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一代“星座”级护卫舰如何应对大国竞争?

作者:兰顺正

首发自:《现代兵器》内部版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2月27日报道称,目前正在建造中的“星座”级护卫舰是美国海军的多用途导弹护卫舰,其基于法国和意大利海军使用的欧洲多用途护卫舰(FREMM)的设计。“星座”级护卫舰计划于2026年服役,目前已有1艘在建,6艘在订。美国海军希望总共建造20艘“星座”级护卫舰。

瞄准大国竞争的“星座”级

为应对战略对手海上力量的发展,2007年美国海军发布《21世纪海上战略》,首次提出要准备遂行“遏制大国战争”;2017年,美国海军作战部发布《未来海军》白皮书,明确提出改变冷战结束后以干涉全球地区事务为宗旨的“由海向陆”战略,转而实施“制海与对陆”并重的战略,即保持强大的对陆作战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制海作战能力。

500

美军认为濒海战斗舰难以应对大国竞争

世纪之交发展的濒海战斗舰着眼于近海作战需求设计而成,综合作战能力弱,显得越来越难堪大任。美国国会研究部2014年的研究报告表示,在美国海军于2001年11月首次宣布濒海战斗舰项目后的几年里,应对中国海上军事现代化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要应对中国日益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就要购买具备反舰巡航导弹防御、反大型水面舰和反潜作战能力且能在远洋及近海水域作战的舰艇,而濒海战斗舰难以承担大部分任务。此外,濒海战斗舰的抗损毁能力较弱,该缺陷一直备受美国国防部作战试验与鉴定办公室的诟病,这一点在亚太地区对抗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无疑会被进一步放大。

因此,2014年2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正式将濒海战斗舰的采购数量削减至32艘,并要求选用综合作战能力更强的替代方案,即 FFG(X)未来护卫舰。

500

欧洲多用途护卫舰(FREMM)

2017年7月,美国海军在国防部的信息征询书中宣布了FFG(X)护卫舰项目。该项目是一个部署新型导弹护卫舰的计划。五家造船公司提交了新型护卫舰的设计方案。中标结果于2020年4月公布,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Fincantieri)凭借欧洲多用途护卫舰(FREMM)的改进型设计赢得了合同,该设计是与法国海军集团合作设计的,基于此设计的战舰现已在意大利,法国,摩洛哥和埃及海军投入使用。在马里内特海事公司中标后,该项目从FFG(X)改名为FFG-62,即以“星座”级护卫舰的首舰舷号命名。美国海军为FFG-62项目提出的预算建议表明,每艘“星座”级护卫舰的造价应在8.5亿至9.5亿美元之间。

务实成熟的“星座”级

根据招标书要求及美国海军披露的相关信息,“星座”级满载排水量超过6000吨,采用柴电燃联合动力装置,舰艇续航力3000海里/16节,最高航速不低于28节,舰员200名以内,船体需要达到A级防护指标,寿命至少25年,还要为定向能武器和主动电子对抗系统预留供电能力600千瓦。

500

“星座”级想象图

“星座”级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采用成熟设计与系统设备。美国海军发展近海战斗舰时,大量采用了三体船型、半滑行单体船型、任务包等新概念设计和新技术,但技术成熟度低、新技术比重过高导致该项目出现拖期、涨价、故障频发等问题。“星座”级护卫舰从竞标时就强调全面采用成熟设计和系统设备,计划 10 年内完成从正式招标到首舰服役的过程。

二是综合作战能力强。制海与对陆并重,提升综合作战能力是“星座”级护卫舰的核心追求。在防空能力方面,“星座”级护卫舰配备“宙斯盾”基线 10 作战系统、SPY-6(V)3 三面固定阵雷达,该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氮化镓半导体及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可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工作,对空探测能力与现役DDG51 IIA型驱逐舰装备的 SPY-1D(V) 雷达相当;配装32单元MK41垂直发射装置,可发射“标准”–2、“改进型海麻雀”防空导弹,防空能力突出。

500

海军打击导弹

在反舰能力方面,“星座”级护卫舰配备8~16 枚斜架发射的挪威“海军打击导弹”,该导弹的射程近200千米,突防能力强,性能远超当前DDG51 I/II型驱逐舰装备的“鱼叉”反舰导弹。在反潜能力方面,“星座”级)护卫舰选配 AN/SQS-62 可变深拖曳声呐、AN/SQQ-89F反潜作战系统或TB-37多功能拖曳声呐等反潜探测系统,结合搭载的1架MH-60R直升机和1 架MQ-8C无人直升机,可遂行大范围反潜作战。

据悉,每一艘“星座”级都将拥有一系列通信系统和数据链路,以便与其他海军舰只,空中的飞机和岸上部队交换信息。与所有海军的舰艇一样,这些护卫舰将使用CEC网络连接在一起,该网络是美国“海军综合火力控制 - 防空(NIFC-CA)”概念的一部分。

这也再次提供了额外的态势感知能力,以及快速交换目标信息的能力,这样这些护卫舰就可以在他们自己的传感器探测范围之外和敌方军队交战。这些舰只也可以向其他战舰或飞机提供相同类型的目标数据。

在后一种情况下,处以“雷达静音”模式的战斗机可以向敌人发射远程空对空导弹,同时隐藏自己的位置。这也将有助于缓解某些飞机上有限的“弹匣容量”问题,特别是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等隐身平台,它们不能在不牺牲其隐身能力的情况下再携带额外的外部挂载。

可以看出,从放弃 CG(X)巡洋舰、终止 DDG1000驱逐舰计划,转而扩大DDG51采购规模,到建造“星座”级,美国在新型主战舰的发展上放弃了一度追求大量应用新技术、打造卓越作战性能的发展思想,转为更加务实,更注重效费比和研制采办进度,回归传统发展思路。

同时,“星座”级虽然采用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的船体设计方案,但在美国境内建造,基本采用国产系统设备,一方面有利于保障该舰与海军其他舰艇的通用性,另一方面有助于维持舰船工业基础,特别是延续了21世纪以来护卫舰级以下舰艇在中小船厂建造的做法,既可避免大型船厂任务过于饱满、影响大型舰艇的建造进度,又有利于培育壮大舰船工业基础。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