中比比皆是,基本上五分钟一小笑。

500

但,都没有达到爆笑程度。

原因很简单。

电影虽说笑料密集,结构却仍然遵循了开心麻花一贯的模式:

问题出现,解决问题,然后归于平静。

这种处理方式诚然为影片带来了稳定的笑料供给,但看起来更像是段落小品式的段子堆切。

故事上,剧情过渡有些生硬。

尤其是在马继业开始怀疑“自己所处世界”的真实性时,缺乏一个合理的、令人信服的情感转变,以及一段半信半疑的过程。

强转折割裂了前后剧情,叙事节奏就此打乱,给人感觉像是看了两部电影。

500

主题上。

通过剧情揭示“挫折式教育”和父母“自我牺牲”、“自我感动式”的育儿模式,来映射中式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一些固有问题。

马成钢对于马继业的管控和设定,反映了一种社会普遍的现象——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被父母操控和预设,而非由孩子自己探索和实现。

鲜明的社会议题,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提出问题。

但又未敢深究,仅仅在浅滩上试探几步,草草说明——

“父母不应过多干预孩子的教育,应当还孩子自由。”

这种处理方式虽然避免了过于直接的说教,让喜剧够简单纯粹,但也限制了影片在艺术性和思想深度上的展现。

让影片止步于“搞笑而已”。

500

整体看下来。

作为一部喜剧片,《抓娃娃》在调动观众情绪和提供娱乐方面做得相当成功。

不煽情,不说教,只是以喜剧的形式把「中式教育」呈现出来,留给观众自己思考的空间。

而抛开这些喜剧笑料,电影更像是个现代寓言的荒诞故事。

500中式教育之殇

其实《抓娃娃》的主题不只有一层含义,而是两层。

表面上,是借一出“挫折式”教育来讽刺家长极端PUA孩子的教育价值观。

实际上,暗含了对社会规训——

“自我价值的体现是由社会认可而并非自我认同”这套歪理的批判。

500

咱们先来说说第一层含义:

影片设定了一出“鸡娃穷养”的故事,来讽刺中国特有的家长PUA式教育观念——

孩子无权反抗,只能顺从。

小时候的马继业,因为所谓的“贫穷”只能捡矿泉水瓶补贴家用,结果遭到同学霸凌。

父亲透过监视器看到后,只说了一句:

“这是成功路上,必经的一环。”

与孩子因遭受霸凌困境产生的心里阴影形成鲜明对比,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500

马成钢一直认为想要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典型的中式父母,一如既往的痴迷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他用一出“富人装穷”,也恰当的再现了让孩子“没苦硬吃”的代表。

这类教育观,现如今并不少见。

500

马继业看到奶奶打篮球,强行让李老师下线的戏码,想必看笑不少人。

但这个片段,可以说是整部电影表现家长极端PUA孩子中,最令人窒息的一段。

尤其是当你把自己带入到马继业时。

一个孩子,和他朝夕相处的亲人去世了,他难过,悲伤。

葬礼上,他痛哭:

“奶奶,我还没给你买大房子呢。”

一瞬间,泪水与孩子身上背负的责任与担当交织在一起。

沉重、压抑,好笑也变得不好笑。

500

试想。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情感都被他人轻易的操控和设定,甚至精确到每一分钟情绪的变换,演绎着不属于自己的悲欢离合。

这样“提线木偶式”的人生意义何在?

更可怕的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还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500

当一个人的情绪都被别人操控,他的性格底色就成了真正的无意识。

看似情绪稳定,实际上:

“当愤怒时,我只好自己消化。”

“被别人攻击时,我只会沉默不语。”

这点也在马继业发现真相后有所体现。

500

高考当天,马继业置身在地下室,看着满墙的“虚假的真实”。

此时的他,才意识到,自己活在套子里整整18年。

整部电影达到高潮。

按理说,高潮迭起之后,会有一段强烈的戏剧冲突。

此时,父母成为了说谎者,马继业成为了受骗者,两者的关系势必水火不容。

但《抓娃娃》恰恰相反。

避重就轻以“逃离虚假世界,自我放逐”为落脚点,选择不去深挖和刻画当谎言戳穿后的“亲子关系变化”。

只是蜻蜓点水般诉说着“梦醒了,人也就散了”。

500

所以,即便马继业再次看到“奶奶”,也只是毫无表情地说了一句:

“李老师。”

所以,当他发现整个院子的人都是角色扮演,也只是毫无表情地的看向父母说了那句,让所有人不寒而栗的话:

“你们两位又是哪个老师扮演的?”

窒息、压抑,像是一口气,憋在胸口,喘不过来气。

明明被骗了18年,马继业为什么不歇斯底里的表达自己的愤怒?

要知道,欺骗带来的愤怒值,对于一般人而言,不亚于火山喷发。

但这也恰恰是电影最真实的表达,因为马继业的性格底色是无意识。

500

理论上讲,人物性格决定人物行动线。

前十八年,马继业是被塞进了一个套子,里面的空气都是别人呼出的,阳光也是透过别人的五色玻璃照进来的。

他没得选。

他的世界,全是预先设定的脚本和镜头,每一步,每一个选择,都早有编排。

他只需随波逐流。

后来,他无意中发现常年坐轮椅的奶奶竟在打篮球。

这一幕,像是一道突兀的光,刺破了他厚厚的梦幕。

马继业因此开始探求真相。

500

但真相往往是双刃剑,揭开它的一刻,他面对的是两难的选择:

是继续被爱的假象蒙蔽,还是决绝地拒绝这一切?

要原谅父母,意味着要接受他们过去对自己所有的编排和谎言;

而一旦决绝地拒绝,又成了他人口中的“大逆不道”。

最后,马继业的性格,让他选择了沉默。

500

所以。

马继业的反抗,尽管心中满是不甘,却终究是“力度疲软”的。

除了性格使然。

这里面还潜藏着的一部分原因——

深植于中式文化中对父母的天然依赖和敬爱,从小被灌输PUA的“亲情至上”的观念。

在这样的文化中,父母的一切行为,无论多么自私或荒谬,都被冠以“为了孩子好”的神圣光环。

即便是长达十八年的谎言,也能被轻易地用几句“生养之恩”和“父母的苦心”给抹平。

500

在这个过程中,马继业只能变得“懂事”,甚至能对这一切“一笑了之”。

这不仅是个人的无奈,更是我们这个文化教育圈对个体自我意识的一种规训。

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实则隐藏着深深地讽刺和悲哀。

因此,当故事落幕,观众感到的那份憋屈和难受,其实是对马继业的共鸣。

试问,你和我,哪个不是在“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教育下长大的?

500

反观父母。

父亲对儿子的爱,看似浓厚,实则是以功利为尺,将爱和“考上清北”的成就绑定。

如果孩子达不到预设的标准,这份爱便会随之收回。

马大俊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亲情,本是人生旅途中的避风港,在这里,却成了一场严苛的选拔。

500

500

直到真相被拆穿,马成钢也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表示过任何愧疚,他反而是质问儿子:

“你还委屈了?你以为只有你的人生被操控了?我们的人生不也是被你操控了?”

一场道德绑架,一次情感审判。

在如此的教育观念下,父子间的情感关系被扭曲,亲情的真正意义被遗忘。

孩子的成长变成了父辈期望的投射,而非他们自身天性和兴趣的自然展开。

500

马成钢曾经对马继业说:

“有人这么精心栽培你,这条件,我小时候想要,还没有呢。”

这句话折射出的,不只是一种对过往机会的怀念,更是一种通过孩子来弥补自己人生遗憾的企图。

500

马成钢未曾受到顶尖的教育,未曾经历过精心的培养,因此极力希望马继业能够实现这些目标。

这种行为,虽然表面看似是对孩子的关爱与期待,实则也暗含了一种自我满足的行为。

在这种心理驱动下,孩子的成就不再单纯是个人的事。

是父母试图通过孩子的成就来构建自己完美人生的幻象。

500

马继业在极端的成长环境中,彻底失去了作为独立个体成长的空间,只能按照父母设定的轨迹前行。

最终也只会成为父母意愿的复制品,而非真正的自我。

影片的第二层主题意义,由此凸显——

自我价值的体现是自我认同,而非他人或社会评判的。

500“我的人生自己做主”

对于“自我意识”觉醒后的马继业来说:

“我之前走过道路,一直是父母铺设好的轨道,这次,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向他们证明,我有选择权,我有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

对于被冷落的马大俊来说:

“父亲曾视我无能,对我不闻不问。好,我就要让他看看,我不是一般人。”

对于“望子成龙”心切的马成钢来说:

“从小的苦日子,是因为无缘优质教育,所以白手起家的路如此艰难。既然如此,我将为我的孩子铺设一条更宽广的道路,努力让他们吃苦在前,享福在后。”

500

归根结底,这些人都在为自己“所珍视的东西”奋不顾身,这其中,不难窥见一种深藏的渴望——

对自我价值的执着寻求。

我们的社会,总是被“成功”、“优秀”这些华而不实的标签束缚。

外界的一声称赞,一句认同,就好像这才是自我价值的全部。

但为什么要外人当你生活的裁判员呢?

真正的自我认同,无需他人点头,而应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平和与自足。

500

拿马大俊来说。

他在海外的学习生活,原以为是父母对他的期望投资,归国后却发现父亲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自己弟弟的成长上。

他对此心生不满,却并没有选择做出对弟弟不友好的事情,而是决定攀登珠峰,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找到自我价值的确认。

在珠峰的顶峰,他大喊:

“马成钢,我才不需要你的认可!”

这一刻,是他对父亲传统期望(望子成龙)的拒绝,更是他从寻求外界认可(父亲认可与继承家产)到寻求自我认可的转变。

这样的自我认同,才是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基石。

若是连父亲的认可也能改变他对自身价值的看法,那他的自我认同又算得了什么?

500

同样。

马继业在得知真相后,从马成钢让他考清北大学,变成了追求儿时梦想的体育大学,他要在别人眼中活出自己的样子。

一句:

“我不想当风筝,我想当风,别管我去哪儿。”

唱出了他的心声。

500

这类以小见大,正好映射出影片的第二个主题——

对“自我价值的体现是由社会认可而并非自我认同”这套歪理的批判。

500

在现代社会中,种种标准和标签,成了我们身上的枷锁。

做学生,非得考上名牌大学才称得上成功;

做职员,非得业绩显赫才不算失败;

生活中,非得有车有房,还要一家和谐才算完美。

可是,若心中常怀知足,即便旁人看来如“烂泥扶不上墙”,又何妨?

500

外界的标准固然重要,但更应该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平和与自我认知的清晰,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态度和应对生活的方式。

只有内心坚强,不被外界轻易左右,才能真正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才是对所谓“成功学”的最好反驳,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表达。

点击「影探」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