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剧变,极右翼崛起,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500

欧洲正在发生一场剧变,极右翼崛起!

什么是“极右翼”?队长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就明白了。一个是特朗普,另一个是米莱,这两人都是极右翼。极右翼有什么特征呢?主要就是,极端保护主义,本国利益优先,反对移民,反对环保等。有些不明真相的人以为,欧洲极右翼崛起,会反对北约,反对美国,代表的是欧洲本土力量崛起,代表的是欧洲自主。

500

队长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这是扯犊子。

阿根廷的米莱、意大利的梅洛尼,都是极右翼的代表,他们反对美国吗?并没有。相反,他们积极配合美国,对中国打贸易战,尤其是梅洛尼,一上来,就退出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协议了。

极右翼是极端民族保护主义,与中国高举的“自由贸易”大旗格格不入。等这波人上台,几乎可以确定,他们一定会联合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封堵,比如加征汽车进口关税,限制芯片出口,降低环保标准,以增强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说的好听是,极右翼上台,说的不好听,是欧洲各国版本的特朗普上台了。而且,它很可能引发特朗普卷土重来,形成一个贸易保护联盟。

500

当各个国家都拿起“关税”大棒的时候,对中国这样的出口型国家而言,压力是相当大的。我们打不开欧美市场,就只能去卷亚非拉市场。可亚非拉的购买力远远不如欧美,走低价出口路线,只会让所有打工人都很累,还赚不到钱。极右翼还都是软骨头,只要利益足够大,分分钟就投美了。米莱、梅洛尼,几乎就是美国的舔狗。

对欧盟而言,极右翼的上台,也是对传统建制派的一记重拳。马克龙、舒尔茨都是欧洲建制派的代表,他们都想要整合欧盟,让欧盟发生一种声音,形成一个“法德二元制”的集体决策机制。

可极右翼上来,大家都以自身利益为最高目标,拒绝妥协,拒绝少数服从多数,个个都搞一票否决,那欧盟就完蛋了。一个散装的欧盟,就会替代一个整装的欧盟。为什么马克龙立即解散议会?因为面对极右翼的冲击,他没有办法了,只能豪赌一把。

500

在新民调中,极右翼遥遥领先于建制派。但马克龙注意到,法国还有1/3的人没有参与投票,他要把选择权交给这些不关心政治,不参与投票的法国公民。如果你们继续保持沉默,建制派就完蛋了,法国、欧盟都将落入极右翼的手里。你们想要一个整装的欧盟?还是想要一个散装的欧盟?你们想要一个开放包容的法国,还是想要一个封闭保守的法国?你们自己来投票。要是输掉了,马克龙也只能愿赌服输。

为什么整个欧洲极右翼都会崛起?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欧洲人对生活不如意。从疫情冲击,到没完没了的俄乌战争,还有海量的移民涌入,严苛的环保政策,导致欧盟工业增长缓慢,物价上涨,收入却没涨,生活不如从前。像2023年,法国GDP增长0.9%,德国增长0.3%。要不是日元大幅贬值,德国GDP根本就不可能超过日本。这种GDP的龟速增长,直接反映的就是欧洲经济不太好。

500

经济不好的时候,人都一样,就不想去帮助其他国家了,只想过好自己。比如,反对移民,要把就业留给自己,把移民赶出去。反对环保,日子都过得紧巴巴了,还环保个锤子,新能源汽车啥的,能搞就搞,不能搞就不搞。燃油车是欧洲工业的底子,也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绝对不能自己把自己的饭碗砸了。

因此,最能预见的就是,欧盟必然提高对中国汽车进口的关税。要么,中国汽车厂跑去欧洲建厂,为欧洲人提供就业,最好是建合资厂,还能给欧洲车厂留下一半的利润。像奇瑞,就率先联合当地汽车公司,落地西班牙了。

500

极右翼就是在贸易上,实施保护主义,在产业上,坚守传统,在国际关系上,基本都是跟着美国走。为什么?因为不想出钱打仗,也不想出钱搞国防,就想让美国提供低成本的军事保护,把钱省下来,投入民生工程,社会福利等。这些政策都与马克龙、舒尔茨倡导的“欧洲自主”,强化欧洲军工制造,背道而驰。

当一个个极右翼政府在欧洲登堂入室,出口的好日子就难了,勒紧裤腰带,做好过紧日子、苦日子的准备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