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研究称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已达可持续阈值水平

中国科学报

6月19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怡平等在《环境科学与生态技术》在线发表题为“65%

的覆盖率是黄土高原植被可持续建设的阈值”的论文。该论文首次提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的可持续阈值为53-65%。研究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逐步提高,目前已达65%。随着全球气候环境变化,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安全风险也将随之增加。

500

今日的宝塔山披绿装。

500

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市安塞区沿河湾区域植被景观。

500

黄土高原子午岭油松林。

500

黄土高原榆林市植被与农田景观。图片均为张行勇摄

论文作者基于现有数据分析了温度、降水、蒸发、湿度和风速的变化趋势,厘定了影响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的主导和限制因素;并采用数值模拟预测了低排放情景、中排放情景和高排放情景下2030年、2050年和2070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未来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存在阈值,不是多多益善,目前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已增加到阈值的上限;尤其是在黄土高原的东南部,如果进一步扩张则有破坏生态的风险。

基于上述研究,作者建议停止扩大植被面积、科学优化黄土高原植被结构等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提高黄河流域的生态可持续性。

论文审稿专家认为这一研究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科学推进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新的视角。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