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距离“三分天下”还有多远?

近日,华为在开发者大会(HDC 2024)上正式推出HarmonyOS NEXT鸿蒙星河版的Beta版系统,其将正式开启开发者Beta测试,目标是在四季度走向普通消费者。

HarmonyOS NEXT也被称为“纯血鸿蒙”,因为这一操作系统将不再兼容安卓应用,而是专注支持鸿蒙内核原生应用,这也意味着“纯血鸿蒙”已经进入冲刺商用的最后阶段。

500

从去年8月华为发布HarmonyOS NEXT开发者预览版至今,鸿蒙生态一直在迎接更多头部应用的加入,随着华为5G手机的全面回归,鸿蒙手机的销量也势如破竹。

如今“纯血鸿蒙”终于来到了“独自美丽”的重要关头,一直被外界所担忧的生态问题能否如愿解决,离鸿蒙、安卓、IOS“三分天下”的格局,又还有多少距离?

“纯血鸿蒙”首超苹果IOS

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表示,“长期以来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都是由欧美主导,今天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时代到来,给了我们一个换道超车的机会。”

事实上,“纯血鸿蒙”也确实实现了“换道超车”。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鸿蒙系统以17%的市占率在中国反超IOS,成为仅次于安卓的第二大操作系统。而在全球市场,鸿蒙系统的市场份额也从2%增长到4%。

500

鸿蒙系统在市场份额上的“奋起直追”,主要还是得益于华为在硬件销售方面的爆发式增长。今年一季度,华为手机出货量达1170万台,同比大增70%,再次夺回中国市场第一的位置,市场占有率超17%。

而且,华为手机的增长趋势还在延续,业内人士预测2024年华为手机出货量有望升到6000万部,成为业内增长速度最快的手机品牌。

500

除了手机这一智能终端之外,华为在智能穿戴、智能汽车方面的销量也表现不俗。过去几年,鸿蒙智行先后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等多家车企合作推出智能汽车产品,在今年前五个月,鸿蒙智行交付量达到148098辆,位居新势力第一名。

除此以外,HarmonyOS NEXT系统底座为全栈自研,在技术上也有更多突破。比如在操作系统核心技术方面,华为终端BG软件部总裁龚体表示鸿蒙内核可以完整替代Linux内核,且比Linux内核更安全、更弹性、更流畅。

另外,HarmonyOS NEXT整机性能比鸿蒙4提升了30%,未来的目标是让整机性能每年再提升20%-30%。

对于用户来说,就不是因为需要使用华为智能终端,才被动接受鸿蒙系统,而是鸿蒙的确是一个更好用的操作系统,能够解决安卓和iOS的一些固有问题。

如今,鸿蒙操作系统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17%,跨过了华为内部划定的“16%”生死线,参考微软Windows phone、黑莓等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它们都倒在了“16%”这条生死线前,因此“纯血鸿蒙”也被视为真正越过了“分水岭”。

只不过,鸿蒙可能会在市场份额上再进一步,但从其诞生开始就一直被诟病的“生态问题”有没有被解决,才是其走下去的关键。

应用生态如何丰富?

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曾表示,2024年华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打造真正的鸿蒙原生应用生态”。去年,余承东宣布“鸿蒙原生应用全面启动”,到了今年,余承东则表示“鸿蒙原生应用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由此可见,华为在打造鸿蒙应用生态方面,已有了一定的成绩。据华尔街见闻报道,华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便组建了专门团队与应用厂商洽谈开发鸿蒙原生应用的合作。

据悉,鸿蒙生态设备数量已超9亿台,开发者数量达254万。目前已有5000多个应用启动了鸿蒙原生应用开发,1500多个应用完成上架。

据PConline统计,截至2023年8月1日,华为应用商店“HarmonyOS专区”只有91款应用。从鸿蒙应用的数量变化来看,其应用生态确实变得“枝繁叶茂”。

究其原因,便是华为深知要打造能够“三分天下”的操作系统,技术并非难题,生态才是根本,这在过去的行业发展史中已经得到了验证,为此华为制定了“三步走”的生态战略。

第一步,首先吸引200个头部App加入原生生态,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8月之前,被称为“必备应用”的微信、支付宝、抖音等,甚至都还没入驻鸿蒙生态。

第二步,则是在今年年中,完成覆盖5000个App的目标。据华为测算,5000个头部APP将能够填满多数用户99%的手机使用时间,只有完成这一目标,鸿蒙才算在移动操作系统中正式立住阵脚。

第三步,则是冲刺覆盖50万个原生应用的目标,满足长尾需求。目前来看,鸿蒙已经完成了前两个目标,支付宝、美团、小红书、B站等大型APP都已经相继加入了鸿蒙生态,微信方面也表示正在积极进行适配与技术沟通工作。

500

除此以外,鸿蒙还动用了“钞能力”,包括为内容创作者提供百亿流量规模和千万补贴扶持,激励更多内容创作者进行精品内容原创;投入百亿资金打造 “鸿飞计划”,包括从校园层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

在华为的积极推动之下,鸿蒙生态开始进入良性增长,但这也仅仅只是开始,要真正实现应用生态的繁荣,更大的挑战还会在后头。

比如目前鸿蒙开发者数量为254万,跟安卓和IOS还有近10倍的差距,一旦华为的“推动力”减弱,开发者还能否跟上步伐,主动参与到生态建设中,这或许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当应用生态发展到中后期,就不能只靠“有形的手”来调整,更需要依赖的是“无形”的市场规律。

开发者是最后底牌

因此,鸿蒙要进一步丰富应用生态,除了要在使用体验上有所突破之外,如何为开发者赋能也是一大关键。

对广大应用厂商来说,从安卓、IOS到加入原生鸿蒙应用的开发,无异于一场“大迁徙”,耗费的不只是时间和金钱,期间还有人员对接、数据迁移、协调沟通等庞大而复杂的工作。

因此,除了支持国产移动操作系统这一愿景之外,鸿蒙也确实需要拿出更多“真招”,来缓解“大迁徙”之后所带来的商业利益分配问题。

首先,华为表示鸿蒙将实现全设备统一生态,能够打通多设备、多场景。简单来说,鸿蒙将不再区分手机、平板、PC、电视、手表等不同设备,而是一个面向不同智能终端设备实现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

这跟苹果所秉持的理念不同,苹果一直坚持为不同种类的设备发布独立系统,认为这样才能更好实现硬件与软件的协同,提升用户体验。

两种技术方案孰优孰劣暂且不提,但从智能生态不断发展的背景来看,统一的操作系统对于“全家桶”用户来说会更友好。

比如目前许多视频、音乐应用,其使用场景都不只在智能手机中,还包括车机、智能穿戴、平台、A lot等,如果能够一键实现应用在所有设备上的更新,对厂商和用户来说,其效率确实能提高不少,也能真正实现全场景的智能互联。

近两年,“全家桶”生态也一直是各大厂商的研发重心,但在操作系统层面实现统一,鸿蒙确实走在了前面。

500

其次,此外,HarmonyOS NEXT首次将AI能力融入系统,基于盘古大模型5.0,带来AIGC图像生成、AIGC声音修复、AI图像识别等体验,也成为了外界观众的焦点。

在大模型时代的背景下,没有智能终端敢在人工智能革命中“缺席”。苹果在6月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将会把OpenAI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引入其设备,并将其新的Apple Intelligence技术集成到其应用程序套件中;谷歌也在去年明确会把生成式 AI 全面融入安卓。

但考虑到OpenAI突然对中国“断供”API,这意味着苹果、安卓都需要为其⼈⼯智能服务寻找本地合作伙伴,而华为在大模型方面一直有着领先优势,这一优势也有可能会延续到移动操作系统中。

因此,考虑到大模型能力+自研操作系统这两点的结合,华为鸿蒙反倒成为了手机行业中能够提供AI手机最优解的厂商,变相再度推动了华为手机等智能终端的销量。

但诚如前文所言,对华为来说,技术不是难题,生态才是关键,技术以及用户规模都只能帮助鸿蒙打开应用生态的“新世界”,但最终能够走得多远,还是离不开生态合作伙伴和中小开发者的支持。

总的来看,鸿蒙要组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支撑一个生态系统,走出一条与安卓、iOS截然不同的路,其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天时地利人和也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纯血鸿蒙”的具体表现,还需要用户来交出最终答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