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站名的英文翻译是为了让老外能听懂还是更不懂?

      

500

        以前,常坐北京地铁,听到中英文报站名很不是滋味,我就在想假如我是老外,我肯定搞不清楚英文站名是什么意思,因为翻译得太随意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归纳了一下,一共有下列三种类型的翻译方法:

     1.音译:例如,太阳宫站(TAIYANGGONG STATION),北宫门站(BEIGONGMEN STATION)等等。

        2.意译:例如,农业展览馆站(AGROCULTURAL EXHIBITION CENTER),北京大学东门(THE EAST GATE OF PEKING UNIVERSITY)等等。

        3.音译和意译结合的:例如,圆明园站(YUANMINGYUAN PARK),奥林匹克公园站(OLYMPIC GREEN)等等。

       所以,在老外看来有的站名一听就懂是什么意思,有的只知道发音别的就一概不知了。

       北京为了迎接冬奥会,修改了一批路牌,主要是统一了英文路牌的翻译标准,将许多原来意译的路牌名字,直接改成了汉语拼音,比如说英文的“Station”,就直接改成了汉语拼音的“ZHAN”,这种改法让老外更找不找北了。

         有人认为:“汉语拼音虽然也是拉丁字母,但是毕竟早已经成为了现代汉语的组成部分,谁上小学识字的时候没有学过汉语拼音呢?包括我们现在大多数的中国人用电脑打字用的还是拼音输入法,我觉得这完全没有毛病,老外到了中国就应该入乡随俗,不认识汉字,你们不会学吗?”

        翻译是个技术活,也是有一定的规则的,不能乱翻。尤其是有些中国字还没有被世界广泛认可的情况下是不能直接使用的。比如说功夫(Kunfu),豆腐(Doufu),甚至中国大妈(Chinese dama)都可以直接使用,但”站“(Zhang)是不行的,因为还没有被普遍认可,有些大学的校名也是这个问题。

         比如说中央民族大学,一开始叫: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ionalities 又有国籍 的意思,显然不合适。网上有人解释说:因为民族这个词是民国时期直接从日文引进来的。在英语中Nationality一般多指国籍,因为西方社会大多数都是民族国家制,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民族,或者是在政治上不承认民族,用公民代替民族以减少差异减少分歧。解放后,国家为模仿苏联的民族政策,根据斯大林对民族的四个共同进行了民族识别,在中国原本的五个民族之外又识别出了五十一个民族。而民族政策又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挂钩,享受很多政治权利。慢慢地被从日文中借用过来的“民族”已经无法说明当今具有政治权利的中国式民族,因此不能对应Nationality所以改成了Minzu直接翻译,表政治义。就如同中国人民大学英文为“Renmin University”,在此处的人民也是有特指的政治含义。

        问题是,当这个英文名字说给老外听时,他还是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大学,只有进一步用ethinc groups来解释民族的含义,才能最后搞明白这是一个各个民族都有的民族大学。但是,ethnic groups又可以翻译成族群,而族群和中国的民族又不完全是一个意思。尽管它的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已经翻译成:National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但它所属的6所大学都用Minzu做英文校名。

         来自中文汉语拼音的Renmin和Minzu在英语中都不是代表中国特定语言的特指名词,比如,Kungfu,Tea and etc.,所以,我相信在对外交往中一定还要借助其他单词来解释Renmin 和Minzu,这确实有点多此一举。我国官方媒体,特别是《中国日报》在谈到民族时,多用ethnic or ethnic groups,外交部翻译司也认为英文的ethnic groups 和中文民族不是完全对应,但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暂时借用。

        再回到北京地铁站名的翻译上最近还是有一定改进的。

        为适应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新形势,提高北京市地铁站名英文译写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回应社会各界关切,近日,北京市外办会同交通系统相关单位,依据《地名管理条例》《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16159)和《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GB/T30240)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结合近些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外专家、新闻媒体和热心市民对我市地铁站名英文译法的意见建议,组织外语翻译、汉语拼音、导向标识、地名管理等领域的中外权威专家反复论证,确定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站名英文译法”,在2020底发布的新版轨道交通线网图中率先应用,并逐步扩展至地铁全路网系统。

         新版译法总的译写原则是:依法合规,简单明了;兼顾地理信息和人文内涵;体现标识对外服务功能。按照该原则,地铁站名使用汉语拼音的,应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及《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每个拼写单位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按照汉语拼音规则间隔。如“蒲黄榆”写为“Puhuangyu”,“宣武门”写为“Xuanwu Men”。以名胜古迹、纪念地等命名,或有约定俗成、长期沿用且中外普遍接受的英文名称的站名,继续使用英文译写。如“颐和园”译为“Summer Palace”, “国家图书馆”译为“National Library”。站名以“东、西、南、北”等方位词结尾的,方位信息统一用英文缩写标注解释。如“角门西”写为“Jiaomen Xi (W)”,“北海北”写为“Beihai Bei (N)”。

         新版译法更加符合通用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提高了北京市地铁站名英文译写的规范化水平,为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由于外语标识的更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受标牌制作、更新周期、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影响,一定时期内可能出现同一站名译写不同的情况。市交通委将协调相关单位根据新版译法,结合地铁系统升级改造与标牌更新,逐步替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