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出一場顛覆政府的大龍鳯 竟然無人認龍頭大佬?
作者:盧永雄,政治、財經深度研究者,巴士的報總編CEO。
一般市民、特別是年青人,對這些政治明星的吹水之詞,無論是「違法達義」,抑或是「攬炒十部曲」,真是「信一成雙目失明」。
「35+顛覆案」45名罪成被告,輪流求情。
看了這麼多天五花八門的求情理由,心中有一個最大疑問,當日這場看似轟轟烈烈的顛覆大業,為何最後無一個人夠膽認是龍頭大佬?
想當日戴耀廷提出「攬炒十步曲」,要攬住阿爺跳落懸崖。
在他這個鴻圖大計之下,有年輕人熱血沸騰瞓身參與,有中年人硬著頭皮逼住上車,當然有更加多的街外青年受到鼓動,繼續做各種各樣衝擊政府的激進行動。
但是到今天,無論是31個認罪的、還是14個被定罪的被告,在求情的時候,無一人為當日這場大鑼大鼓的顛覆政府行動,認真地承擔責任。
各人的求情的策略可謂古靈精怪,有人說自己只是「噏吓」,不相信計劃可行。
有人說自己在獄中結婚,希望刑滿可以享受正常家庭生活。
當然最受觸目的就是首被告戴耀廷,他忙不迭要為自己和整場運動切割,聲稱自己都不相信計劃會成功,而在2020年6月30日《國安法》生效之後,自己已轉趨低調,參選議員往後的行為都與他無關。這樣就衍生幾個問題。
第一,叫人衝自己鬆。
戴耀廷無論在2014年的佔中和2020年的顛覆政權大計當中,都扮演關鍵角色,有很多青年人都是聽了他「違法達義」的號召,上街示威遊行,暴力抗爭。
如今戴耀廷講得輕描淡寫,話不相信自己的大計可行。當年信了他的號召起而行動的人,可以說是相當老襯。
當日他夠膽做運動的大佬,發起一場又一場的抗爭。如今就大有「你信我就笨」的味道。所有信了他「違法達義」理念的人,都要自己反省是否遇上騙子。
如果戴耀廷當日清楚提醒跟他行事的人,聲明他「自己也不相信計劃會成功」,我認真懷疑會不會有這樣多人成為他大計的信徒。
如今他這種「叫人衝自己鬆」的態度,令人齒冷。
第二,個個都爭住做「其他參加者」。
這班人的求情策略,和《港區國安法》第22條有關。
第22條明文規定:觸犯「顛覆國家政權罪」者,對「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者」處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積極參與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參與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在這個三級判刑的框架底下,所有人都對號入座,無人承認是首要分子,都將自己放在第二類甚至是第三類的較輕罪責者,戴耀廷的律師甚至提出戴耀廷可以被判處兩年監禁,真是聞者失笑。
法官聽完戴耀廷的論述之後,表明不接納戴耀廷在《港區國安法》生效之後,在「35+」已沒有角色的講法,強調戴耀廷是持續犯罪,更加以《星球大戰》這套戲作比喻,指「35+」是找來35個白兵,法庭是要嘗試找出幕後的「黑武士」。
這就是我所講的龍頭大佬了。
第三,毫無悔意。
其實在法庭量刑的時候,特別是對認罪的被告研究是否對他們減刑時,主要考慮他們是否有悔意(Remorse)。
如果疑犯認罪,節省法庭審判的時間,加上他有明顯悔意,令到法庭相信他刑滿出獄之後不會繼續犯罪,這就是法庭減刑的主要因素。
不過,聽了這班人求情那麼久,沒有一個人明確表示對自己的罪行感到後悔,沒有一個人向受事件影響的人致歉。
所有人都是左推右托,爭相承認自己是輕罪者,食相令人難堪。
如何判刑,要由法庭公正決定,但是從這班人的求情申述就可以看得到,香港缺乏政治領袖。
一般市民、特別是年青人,對這些政治明星的吹水之詞,無論是「違法達義」,抑或是「攬炒十部曲」,真是「信一成雙目失明」。
奉勸年青人一句,提子提子,提防騙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