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估值超500亿到破产清算,一只独角兽没了

500

来源|新品略财经

作者|吴文武

超级独角兽柔宇科技从巅峰到快速衰败,如今破产清算,何以至此?

01 柔宇破产清算

倒下的独角兽不少,但这家独角兽倒下却格外引人关注。

今年6月9日晚,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发朋友圈称,她在某闭门会议上的发言中,为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发声,并透露了一个引人瞩目的细节,在柔宇科技初创时期,华为曾有意投资这家公司,并计划让柔宇专门为华为供应柔性屏,然而:柔宇科技方面拒绝了华为的投资。

现在只要能和华为扯上关系,必是热点话题,然而没想到,事情很快却迎来了大反转,华为在一天之后就公开发声辟谣称,华为并没有此投资计划,也未提出过投资要求。

刘姝威上一次发文力挺柔宇科技是在2022年4月,当时刘姝威公开发文呼吁“拯救柔宇”,称柔宇科技已经出现资金短缺,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科技解决资金问题,帮助柔宇科技引进战略投资者。

刘姝威两次公开发声力挺的柔宇科技,来头不小,是一家昔日估值曾超过500亿的超级独角兽,而如今却进入了破产清算程序。

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6月6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该法院已于2024年5月15日裁定受理柔宇科技破产清算一案,并指定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为柔宇科技管理人。

有意思的是,柔宇科技还在今年5月8日发布了关于历史若干不实言论的澄清声明,其中包括“上市只为圈钱”“追求高估值”“不上市就躺平主动破产”等言论。

从柔宇科技进入破产清算案受理走向来看,不管是刘姝威的发言力挺,还是柔宇科技自己发的声明,都显得那么无力和无奈。

《新品略财经》一直关注这家深圳本土科技公司,从最开始了解这家公司,到高光时刻,再到后来快速衰败,柔宇科技从巅峰到进入破产的一路,仿佛这一切只是一闪而过,犹如刚刚发生过一样。

柔宇曾是深圳的一张科技名片,在深圳机场还曾有一个柔宇柔性屏搭建的“柔宇树”展品,被外界誉为深圳的未来之星,然而现在却消失在了深圳机场。

自从柔宇出现资金链问题之后,但凡一有柔宇的消息,都会引发市场关注,如今柔宇要破产清算了,已经进入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尾声。

那么,柔宇科技这家曾傲视群雄,头顶光环,全球瞩目的超级独角兽,是如何用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商业启示录?

02 超级独角兽的巅峰衰败往事

《新品略财经》记得大概是在八年前,当时做一次智能头显设备的市场调查时,第一次关注到柔宇这家公司。

当时柔宇科技给《新品略财经》的第一印象是技术前瞻,科技感满满,企业品牌宣传做得非常棒,一家友商曾对柔宇的评价是:高大上、财大气粗。

柔宇自诞生就自带光环!首先要从其创始人刘自鸿说起,当年17岁的刘自鸿,以江西抚州理科高考状元考进清华大学,21岁就获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23岁获硕士学位,26岁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妥妥的是一名学霸。

刘自鸿被外界称为技术天才,他在2012年创立柔宇科技,柔宇科技在技术上很给力,在2014年7月,柔宇官宣创造了打破世界纪录的新型超薄彩色柔性屏幕,其厚度仅有0.01毫米,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柔宇科技刷屏全球科技圈。

柔宇作为一只超级独角兽,曾是全球资本的宠儿。柔宇科技一共完成了13轮融资,总计98.5亿元,吸引了包括IDG资本、深创投、深圳市投资引导基金、鲲鹏资本、保利资本、中信资本等二十多家投资机构。

2018年,柔宇官宣投资约110亿在深圳建设了全球首条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柔宇的高光时刻是在2019年的MWC上,柔宇的柔性屏手机上市,引发全球关注,当时三星都还没有发布自己的折叠屏手机。

《新品略财经》记得一次在世界深商大会上,刘自鸿带着柔宇柔性屏手机发表主题演讲,还做了现场展示,风光无限。

2019年,有市场消息传出柔宇科技要赴美上市,不过最终未能如愿。2020年,柔宇完成上市辅导工作后,正式冲刺科创板,柔宇在招股书中披露发行后的估值将达到577亿。

2020年,随着柔宇科技的估值一再高涨,刘自鸿当年以145亿元的身家登上了《胡润百富榜》,排名第376位。

不过到了2021年2月,柔宇科技却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当时柔宇在招股书的申报稿中表示,拟募资144.34亿元,用于柔性前瞻技术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等,其中补充流动资金需求达72亿元,这说明当时的柔宇科技已经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柔宇科技招股书显示,三年半时间,柔宇科技亏掉了31.95亿元。

2022年,各种负面消息缠身的柔宇科技估值暴跌,刘自鸿也消失在了当年的《胡润百富榜》。

后来,柔宇应引以为傲的柔性屏手机并没有成功,就连华强北的商贩都嫌弃柔宇手机。

柔宇的资金链越来越紧张,负面消息缠身,欠薪、工厂停工,直至如今破产清算,一家曾估值超500亿的超级独角兽就这样倒下了。

真格基金的徐小平曾在柔宇和格灵深瞳之间,投资了后者,如今来看,徐小平心里肯定偷着乐。

03 柔宇破产启示录

那么,柔宇破产又留给了我们哪些值得深思和反思的商业启示录。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柔宇从巅峰到破产清算,无论在柔宇的产品研发,到创始人背景,以及给资本市场等方面留下了多条商业启示录,值得深思和反思。

启示一:前瞻的技术,从实验室走向量产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贴近市场实际。

从创始人,到技术创新到柔性屏率先亮相,柔宇在技术层面绝对是值得点赞的,当时也的确走在了世界前列,甚至还曾叫板三星。

然而,前瞻技术走向量产需要一个过程,而柔宇所在的行业领域,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输入、技术不停持续更新,更重要的是要有市场路径,要走向量产。

虽然柔宇发布了柔性屏手机,的确也展示出了惊人的表现,这一点《新品略财经》在上述世界深商大会的会场上看过刘自鸿的现场展示和演讲,但很可惜,柔宇手机并没有如愿成功。

柔宇建厂了,但没有量产,甚至还引发了一众质疑声,柔宇也并没有像三星一样,给企业供应产品,做供应商,柔宇错过了太多,创新科技企业也需要贴近市场实际:科研也要服务现实产业。

启示二:科技初创企业的创始人是核心,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但并非万能人。

刘自鸿是柔宇的创始人,也是柔宇的代言人,顶尖学霸、名校光环,也带领柔宇团队研发出了柔性屏。一位柔宇的前员工对《证券时报》表示,柔宇技术确实很牛,创始人背景无可挑剔。

但这位前员工说,柔宇陷入困境,跟刘自鸿的个人情怀和管理短板有很大关系,刘自鸿提出的目标过于高远,让柔宇的路越走越窄,老板的目标太宏大,想创造柔性星球的拓荒者,这太理想化了,这对一家创业公司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刘自鸿是一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但不擅长企业管理。多家媒体报道过,柔宇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内耗内卷严重,办事效率低下,事无巨细,都需要刘自鸿审批,外界不敢想象。

科研是刘自鸿的强项,但落实到量产、企业生产制造、企业经营、商务发展等方面,就不是刘自鸿的优势了,刘自鸿从一开始就需要多名有不同优势的合伙人。

启示三:超级独角兽也是“吸金兽”,投资机构被上了一课。

柔宇曾估值超500亿元,成立8年时间更是完成13轮融资,总融资金额将近百亿,背后更是站着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和两家深圳本土投资机构。

当年那个各种光环加身的柔宇科技,怎么看都会成功,可就是没想到如今柔宇却走向了破产清算。

这些投资机构都真金白银的投了,如今柔宇破产就意味着这些资金打水漂了,这对整个风投行业来说也是值得思考的。正如深圳本地新媒体《深圳客》发表的观点:柔宇破产,一个难得的深圳失败样本。

最近几年,国内的创投风向变了,投资逻辑也变了,早年间的科技红利,只要投资了一家独角兽,一般不会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说实话,《新品略财经》一直关注柔宇的发展,从高光时刻到破产清算,这样的路径很令人意外和惊讶,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柔宇给市场留下的多条商业启示录永远不会过时。

时至今日,外界对柔宇的评价有很多,有人说其是骗子,有人希望柔宇能东山再起,破产清算之后的柔宇是会消失,还是重振旗鼓,未来只有时间才能给我们答案。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