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让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困惑的事情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新闻,说的是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曼撰文批评某国的经济政策。他说: 

【某国经济面对目前的困境,最显而易见的解决办法是将更多收入转移到家庭,从生产端转移到消费端,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增强消费需求。但某国似乎奇怪地不愿做这些显而易见的事情,仍然专注于大量生产而非消费。 

…… 

我非常想让某国的专家来解释这种不情愿的原因,是因为地缘政治,还是因为担心某国人会变得懒惰?无论某国拒绝给居民发钱或者增加居民消费支出背后的策略逻辑是什么,某国目前剩下唯一的出路就是维持巨额贸易顺差,将在某国生产,但某国不能或不愿消费的东西倾销到其他国家的市场。而一旦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对抗这种倾销冲击,某国唯一的出路也会面临灾难,5年之内也许它们就会遇到大麻烦。】 

可见,发钱,发钱,发更多的钱,已经成为一部分中外专家的顽固思维。但是,发钱真的有用吗?会不会起反作用?

我想说,发钱之举不是蠢就是坏,大概只有这两种可能了。 

首先,发给老百姓的钱要从哪里来?

如果是从资方获得,那么在经济增速连续下滑,总利润越来越少的时期,资方的利润会不会猛然下降?

现在这个形势,老百姓拿到钱后会全部消费吗?还是一部分储蓄,一部分消费? 

显然,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那么,转移资方的财富去促进老百姓的消费,结果不但没有增加资方的利润,还给资方造成了损失,让资方盈利下降。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关门的企业会增多,失业将扩大,消费将下降。所以,这种方法不能增加消费,反而容易降低消费,带崩经济。

如果采取另一种方法,由政府借债来发钱,比如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用于发钱,那么社会总财富不会增加。借钱是借不出“新增财富”的。借钱不过是把储蓄财富腾挪出来而已。所以,经济下行期的国债会慢慢还不上,造成债务堆积,发生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不得不一再借新还旧,最后出现超长期国债。超长期国债还是要付利息的,而债务还是不增加新增财富的,所以终究还是还不起,不得不迫使政府印钱还债,比如央行直接下场购买国债。这就导致通货膨胀,造成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的受害的是谁?是全体持币的国民吗? 

不是。

因为货币增发后虽然让原有的货币全部贬值,无差别地拿走所有人的一部分财富,但是贬值部分被转移到新增货币后,新增货币经由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等渠道进入市场进行财富再分配的时候,是以市场经济的分配规则——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进行分配的。 

也就是说,这些钱如果是通过投资,通过工商业活动分发的,那么资方是要盈利的。资方盈利的时候会把自己的货币贬值损失计入成本中,然后还要有利润。于是,资方的利润其实就是来自“非资方”,也就是普通百姓的货币贬值财富。而老百姓作为分配中的弱势方,只能忍受货币贬值,接受财富损失做了资方利润的现实。所以,扩大货币供给,刺激消费,在此时成了把老百姓的财富转移给资方作利润的工具和渠道。总财富没变,资方财富增加了,利润增长了,老百姓的财富减少了,消费怎么可能不低迷? 

如果这些新增货币是直接发给老百姓的,那么,资方就会让商品涨价。因为信用货币不是财富,印钱印不出真实财富。老百姓拿着“纸”来换走真实财富,资方必须以涨价来回应货币超发。这样才能确保利润,确保自己不吃亏。那么,涨多少呢? 

涨价幅度一定要大于货币增加幅度,这样资方才有利润。于是,直接发钱对老百姓来说就是发了个寂寞。它降低了货币价值,使老百姓的货币储蓄财富减少了。虽然老百姓的货币收入增加了,但是储蓄财富减少了,这一进一出,老百姓还吃亏了。那么,消费怎么能变好呢? 

于是,老百姓减少消费,造成产能过剩的“假通缩”现象,并首先发生于非必需品领域,造成这些行业出现激烈竞争,开始打价格战。价格战造成这些行业盈利减少。因为货币增发后,必需品行业涨价了,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材料涨价了。所以,非必需品行业盈利恶化,它们不得不减薪裁员,甚至出现企业关停潮。这就让失业规模扩大,让消费变得更低迷。

这就是直接发钱,通过涨价,毁坏消费,造成“产能过剩”和“假通缩”,然后逼迫非必需品行业溃退,再次毁坏消费。最后,必需品行业出现资本大鳄和权利黑手,进行行业间的资本兼并,消灭中小资本家,第三次毁坏消费。

以上过程简单说就是,印钱印不出财富。所以,发钱也没有增加财富总量。而资方又要利润,那么这个利润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普通老百姓的损失,一是非必需品行业,或者中小资本家的损失。 

这些损失都会扼杀消费。老百姓损失了,自然会降低消费。而中小企业家损失了,就会减薪裁员,扩大失业,消费同样降低。

因此,每一次为了刺激经济而进行的货币增发,无论是通过投资还是直接发钱的方式进行,结果都是让消费“进一退二”,牛短熊长。这也被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增发货币的现实所验证。越发钱,消费死得越透,趋势无法改变。哪怕美元增发,国际贸易或者说“外需”也不断萎靡,下滑。 

这种在利润下滑的大趋势中,通过货币手段刺激消费,刺激投资,想激活经济的做法,实为对普通百姓、中小资本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竭泽而渔”。它名为扩大消费,实为扼杀消费,名为促进经济发展,实为打击经济发展。完全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某国也不是不发钱刺激消费。提高劳动者薪资,提高全民福利,建设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这些都是在提高工农兵学商的收入,都是在刺激消费。某国没有直接发钱,但不是没发钱。某国发了大量的钱,但是越发钱,消费越是震荡下行,短期上升,长期加速下坠,效果是反的。最后被证明为“饮鸩止渴”。这就是资本为了短期利益,不顾长期利益,对老百姓的财富采取杀鸡取卵的做法,“寅吃卯粮”式地扩大消费,最后害人害己,把经济毁了。以至于各种救援手段也逐渐失效,让政府手足无措。

至此,让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困惑的事情就明了了。

拿资方的钱给老百姓发钱,资方盈利减少,倒闭增加,消费无法扩大,经济走向危机。

发国债,借钱来发钱,导致债务暴增,引发债务危机,金融危机,迫使政府“印钱化债”,结果货币贬值,百姓吃亏,消费还是恶化,经济还是走向危机,而且死得更透,救都救不了。 

保罗·克鲁曼到这里就应该知道某国为什么要拼生产,拼出口盈利了。 

因为,只有从外部获得增量财富,才能在不改变经济模式(分配规则)的情况下,弥合某国内部资方和老百姓的矛盾,让双方都获益,从而维护消费和经济运行。

这种情况也不光某国如此。所有存在内部问题的国家都会这样做。它们都需要从外部获取增量财富来解决内部问题。只是手段不同而已。

比如,美西方作为金融资本国家,全球经济的“资方”,国际货币的发行者,它们也要获取外部增量财富。方法就是滥发货币。谁使用和储备这些货币,谁就会成为“韭菜”,被美西方剥夺财富,去解决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 

金融资本国家滥发货币,搜刮别国财富。制造业国家就搞“货币互换”,减少使用国际货币。 

制造业国家输出产能,想挤死外国同行。金融资本国家就加征关税,提高贸易壁垒,甚至脱钩断链,搞制造业回流,或者近岸、友岸经济合作。

这就是各施所长,零和博弈,谁都“无可厚非”。 

市场经济是“利润型”经济,危机也是“利润型”危机。一旦经济增速下滑,利润减少,就开始“零和博弈”。

这种零和博弈是无法自行解决的。因为,利润无法从新增财富中获得,就必定要从别人、别国的损失中获得。 

由于市场经济、私有制经济是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的,所以“资方和非资方”就是零和博弈的双方。它们在各国国内表现为“资产阶级”和“劳动阶级”,在国际上表现为“金融资本国家”和“制造业国家”,或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无论什么国家,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趋势中,内部矛盾都需要“外财”来解决。而外面也没有多少财富,各国都比较困难。所以,争夺外财来解决内部矛盾就会引起国际矛盾,恶化国际关系,造成国际冲突,直至以核武器相威胁。

国家互相攻伐,民众互相攻击,经济学家互相指责,最后两败俱伤就是无法避免的结局。 

总结一下,诺贝尔奖经济学家的困惑其实不难解释。 

利润下滑引起内部矛盾。它用发钱刺激消费解决不了。因为钱,信用货币不是财富。所以争来争去只会两败俱伤,全面瓦解。于是,被迫要获取外财来解决内部问题。那么,各国就各施所长,使用自己的杀手锏了。金融强国用“货币手段”。制造业强国用“生产手段”。 

【附加内容】: 

两败俱伤现在到什么程度了呢? 

国际冲突已经在大量杀人。

西方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和利益冲突已经激起政治动荡,游行示威此起彼伏,“零元购”已经到了不能严厉追究的地步。

而某国也不轻松。据真假难辨的自媒体消息说,有关单位在排查“五失人员”。 即投资失败、生活失意、心理失衡、关系失和、精神失常的人员。 

参考文章: 

《百年变局的经济、历史和哲学内涵》

2024.07.03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