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瑞士和平峰会更幽默的峰会了

瑞士和平峰会在开之前,敲锣打鼓的非常热闹,外媒各式各样的言之灼灼,国内不少亲美的人大肆宣传“新的雅尔塔会议”,中国压根没去,俄罗斯不让去,再看剩下几个重要的国家:

美国,拜登没去,去了副总统哈里斯,呆三个小时就走了。

澳大利亚,总理没去,外交部长也没去,去了残障保险计划部部长。

新西兰,派了警察部部长。

巴西,总统没去,外交部长没去,去的是驻瑞士大使,算是走了过场

南非,总统没去,外交部长没去,去的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印尼,去了驻瑞士大使,走过场。

韩国,去了国务协调室长,这个让人挺意外的,因为岸田文雄去了,从理论上来说,尹锡悦应该去,但是没去。

最幽默的当属印度,去的居然是驻俄罗斯大使,去瑞士和平峰会派了驻俄罗斯大使,这是准备对俄罗斯通风报信么?

被印度秀了一脸。

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表现的尤其不正常,欧盟国家翘首以盼拜登演讲,美国都往乌克兰撒了那么多钱了,拜登来一下又怎么了?连个面子都不肯赏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属于五眼联盟,派什么残联的,什么警察部长去。

峰会一共邀请了160多个国家,实际参会只有92个,也就是说差不多有70个国家没有来,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米莱是最后1,2天才决定参加。

沙特最为有趣,沙特本来是懒得去的,泽连斯基临近开会的时候亲自到沙特见了小萨勒曼,小萨勒曼终于派了外交大臣去,自己也没去。

联合公报写的很软,大致是:表示联合国宪章及尊重乌克兰领土完整及主权,能够并将会成为乌克兰实现全面、公正和持久和平的基础。联合宣言又提到,实现和平需要各方的参与和对话,又指在战争中任何威胁或使用核武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粮食安全绝不能被武器化。

都没提俄罗斯。

这么软的一个宣言里面,亚美尼亚、巴林、巴西、梵蒂冈、印度、印尼、利比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瑞士、泰国、阿联酋并没有参与联署。

伊拉克本来已经签了,回去想想不对,又去撤销了签署。

这峰会在瑞士开的,瑞士自己都不签,可别拿他的中立国身份说事,它之前是制裁过俄罗斯的。

之前瑞士和平峰会被吹嘘为“新时代的雅尔塔”,你见过这么拉胯的雅尔塔?

如果想针对俄罗斯,那北约峰会玩玩就得了。

如果想尽量找更多的国家,联合国难道不能开会吗?

整这个峰会的意思很明确,是希望全球南方国家能站在西方这一边,很显然,和俄乌战争同时发生的还有以色列在中东的狂轰滥炸,南方国家心里有数。

既然之前吹嘘成“新世纪的雅尔塔会议”,雅尔塔有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可是这次中美俄三国首脑都没来,那瑞士和平峰会的三巨头是谁?

难不成是泽连斯基,冯德莱恩和米莱?

我们欧洲人还要和俄罗斯人做生意呢!

就在昨天,《金融时报》报了一条消息:

500

尽管一些欧盟国家推动对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实施制裁,但欧洲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普遍增加。

俄罗斯在 2022 年年中停止通过连接其与西北欧的管道输送天然气,但继续通过乌克兰和土耳其的管道提供供应。

5月份的流量受到一次性因素的影响,包括美国一家主要液化天然气出口设施的停运,而俄罗斯在6月计划维护之前通过土耳其输送了更多天然气。欧洲对天然气的需求也仍然相对疲软,每年这个时候的储存水平接近历史高位。

FT

我瞎了。

都2024年了,北溪管道都炸了,还是离不开俄罗斯天然气。

离不开就算了,天然气居然还是从土耳其这个北约国家出去的。

从土耳其出去就算了,居然还有从乌克兰出去的,即便是明年到期,说不定明年都停战了。

俄乌不是在打仗么?闹球甚啊,现在还没断?

我看欧洲的能源会有大问题,而且在2025年能源可能会出大问题,各位看戏吃瓜的也好,投资的也要,要密切注意未来的能源走向。

目前的世界能源体系已经有点支离破碎,就在今天,《金融时报》又发了一个消息:

500

现在美国的汽油价格已经不算贵了,也就7块钱1升,但是美国是产油国,常年都是低油价,又临近大选,不排除拜登是想利用释放战略石油的方式搏一把。

问题是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已经不多,新冠疫情后,由于能源价格飙升,拜登已经释放了一波战略石油,目前已经是40年的最低点,且在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以后并没有进行补库

如图:

500

如果这时候仅仅是因为选举-------拜登目前的选情不乐观,外加上通货膨胀一直没有真正压下来,民主党也很急,如果这时候想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强行压物价,可能会有很多问题。

举个例子,这几年美国维持高息耗费了美国很大的国力,降息迟早会来,如果延续到2025年,那么美国未来两年的利息支出会是天文数字,目前市场预估是今年最少得降息一次。

而降息势必带动石油价格上涨。

而如果美国此时战略石油储备又被释放的差不多了,等于美国已经没有任何后手来控制石油价格。

这样第一个倒霉的还不是美国,而是欧洲,因为目前维系欧洲能源的就是美国,美国虽然缺油缺气,但是目前美国油气产量很高,自保还是无忧的,但是欧盟就不见得了,第一件事就是断欧盟的油气。

欧盟既丧失了俄罗斯的油气,如果美国减少甚至停止对欧盟输送油气,欧盟从哪去找能源?目前欧盟右翼势力已经大增,这次大选右翼占尽上风,搞不好风向变了也说不定。

这也是最近为什么阿塞拜疆出了诡异的消息,根据阿塞拜疆高级官员的说法,欧盟已要求阿塞拜疆就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境达成协议,因为乌克兰关于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过渡协议将于今年12月到期,仍然保持每年约15亿立方米的供应。

前几年由于俄乌战争,导致欧洲能源价格激增,在欧洲慌手慌脚的到处搜刮能源后,好不容易平移了价格,去年欧洲冬季供暖结束后依然保持了创纪录的天然气,价格压的很低,缓了一口气。

但是就在过去的三个月,欧洲天然气价格又飙升了40%。

过去三个月本身不是天然气的供应旺季,那为什么天然气价格涨这么多?简单,今年天然气特别热,南亚创下了创纪录的高温,印度动不动到50度,东南亚最近也不凉快,亚洲加大了进口天然气。

目前欧盟的天然气存储为72.3%,要在11月之前完成补库。

欧盟的能源还是很危险的。

南方国家为啥对俄乌战争是那个态度?

你会发现除了北约的那一圈国家外,不光是中国,其他南方国家对于俄乌战争非常的冷淡,从理论上说,美国+欧盟+日本,这在世界经济上已经很有影响力了,倒退20年,谁敢不听?

原因很简单,一个是西方整个力量下降了,一个是西方长期玩双标,玩的大家都门清。

500

第二个就很简单了,以色列在中东不干人事,已经到了美国国内都汹涌的地步,而且最近还把内塔尼亚胡的内阁打散了。

就在今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经解散。

昨天以色列军方还在宣布“在加沙南部实行“战术暂停”,以方便援助物资的运送。”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次以色列军方的行动没有经过内塔尼亚胡的批准。

以色列军方的行动居然能不经过以色列政府的批准你敢信?

直接导致了内塔尼亚胡谴责国防部长加兰特。

都这样了,那内阁不解散还等啥?

实际上前国防部长甘茨退出战时内阁后,以色列政府基本上就已经失去了对军队掌控,外加上以色列士兵一个月就那点工资-----你拼什么命啊?

就这样的以色列,说不好听的,除了能拿捏美国政客,还能有啥?武装到牙齿的以色列大兵,打一帮到处玩地道战的拖鞋军,能把自己的内阁打垮台,我也算见识了。

当然,这不意味着就停战了,还得看下一步。

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得不到,

适用于俄乌战争,也适用于以色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