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艺,多来点这种顶级互撕吧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今年最会搞事的综艺来了。

点开看了两集,Sir快笑拥过去。

当“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余秀华,遇上“女人要iPhone手机安分守己”的完颜慧德。

你敢想?

什么?

你说你不认识三梦老师……哦不,杨幂老师……

500

哦不,完颜慧德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北大心理学系,感悟心理学头号博主(目前世界范围内仅她一个人是这个流派),日常工作就是在直播间做心理咨询科普普通话。

500

爆过的梗包括但不限于:

“本来我们说的是安分守己,怎么又说到iPhone和华为了。”

“这个是一个lonely的问题。”

“dou书的女人最美丽,dou书的女人最优秀。”

500

500

500

节目里,她的普通话也一度让余秀华崩溃:

古宫是什么?

古宫啊,古乡的古~

500

500

△ 来源:抖音节目《我爱我,很棒》

至于余秀华,她的诗你应该也读过吧。

但她最烦的,就是遇到没文化的人让她即兴赋诗一首,认为这是对诗歌的无知,对诗人的侮辱。

结果,对此毫无概念的完颜慧德就这么贴脸开大——

余秀华,一脸吃到苍蝇的表情哈哈哈哈哈。

我们余老师这个诗歌特别优美

来 即兴作一首诗给大家

500

后来。

完颜老师还发表了读后感——

感觉余秀华的诗特别的青春

特别的优美

好像就把人带到了一种大自然的情境中

确定吗?

要知道,余秀华的每句诗,在完颜慧德眼里,都可能构成一个lonely的问题。

余秀华说,不喝酒睡不着,每天保留节目就是喝酒。

一贯提倡养生和正能量的完颜听不惯了。

碍于礼貌,没说什么。

但见她脸色都变了,余秀华反而嗨了:

你不喝吗?那你怎么当心理咨询呢?

完颜老师如坐针毡,但根本想不到怎么回应。

500

余秀华和完颜慧德年纪相当。

但看她俩相处,感觉好像是,青春期反骨女儿和她要面子老妈的日常。

500

余秀华穿着裙子还翘二郎腿。

完颜老师立刻提醒:

哎呀,女人死了也不能这么坐的呀。

500

来到北大。

完颜想和余秀华手牵手,提议来一段雨中漫步。

余秀华把白眼翻到天上——

漫个屁,又不是和男朋友。

500

不过,最让余秀华想不通的,还是她们的北大之旅。

热知识:

完颜自称北大心理学毕业,比起口音和三观,学历是她更惹人非议的部分。

这次来北京,完颜突发奇想要去北大见导师。

但余秀华却像皇帝新衣里的小孩。

情商极低地戳穿了完颜的小心思——

我觉得你没必要来北大,你就晒毕业证就可以了。

500

是余秀华太冷漠,无法共情完颜?

恰恰相反。

是这个生命力极强,我行我素的女人,努力让完颜慧德活得自在一点。

镜头前,完颜的自证,多少有点此地无银。

比如长途跋涉来到北大的心理学大楼,但问遍了学生和保安,硬是找不到她想要找的张导师。

余秀华劝她线上摇人。

结果,还真摇到了——

只不过摇到的人姓李。而完颜又说,诶,这位李老师也教过我!

拨通电话后,完颜自我介绍上过李老师的课,想约他在北大见面。结果对方表现得非常客气,却以出差为由推辞,谈话也匆匆结束。

在找导师的过程中。

余秀华一直吐槽:

如果真的想见导师,怎么不提前约好呢?如果关系没这么好,又何必见面呢?

大多时候,完颜都不会回应余秀华这些低情商问题。

但Sir觉得,余秀华也并非要捣乱。

她只是跟观众一样清醒——

来北大找导师,只是像《立春》的王彩玲般,自己感动,却是给他人徒增笑话。

但完颜慧德自己,会不会也理解这一切呢?

今年年初,抖音出了关于她的纪录片。

在她的叙述里,刚开始直播间被捣乱的时候,她会气得把手机给扔了。

但现在,她好像已经明白了——

这些年轻人,就是在现实世界中,被老师、领导、长辈指点惯了,就想来她的直播间撒撒气。

完颜慧德偶尔会撕开伤口,流露出一点残忍的真实。

比如爸爸早死,被妈妈抛弃,她从小就孤独、盲目、贫穷地长大。

500

△ 完颜慧德老家,甘肃泾县农村

但更多时候,她还是选择相信——

这个世界是积极的,美好的,正能量的。

哪怕她苦恼于网暴,依然可以一秒把话题转向鸡汤:

很多人在我这个直播间感受到了治愈,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

完颜或许想不通。

为什么会有余秀华这样欲望不遮掩,情商又这么低的女人。

正如她不理解,自己出生于重男轻女的小农村,一路笨拙地打拼、学习,一边用积极心理学疗愈网友……却好像总没有人当真。

500

快到六十岁了,她没偷没抢,住的是廉租房,最贵的衣服才600块,九岁起就自己做饭,而且是“熟了,但一定不好吃”的饭。

在这个黑色的世界里,她勤勤恳恳,磕磕碰碰,却总是能惹来满嘴胡诌、想嘲讽她的年轻人。

她虽然搞不懂,但也深刻明白——

这些阴阳怪气的年轻人,也是可以变现的流量密码。

拍节目前,她说她最恐惧的,大概就是走在街上被认出来,年轻人用唯恐天下不乱的架势和她合照。

但当她走在北大,一个同学要求合照,她还是答应了。

怎么说呢,那毕竟是北大的同学嘛。

余秀华吐槽,完颜慧德诗活在套子里的人。

500

这个套子,来自被集体主义、主流话语修正过的价值观——

跟女人就要安分守己一脉相承,完颜相信在镜头前,就是要表达岁月静好、拼搏顽强。

余秀华字里行间的性暗示。

完颜真的看不懂吗?

她只是像我们的父母一样,看到电视机出现亲密戏的时候,心虚地自动过滤了。

完颜慧德不理解,为什么露骨的东西也能叫做“诗歌”,但既然节目组安排了她和余秀华搭档,年轻人又那么喜欢余秀华,那她就会努力适应、了解、甚至迎合。

完颜慧德是一个大半生没机会、没条件活出自己的底层女人,也代表了一个阶层固化的大环境下,一个努力靠近美好,却害怕出错、极度自卑、“清澈又愚蠢”的群体。

她的教育水平,认知三观,都注定了她不管一本正经,还是胡说八道,都只会成为年轻人审丑的电子榨菜。

就像余秀华在微博吐槽——

当她在北大食堂多点了一盘菜,完颜慧德竟然吟起诗来: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可能诗也没念对。

但那颗教化他人的心,却时时满到外溢。

500

仔细想想,这不就是……

我们的父母吗?

或许,完颜慧德和余秀华最根本的差别,不在于一个虚假,一个真实。

她们都是有创伤的人。

区别在于,完颜慧德用入门较低的心理学(或者说更接近于鸡汤),来给自己打造一个无痛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她成了网红,虽然偶尔会有捣乱的讨厌鬼,但拉黑之后,她就能继续精神抖擞,穿着职业装讲她笃信的“感悟心理学”。

而余秀华,则是在痛感中开凿生活,甚至有点报复性自恋的诗人。

她会说——

如果有机会,哪怕明知身为残疾,也愿意再次来到这个世界。

她直视生活里的一切,不光是美好的。

也包括痛苦、羞耻和贪婪。

对余秀华来说。

真实,比什么都重要。

谈恋爱,哪怕明知道会粉身碎骨,她也要公告天下。

500

节目里,余秀华问,“你结婚了吗”?

完颜立刻警觉起来:

一你不是我朋友,二你不是我同事,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完颜再努力贴近年轻人,还是扔不掉传统的价值观。

她或许不是觉得,结婚是隐私、不能说。

而是——

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婚姻状态,总归是不太光彩的。

500

她模仿着个人主义的语言,来回应婚恋问题上的局促。

但余秀华显然不理解。

因为像她这样真正去爱、去受伤、去生活的诗人,她早已习惯用痛苦滋养创作,再由创作反哺自己。

别人瞧不上你、你爱别人别人不爱你……

这些在完颜眼里最没面子的事,余秀华可以坦荡荡的表达。

500

500

完颜慧德做不到那么真实。

她输出的心理学,可能都是假鸡汤、半桶水,还带着江湖骗子的味道。

遗憾的是——

这好像又是完颜慧德们,唯一能自给自足、活出尊严的方式。

就像模仿郭有才,在火车站里卖丑表演的年轻人。

如果有更好的谋生方式,Sir相信他们也不会这样选择。

Sir欣赏余秀华。

羡慕她遥遥领先的精神状态,戳破节目组安排剧本,用孩子气消解矫情,还能那么大方地表达欲望、自揭伤疤。

但Sir也不忍心拆穿完颜慧德的“装”。

每个人都有权利走自己的路。

但如果这条路,无路可走了呢?

其实。

当完颜慧德和余秀华,都敢把自己暴露在危险的互联网里,不管她们是闺蜜还是敌蜜,更不管她们多少配合出演,多少真情实意。

已经比大多数标榜真实、治愈的综艺好看。

至少。

她们还是活人,还敢暴露欲望,还敢坚持错漏百出、但忠于自我的表达。

500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