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相信国产喜剧了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马东画了4个多月的大饼。

500

△ 今年2月9日首次官宣

终于喂到观众嘴里。

一上线,网友就忍不住开盘。

#我和高圆圆点外卖区别、#喜人奇妙夜 三喜、#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小品等话题引起讨论。

500

这么热闹?

作为“喜人”的粉丝,Sir怎能不第一时间尝鲜——

喜人奇妙夜

500

一大波“喜人”出动。

观众代表。

有米未掌握了喜剧综艺的“神”,马东,和他的老哥们黄渤;有来看热闹的新面孔,秦昊、贾冰、高圆圆。

还有翻身把歌唱登上主持台的金靖、宋木子。

光是看到“宋木子~宋~宋~”,就忍不住笑出声。

500

至于选手阵容,20支喜人小队,他们多多少少硬控过大家的笑点——

500

喜剧人,齐活了。

好笑,是肯定的。

但怎么个好笑法,Sir想先从本期最高分《小品的世界》说起。

01

喜剧的力量

你有多久没在看小品时真心笑过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品”几乎等于“尬笑”的代名词。

没想到,到了《喜夜》第一期,就有人为小品“翻案”。

由玩漫才的吕严、整小品的何欢和搞话剧的邓帅组成的“量子力学”,以小品为game点,上演了一出《小品的世界》。

熟悉的故事走向——

满怀心事的孩儿(吕严 饰)、忙里忙外的孩儿妈(邓帅 饰)、不着四六的孩儿爸(何欢 饰),吵吵闹闹一家人。

亲子小碰撞,夫妻小争吵,日子过不了,说离咱就离。

500

然后呢?

更熟悉的——

一通电话响,全把误会解,双双把家还,翻出擀面杖,齐来包饺子。

500

这里你可以看到语言梗套路——

鸡同鸭讲般的话对不上话,装聋作哑式地转移话题。

500

防不胜防的网络口头禅——

这真的是泰!酷!辣!

500

四六八句打油诗轮番上阵,真真是扮演角色把戏唱。

500

要素过多……

这哪里是什么小品的世界,明明是小品的宇宙啊!

而这,正是《小品的世界》逗笑观众的第一番:搬演小品的常规模式,并通过“上帝视角”,让这些套路的桥段变得好笑。

举例来说。

掉凳儿。

作为小品界逗乐观众的法宝,早已被观众厌弃了。

而《小品的世界》则出奇制胜。

在下面这个场景里,镜头给到了孩儿他爸,然后根据套路,孩儿他爸大概率会表演一个“惊慌失措”的掉凳儿。

结果呢?

大概延迟了一秒之后,仿佛演员猝不及防忽然想起来似的,表演了一个极其好笑的掉凳儿。

500

由此,这些老套的套路便在观众心里出现了新的趣味。

可如果只停留在这一番,那还远远不够。

更加好玩的在于。

当有一天,小品世界里的人,觉醒过来了呢?

尤其这个人,还是吐槽役吕严。

被狠狠挠中了笑点。

看着爹妈抖完包袱,在那摆出定格pose。

500

孩儿吕严实在憋不住了:

等什么呢

谁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笑

谁会笑

哈哈哈哈哈哈反而笑倒台下一大片观众。

500

觉醒后的吕严,他的“猛火”还包括但不限于——

吐槽小品用网络梗这招,太烂了。

500

吐槽小品剧情推进的套路化。

上一秒,孩儿妈还疑心孩儿爸有外遇。

下一秒,电话响起,果不其然,正是“外遇”。

-男的女的

-妈剧情推到这

肯定得是女的

500

吐槽小品的结局走向永远合家欢大团圆包饺子。

咱家遇上天大的事

也能在十三分钟之内解决

回头一看

都是误会

500

一番又一番。

你以为看的是小品,结果是个漫才,爸妈是“怪人”,孩儿吕严是“直人”。

你以为只是个漫才,它又有“sketch”(素描喜剧)的味道,围着“小品世界里有人觉醒”这一个game点层层加码。

然而最终,你会发现,终究走不出小品的世界:这,就是个无限流小品。

春联永远贴在屋里,钟表永远指向18:00,冰箱里关着大象,反向回答着小品史上的经典难题:把大象关进冰箱里,总共分几步?

500

以及里面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小品”。

黄大锤,小锤四十,大锤八十,装修都离不开他,砸完这家砸那家,让他砸谁他砸谁。

500

500

△ 上图《小品的世界》,下图《装修》

顶天立地一保安,听说有人要砸墙,特地上来瞧一瞧。

500

500

△ 上图《小品的世界》,下图《吉祥三宝》

钟点工,接了个好活,上门陪人唠嗑,叮咚~叮咚~

500

500

△ 上图《小品的世界》,下图《钟点工》

更重要的是,当添加了“有人觉醒”这个设定,以为一切都要走向反套路的时候,一家三口依然沿着小品的惯性逻辑行事——

有了自主意识的吕严要砸开“电视墙”,也即打破隔着观众与演员的第四堵墙。

一开始,孩儿爸妈阻拦;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和大煽情后,孩儿爸妈支持;看着爸妈为自己改变,孩儿的想法动摇了:

妈,砸不开不砸了

而且我在家里已经很开心了

500

您细品,您说说,这是不是还很“小品”?

也正是这一番,让我们意识到,原来小品还能这么玩,在套路与反套路之间来回摇摆,然后给出观众新鲜感。

可是然后呢?

一击即中观众的内心,完美收官?

不。

最后一个镜头,在孩子心疼母亲,说“这可能只是我的幻想”时,孩儿他妈突然掀掉自己的头套,奋力地砸了下去。

500

她相信自己的孩子。

煽情?

或许。

毕竟谁看到这一幕,恐怕都得热泪盈眶。

无厘头?

也或许。

毕竟很可能许多不熟悉经典小品的,在看到头套掀掉的时候,也会哈哈大笑。

可是Sir却觉得。

这样的反转,更让整个作品的立意又深了一层。

孩子他妈为什么要掀开头套?她知不知道自己其实一直生活在“楚门的世界”?或许她是知晓的。

但因为身份,因为家庭,她只能忘记自己的疑问,安安心心地去做一个孩子他妈,以及丈夫的妻子?

于是这一掀。

掀出的是面对真实的勇气。

所以你看。

只要勇于打破、勇于创新,小品的喜剧力量,就还没有消亡。

而《小品的世界》正是“量子力学”献给小品、献给喜剧的一封情书:

我们形成的喜剧观、价值观

包括做喜剧的许多逻辑

其实都是因为这些

……

我们对于小品这个词的一个致敬

我们很爱这个东西

500

也正是因此。

在这个作品中,经典不过时,快乐无代沟,不同年龄段都能寻找到挠到自己胳肢窝的笑点。

而这。

也是《喜人奇妙夜》的一个缩影。

02

喜剧的共鸣

《小品的世界》毫无疑问地获得了第一期《喜人奇妙夜》的最高分。

但是否意味着。

其他的作品,在《小品》的光环下,就不值一提了呢?

Sir觉得恰恰相反。

看完第一期后,Sir发现,完整播出的这些作品,几乎都能精准地击中某一部分观众。

为什么?

或许,这也是《喜人奇妙夜》的优势所在,它不止是在笑点铺陈和结构精妙上下功夫。

它试图,建立起与观众的内心勾连。

举例来说。

大锁就提出了一个概念,“摄像头喜剧”。

什么意思?

其实就是“演我”的另一种说法——

我们从大家的生活中取材

然后演出来

投射到大家的生活里面去

500

于是你可以看到,在《熬人奇妙夜》这个节目中,他所关注的都是那些独自一人的时候,我们真实的所思所想——

深夜睡觉,真的能够沾上枕头就睡着吗?

不。

对于社畜来说,只有夜晚的时光才属于自己,既然这样,谁还会浪费这段自由的时光啊。

Let's 头脑风暴,启动!

嘿嘿想想怎么暴富~

——基金是翠绿的,存款是个位数的,工资是倒贴份子钱的,夜宵是点不起的,贫穷是使人自律的。

500

换个主题,想想牵挂的前任~

看不见她的笑,怎么睡得着啊呜呜呜,切小号、翻陈年评论、找到头像、点进去!

她还是那么美~

可是!这些照片是谁给她拍的!!!

越想越睡不着,越想越精神起来。

谁没有在深夜失眠的时候,脑电波自动开启怀念前任频道。

500

终于,夜深了,眼闭了,睡过去了。

叮铃铃~

闹钟,响了。

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一闭眼就闹钟响。

这,不就是大伙儿的生活吗?

500

如果说《熬人奇妙夜》只切中一部分喜欢熬夜的人群。

那么下一个节目。

《工作的她》,则是全方位地,把摄像头安插在我们周围。

这何止是她一个人的故事。

明明是你我他她的故事——

刚迈出学校,进入社会的我们,曾经多少都如此活力满满、满怀期待。

今天

我以公司为荣

明天

公司以我为傲

大小姐驾到

通通闪开

500

A few moments later……

打工人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这是奴才刚改的方案

劳烦佛爷啊

check check

500

工作,做不完;升职,不加薪;地铁,挤不上;共享单车,抢不过;裸辞,解决一切?

《工作的她》戳破这一层幻梦。

毕竟,钱花光了,还是得重回职场的。

500

所以你看。

在题材上,不论是打工人的心酸还是盖不住的“班味”,《喜人奇妙夜》都有意于与大众产生连接的诚意,才是人们对这档综艺满意的重要因素。

这样的节目在爆笑的外衣下,其实有着铁打不变的真实。

即便拿《回音山谷》来说。

一个“造梦”的故事——

打小一同长大的发小,一个留在老家,继承家业当个小卖部老板,一个去大城市,当上大律师,有了新世界。

渐行渐远?

是的,现实里的确如此。

500

然而到了作品里,他们还是希望,能留一个温暖一点的、美好一点的、现实里难得的结局。

于是猝不及防。

节目的最后,大律师还是忘不了发小,专门回老家探望,俩人还是长长久久的好朋友。

500

现实吗?

未必。

但因为整个事件营建在现实的基础上,所以哪怕是这样的“造梦”,也戳中了无数人内心。

毕竟在这个斑驳的世界里。

我们得允许,有人始终保留着内心最柔软的一块,而他,也必须得有一个好的结局。

所以啊。

戳破幻梦也好,营造幻梦也好,在《喜夜》的舞台上,总有那么一刻,它们会戳中你心里的一根弦。

有时候看得人乐不可支,有时候又一下子泪眼汪汪。

500

500

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能从喜剧中找到共鸣。

看到当下,看到生活。

更看到我们自己。

03

喜人的坚持

老实说,要做到这样,的确很难。

毕竟这个环境下,五六分喜剧就可以横扫票房榜,打着安全牌的小品,也受到更多话事人的青睐。

改变,似乎变成了口头说说,但谁也不敢真的去做的口号。

打破与重建?

万一,最后垮了呢?

于是。

在Sir看到《喜人奇妙夜》前导片中,几乎所有的喜人都“痛苦万分”,嚷嚷着要退赛的时候,会有更多的感触。

我们会觉得。

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

为什么?

因为对于“喜人”而言,踏入米未大门,就等于……

“坐牢”。

——欢迎来到“喜剧监狱”。

500

没有本子?硬写!

500

精神状态?疯了!

500

想逃的心,强烈!

赌上违约金都在所不辞。

但是30块钱真的不够赔啊……500

500

既然如此折磨,那为什么又心甘情愿地回来了?

还是因为,那颗放不下喜剧的心啊。

因为热爱。

所以不服输。

就像《小品的世界》里的何欢,参加过《一起来笑吧》《喜剧班的春天》《欢乐喜剧人》《喜剧总动员》等喜剧综艺。

上过春晚小品,还参演过《你好,李焕英》等喜剧电影。

经验丰富的喜剧人老前辈?

但他却觉得:

好久没有逗大家笑了

是因为你的东西

稍微有点落伍了

……

我不想喜剧把我抛弃了吧 

500

500

想跟上当下喜剧的节奏。

于是在《小品的世界》中出现了这么一句话:

如果我们真的是小品

那我想看看外面的观众

他们的眼里究竟是开心

还是尴尬

500

纯粹吐槽吗?

或许。

这是何欢等喜剧人发自内心的反省,是哪怕有这么多的头衔,也敢于打破虚幻,重拾初心的过程。

没错,喜剧人也会有职业瓶颈。

而且笑点也好,喜剧也好,向来都会随着大众生活节奏而变化,是普通人生活的最大公约数的脉搏。

如果喜剧和喜剧演员一直停留在原地打转,那怎么能把到脉象呢?

于是只能豁出去。

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跌倒、爬起,直至伤痕累累。

说到这里。

Sir想起了闫佩伦、张祐维的《断片山》。

这是一个跟自己“过不去”的故事。

因为他们二人在之前的闯关成绩都不太如意,但是没有放弃攀登喜剧大山,所以这次他们继续来闯关,想站在更高处看看。

于是故事暗含深意——

它表面上是爬山,其实是在说自己。

就这个“山”来说。

一个很明显的映照就是,在当下,能刺激观众大笑的新game点越来越难找,能承托自己千奇百怪想法的本子越来越难写,表演能提升的空间越来越窄了。

所以山的更高处,“空气”更稀薄。

一次一次上去。

却做着一次又一次的“无用功”。

放弃吗?

不。

哪怕反复折磨,他们依然想发起冲锋,把“旗子”插到“山头”上。

500

500

感人吗?

没错。

现场的确哭倒一大批人,人们想到这二人的经历,难免不为所动。

但在Sir看来。

《断片山》这个讲述两位登山者在缺氧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往上冲、插上旗子的故事,不仅仅是这两人在米未的心路写照,也是无数喜剧人的心路写照。

一次又一次,推倒又重来,就为了在喜剧大山上有一面属于自己的旗子。

所以每次都嚷嚷着“退赛”。

每次都咬紧牙关将自己“献祭”给喜剧,在“喜剧监狱”里痛并快乐着(也乐并痛苦着)。

这就是“喜人”。

他们的每一个作品,都是献给喜剧、献给观众、献给自己职业生涯的一封情书。

它让我们相信,喜剧力量可以一直奔涌向前。

令人笑是件难事。

但幸好,还有人在做这件事。

卖力(表演)

然后下面笑

然后我们就开心

500

ps,在腾讯视频播哦,别搞错了。500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