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在“意淫”中国美学吗?

500

一百多年来,古老神秘的东方一直是西方人津津乐道的题材。

中国人的我们,其实也很好奇他们到底是怎样看待中式美学的。

作为一个美学账号,今天我们就借老电影,来给大家梳理一下“他者眼中的东方。”

01

西方理解,依然停于刻板印象?

上世纪西方拍摄了不少关于中国的电影。

当时的西方对亚洲人形象接受程度低,所有的角色都由白人饰演。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高鼻深目的老农民和金发碧眼的成吉思汗。

就……挺抽象的。

500

他们在电影中呈现出来的对于中国美学的理解,也很混乱。

服饰不考究,各个朝代的服饰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中:皇帝戴着护甲,妃子戴着京剧的头冠。

整体配色和谐,但是元素过多。有一种诡异冗杂的怪诞美,给人一种猎奇感。

总算明白了俄国人看到美国版的《叶卡捷琳娜》是什么感受了。

500

当时的西方对中国可谓是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过去的西方折服于中式美学的魅力,却又无法消除内心歧视的矛盾心理。

近年来以亚裔为背景的电影也是层出不穷,亚裔演员崭露头角,在电影中担任重要角色。

看上去以一种更加包容多元的态度理解中式审美,但无论是在演员的选择还是剧情的设置上,依旧是刻板印象。

500

为了讨好中国市场,但对于中式美学的理解依旧浮于表面。

《花木兰》中对于鹅黄妆的复原不够写实,以及电影中对于中国元素的胡乱搭配,都给人一种在麦当劳吃中餐的割裂感。

500

在《妈的多重宇宙》中就有观众认为里面关于东亚母女关系的刻画,但这也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政治正确罢了。

500

再到电影中的服化造型上,只会一昧的将一些大众所熟知的中国元素堆砌在一起,重点在于形式表达上,而非中式审美所着重的气韵。

500

如果说当下的西方对于中式审美的理解是秉承着开放多元的态度,那么在过去,他们又是如何理解中式审美的呢?

02

西方过去理解的中式,

看不懂但大为震撼?

当我们在观看那些西方导演拍摄中式美学的电影时,总感到有些怪异。

是他们对中式审美的理解过于杂糅,像大杂烩一样。

500

对于中国观众,可能会觉得这种美学风格跟我们熟悉的传统中国风格不太一样,和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美感也不同。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它里面还是有很多中国的元素。

根本原因在于,西方把中国的美学和远东地区的其他审美风格混合在一起了。

在航海时代,对于当时的西方人来说,他们并不能很好的区分出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文化审美。

所以将其统一概括为东方美学。

从他们的视角来说,除了中国文化这个主流文化外,日本、韩国、印度、中东等也都同属于东方美学的范畴中。

同时,受晚清极繁审美的影响,过去西方对于中式美学的理解是华丽颓靡的风格。

简单理解,就像是一个玩物丧志的富家子弟。

受到晚清这种华丽风格的影响,他们解释中式美学时也倾向于这种奢华但略显夸张的形式。

服饰变得非常华丽,造型越来越夸张。

但整体上却给人一种快要崩溃的、衰败的感觉,就像是一个表面很华丽但内心已经烂掉的果子。

500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我们可能会觉得某些东西过于追求形式,而缺少了那种特别的韵味。

在他们看来,中式审美就是这样的雍容华贵,不曾改变。

西方视角下对于中式美学的理解,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似乎总是存在一些偏颇,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03​

态度从向往转到不屑?

受马可波罗影响,西方人非常向往中国,但实际上是一种自身的想象。

西方最早对于中国的了解,来源于《马可波罗游记》。

作为人类史上西方人感知东方的第一部著作,它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

500

马可波罗画像

在书中,这里的人们有着丰富的物资和财富,人们生活的幸福安康。

但实际上,马可波罗到达中国后与他有所往来的都是当时的王公贵族,他并没有真正走进过底层人的生活中。

这也给了当时的欧洲人一种“中国人人是土豪,中国遍地是黄金”的错觉。

500

《中国市集》

对于中式美学的理解简单粗暴,依旧停留在十八世纪里的那些固有元素中。

500

西方人的心态也从原来的憧憬变为了蔑视,心态上的变化让西方不再以谦虚的态度看待中国艺术。

他们对中国美学的了解,还停留在很久以前乾隆时代的中国风。

500

尽管西方人对于中式美学的理解开始更加多元,但他们对中式美学的很多看法仍然很片面。

时至今日,西方审美经过时代变迁和文化演绎,开始推崇多元审美。

虽然中式美学被更多人看到了,但西方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欣赏它。

500

杜嘉班纳秀场上的舞龙表演

这种经验论也是他们一直以来依靠的惯性思维,无法以一种客观公正的心态来看待中式美学,正视当下的变化。

更有甚者假借多元审美的借口故意用刻板印象传播错误的中式美学。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