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经济画大饼:穿越全球经济衰退牛熊

为中国经济画大饼:穿越全球经济衰退牛熊

为什么会有经济衰退的时期?

比如以美国经济为例,在美国梦时期依靠美国依靠科技的进步等等一系列因素是他们的经济大幅度增长,但是为什么后来会慢慢衰退呢?技术没有退步,劳动力也很大变化,工厂设备等等还都在也没经历战争等因素破坏掉,总之这些“实际”的东西都还在,那为什么会衰退呢?是因为资本主义或是说人类社会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吗?

岁月之书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1、一般来说,社会生产,是有资本积累的。

比如农业时代,种地。夫妻两人,男耕女织,生产出来的粮食、衣服,通常是大于两人消费需求的。

剩余的粮食、布匹怎么办?自己留一点,其它都卖钱了。

钱多了,做什么?一是投资,买地,买织布机。二是生育,增加劳动力,生男孩就种地,生女孩就织布。

如果没有战争、瘟疫、经济危机之类的,如果土地是无限供给,这夫妻两个,会无限扩张。

15年之后,夫妻二人生了5个孩子,二个女孩,三个男孩,一家七口。

30年之后,二个女孩出嫁,三个男孩结婚,三个男孩又各有一个孩子,一家11口人。

如此继续,投资买地、买织布机,一家十一口人,劳动、成长、生育。

2、一直到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极限,以中国的农业土地与育种技术,在明朝之前,中国的人口极限,大约是5000-6000万人之间。

一旦中国人口,达到5000万人左右,这即是盛世的顶峰,也是乱世的开端。

因为在这个人口规模之下,没有更多土地了,也没有更好的育种方式了,社会总生产能力,到了极限。

继续发展下去,经济危机出现了,瘟疫、战争出现了。

一场三国演义,一场安史之乱,把全国人口,消灭掉三分之二。乱世人不如太平狗,人心惶惶,思念安定。

于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3、明朝,由于育种技术的提高(农作物引进),可以把人口规模,提高到2亿人口。

清朝,由于育种技术的提高(农作物引进),可以把人口规模,提高到4亿人口。

于是,在我们整个1840-1949年的近代史上,梁启超这些文人墨客,老是反反复复强调,中国的四万万同胞!

4、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赶走了侵略者。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我们打败了美帝野心狼。

苏联老大哥犒赏我们抗美援朝的功劳,在1953-1957年,我们的第一个“一五计划”期间,援助中国工业建设,援助了我们156个大型工业项目。

这是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第一桶金。

新中国的烦恼,从农业社会的四万万同胞,变成了“四个现代化”的烦恼(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

5、除了四个现代化的烦恼,我们从1840年以来,一直还有一个“被动全球化”的烦恼。

世界已经全球化三百年了,我们只不过是从1840年开始,被动接受全球化。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一转眼从1949年,变到了2024年,弹指间七十五年过去了。

中国的人口,从4亿变成了14亿,我们进入到了工业化、城市化时代,四个现代化的烦恼,基本上解决了。

我们开始有了新的烦恼,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例,可能会是越来越低了,这也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1840年开始,我们“被动全球化”的烦恼,现在也不那么被动了,我们变得非常积极主动。

在很多国家眼里,中国已经变成了“列强竟是我自己”。但我们还是有烦恼,我们想做生意,我们想赚小钱钱,腐朽没落的美国帝国主义,给我们添乱添堵。

6、中国的经济,出现了两个循环,一个是经济全球外循环,一个是经济内循环。

无论是外循环,还是内循环,全球经济从来没有从2020-2022三年疫情中恢复。

经济衰退,成了我们的烦恼。美国添堵,成了我们的烦恼。

先说经济外循环的烦恼,主要是美国添堵。美国要构建“符合美国利益的全球产业链”,这是美国经济的外循环。

要说正常全球经济周期,我们的外循环是可以适应克服的。但中国美国两个经济外循环,相互竞争,不同步,会让全球治理,非常复杂。

比如:我们在越南、墨西哥建厂。这工厂建设的投资与就业,包括纳税,就必须分一杯羹。

短时间内,企业的母国意识,肯定会有,肯定很强。要是30年、50年过去,这些企业的母国意识,能不能保持住?

这些中国企业,在墨西哥、越南创造的剩余利润,会投资到哪些国家?会将主要纳税,缴纳给谁?还是直接想尽量避税?

这会让全球治理,非常复杂。

比如日本财阀案例,日本经济失去三十年,这些日本财阀,一直被日本政府补贴鼓励,这些日本财阀,有没有产生自己的独立利益?

这是经济外循环,全球治理,会非常复杂。这些企业挣了国外利润,有多少母国意识,会是一个难题。

7、我们的经济外循环烦恼,跟美国的经济外循环烦恼,其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至于美国的经济内循环,美国2020-2021年疫情期间,发行了一倍以上的基础货币。由此导致严重通货膨胀,由此导致美国“名义GDP经济起飞”。

美国现在不承认,自己经济增长速度慢,他们认为美国经济增速起飞,需要琢磨,速度怎么降下来,安全着陆。

其实,美国高科技公司、大公司纷纷裁员,美国增加的就业人口,大部分都是要求微薄的非法移民人口。

真实的美国经济增长,堪忧!

美联储联邦基准利率5.5%,企业贷款,基本挣不出利息。

美国倒是在努力点亮新科技树,已经把英伟达市值,吹泡沫成了全球市值最大公司。英伟达、微软、亚马逊,三个互联网企业,市值都超过三万亿美元。

中国2023年全年GDP,一共不到18万亿美元。三个美国互联网企业,市值大于中国2023年全年GDP总量的50%!

数字就是这么夸张,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是凝结在高科技产品里的知识产权。

当然,100%有泡沫价格在里面。没有办法,因为:

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要加油努力了!

8、一个国家经济,怎么才能从农业时代,进入到工业时代?

(1)积累的资本,需要投资工业化,需要购买设备,购买技术,学会方方面面的管理,点亮科技树。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是有国家卖给你设备、技术,二是时间需要持续20-30年以上。

(2)以阿根廷为例,阿根廷曾经无限接近“点亮了科技树”。

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后来,阿根廷左翼执政,要求大家高福利,整个国家,攒不下钱,积累不了资本,去搞工业化,去点亮科技树。

阿根廷右翼执政,取消高福利,卖掉国家的优质资产,都卖给了外国资本。

折腾来折腾去,左翼右翼走马灯,永远陷入拉美化。

(3)非洲国家怎么工业化?

大多数非洲国家,连农业社会,都没有进入。

点亮农业科技树,点亮工业科技树,需要外部国家支持。

(4)印度怎么工业化?

印度经济的发展阶段,大概率是“投资建设工业化”的爬坡三十年。

只要一直有人卖设备技术,给印度;只要印度投资工业化的资金链,没有断裂;印度20年之后,实现初步工业化、现代化,还是有可能的。

9、工业化、城市化都完成之后的烦恼:

(1)经济衰退周期

(2)科技树怎么一直领先?

我们再搞一个假设,全球81亿人口,只有一个国家,叫地球村。

全球市场自由竞争,地球村政府,基本不管。

就如同中国明朝之前,中国的土地与农业技术,最多容纳5600万人口一样。

一定的“能源矿产+制造技术”,也有一个市场容量的极限。(农业我们先不琢磨了,全球现有农业产量,足够150亿人口)

假设1999年的“能源矿产+制造技术”,能够达到的市场容量极限,是一共创造了大约30亿人口的就业。

这30亿人口的累积收入,就是消费品的市场极限。工业品已经到极限了,没有人继续投资工业品了。

地球村政府,只好拼命拉升技术。一是扩大“能源矿产”,二是迭代升级旧产品,三是发明创造新产品。

到了2020年,经过了地球村政府21年的努力,多多少少点亮了一些树梢梢(旁枝末节)的科技树。

到了2020年,全球市场容量的极限,真的到来了(假设而已,不要当真)。

然后,全球一共大大小小1亿家企业,开始激烈残酷竞争,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大约到了2050年,地球村最后,只剩下了500家企业,号称“黄金一代地球五百强”!

地球五百强,一共创造了大约20亿人口的就业。全球市场容量的极限,又缩小了50%。

企业是提高效率了,整个地球村,经济衰退周期,到来了。

10、怎么抑制经济衰退?

还是用上面虚构的案例:

(1)反垄断,抑制拆分地球村五百强。

现实地球200个国家,只会鼓励组建世界五百强,用来加强自己竞争力(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里子)。

(2)发展探矿技术,扩展能源矿产绝对数量。

比如:人造太阳技术。

(3)点亮新的科技树,研发新的人类必需品。

(4)鼓励发展小企业,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以及科技创新。

11、如果映射一点中国的话:

(1)欧美日的一些技术,我们怎么搞到手?然后消化掉,超越掉,保持领先。

(2)一些明显比中国落后的国家,我们明显知道,应该如何发展(农业化、工业化、城市化),我们帮不帮他们?

帮他们的话,我们自己的核心利益在哪里?

国际布局与国内利益,如何平衡?

(3)中国完整的工业链体系,是14亿人口创造的。

在擅长的领导眼里,人人都是可以利用的人才。

在不擅长的领导眼里,人人都是盛世的牛马,乱世的炮灰。

中国的人力资源,怎么利用?

多少人口数量,能够保持我们全球最完整工业链?

全球人口,将来发展到150亿,中国人口5亿、7亿,我们接受不接受?

5-7亿人口规模,能不能保持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12、中国所谓的经济衰退,我都懒得关心。

财政收入不容乐观,倒是真的。

我在这里出谋划策,结果天天被迫琢磨,自己到底去医院?还是去派出所?

恶心的我,不要不要的。

至于发债发币,美国、日本、欧洲都是案例,有经验,有教训,不用分析。

13、结尾: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