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柏拉图遇上女主播——给学生布置的“西方哲学史”课程作业

​        

      向大家报告一个特大新闻:     

      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穿越到了当代中国!   

      没错,就是那位写出《理想国》的,号称“西方2000年哲学史只不过是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怀特海语)”的:柏-拉-图!     

     消息已经得到了权威部门的证实。国安方面对他的记载如下:     

    1.此人和流浪大师沈巍完全不同:身着干净整洁的古希腊装束,满头金发,仪表堂堂,身材高大,气宇轩昂。    

               

500

   

  

500

     2.此人高视阔步,大摇大摆地非法入境,被边防武警战士发现时,武警战士看到他一身打扮,想到这可能是国外的一位玩嗨了的cosplay爱好者,谁知他讲的一口话,不是英法德俄任何一国语言,谁也听不懂。武警方面一直把他接受问询的视频发送到到外交部,外交部的西方各国语言翻译全员出动,大家还是不得要领。只有一位希腊语翻译说他讲的类似希腊语,但不是现代希腊语。外交部这才到北外、上外、北大、人大等高校的小语种专业,请到了几位研究古希腊语的专家来看视频。终于发现,他自称来自西方的“阿提卡”(古希腊的雅典及其附近地区),经过波斯,还有一大串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西亚、中亚的古代国家,要到“赛里斯”去,因为他对“阿提卡”以及附近诸城邦的政治表示极为失望,希望到东方的“赛里斯”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赛里斯”是古代希腊历史地理著作中对中国的称呼。在渡过地中海去赛里斯的途中,他乘坐的船只进入了一道绚丽而神秘的光柱之中,之后发现自己已经在波斯附近的大沙漠里,于是他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一路往东,最后被边防武警擒获——他得意地对一脸高度警惕兼高度茫然的武警战士们说,我知道你们一定是赛里斯的士兵: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和我在阿提卡读到的对赛里斯人的记载一样,只是你们赛里斯士兵既不驾驭两轮战车,也不穿甲胄,手里拿着的是短短的黑色棍棒一样的武器(95式自动步枪),这让他感到很奇怪:这样的武器又没有长度,又没有刀锋,赛里斯军队怎么打仗呢?我们雅典军队的骑兵、重甲步兵和水兵,那身行头可比你们威风多了!   

    3.他说自己叫“柏拉图”,这顿时把外语专家们吓了一跳。消息报到中央,中央指示教育部、外交部立即发函,请来各国研究古希腊历史和哲学的权威专家,发现他的长相确实酷似传世的柏拉图头像。他所说的“阿提卡”的情况,大体上与历史研究的结果非常接近,但是补充了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细节。——值得注意的是,他讲到那些事情发生的年份,不是用公元纪年,而是以“某某届奥林匹斯运动会之后若干年”——这是典型的古希腊做法,而且所说与信史记载若合符节。     

    500   

     那么他究竟是不是柏拉图呢?   

    4.各国学者拿来了一套考订最为翔实的古希腊语原文的《柏拉图全集》请他阅读指正。谁知他花了短短两天时间就读完了,并且指出了数千处排列错乱,人物、情景错误、人名地名拼写错误、义理阐发不当的地方,并将自己的(以及自己老师苏格拉底)思想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让所有研究古希腊哲学的专家茅塞顿开,拨云见日,醍醐灌顶,大家激动万分地一致认定:   

    这样的哲学天赋和理论水平,非千古大哲柏拉图莫属!   

    5.柏拉图的身份终于尘埃落定了,但是这一旷世大哲的出现,立即引起了外交风波:   

    希腊外交部火速发来照会,认为此人既为希腊人,应当引渡回希腊,不应滞留中国。    

    中国外交部答曰:   

    查此人生于两千余年前之巴尔干半岛,其时希腊尚非统一国家,更无今日之希腊共和国,故此人并无希腊公民身份。况且此人系在来华途中失踪,亦未流露有入籍今日希腊之意图,反倒表现出对我中华殷殷向往之情,故应视为有入中国籍意图之无国籍人士。是以希腊政府所请,并无事实与法律依据。且此人非法入境等情,尚需中国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我方初步意见是:对其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之后,中国政府将满足其来华工作和永久居留的申请,并考虑其入籍要求——改革开放的中国,对此等旷世大才,当然应该敞开胸怀。     

    希腊政府表示强烈不满,抗议中国泱泱大国,英才无数,竟然犹未餍足,效法东亚某半岛小国伎俩,将他国先贤据为己有。

    中国政府则认为,中方所言,合乎国际法准则与国际惯例,而且希腊应该顾全两国关系大局。     

    另一方面,中国外交部门的资深人士秘密会晤希腊政要,指出:    

   (1)当今希腊经济衰颓,国势不振,贵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应该知道中国的资金和技术对希腊的重要性——倘再因此人纠缠不休,中国方面有何理由继续给贵国贷款、投资?

   (2)何况现在贵国的哲学研究水平一落千丈,远非执牛耳者,更不可与古代同日而语,柏老先生在希腊又能有何作为?岂不屈才?不如留在同为文明古国,且方兴未艾之中华,为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多做贡献,岂不是人类文明史上一段佳话?    

   (3)贵国地处近东,比年以来,附近之利比亚、叙利亚等地战火方炽,动荡不熄,极端势力、恐怖分子四处作祟,眼看将要祸延东南欧地区。柏拉图先生这样代表西方文明的大圣哲,正是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最为仇视的目标,必欲除之而后快,试问先生此去,以贵国国内及周边之情势,以贵国执法部门之玩忽职守,以贵国公务人员一年放假五月之荒疏怠惰,有安全有何保障?倘生不测,两国政府如何向全世界交代,乃至如何向历史交代?而我中华疆域辽阔,国力雄厚,军威壮盛,外寇胆寒,社会安定,内盗不兴,人民友好,求贤若渴,岂不正是柏拉图先生之最佳归宿?   

   (4)网上民意测验显示,99%以上之中国网民认为柏拉图先生应留在中国,外交部收到钙片无数,以为美国贸易战不能使我低头,希腊面前亦不应无原则妥协。学术界呼声尤烈,万人联名上书,电话打爆教育部、外交部。中国政府既为人民政府,碍难违背民意。失此大贤,中国政府将何以对学界?何以对国民?更何以彰显“科教兴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决心?何况值此单边主义、锁国主义逆流横行国际之时,我中国更应昭示开放自信之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气度。

    如此软硬兼施,希腊政府终于偃旗息鼓。    

    柏拉图先生留在了中国,但暂时并未入籍——我中华为地球最难入籍之国,由此可知矣。 

   柏拉图先生真乃不世出的天才,在华不到一年,即已熟练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获评社科学部委员,担任全国西方哲学学会主席,国际哲学学会主席兼首席专家,与中国政界、学界相处甚为融洽。

    唯一的遗憾就是,他与中国普通百姓的距离似乎还太远了些——当初欢呼雀跃柏拉图先生来华的普通中国同胞,现在对他仍然感到陌生,说不出他来华究竟有何意义。    

    如何搭起柏拉图先生与当代中国普通人沟通的桥梁呢?   

    国内颇负盛名的文化综艺类网络直播平台“小小雅典娜”的主持人孟晓萌,代表直播平台想要邀请柏拉图先生录制一百期的在线付费的哲学网课在平台播出,并且邀请柏拉图除了授课以外,定期和主播孟晓萌一起在线做talk show与网友互动。    

    此项目报到有关部门,得到了批准。   

    有关部门也认为:柏拉图先生应该与中国人民多交流,这样一方面促进了中国普通群众对哲学的兴趣和认知;一方面,走群众路线,接地气,对柏拉图先生本人的学术发展,和中西哲学和文化交流,也是大有好处的——他毕竟已经生活在当代中国了嘛,那就必须适应当代中国的环境,而不应该自闭于象牙塔里。世界各国的象牙塔,大同小异,那样的话,又何必来中国呢?   

    报酬丰厚,而且上级批准。孟晓萌以为柏拉图先生一定欣然前来。

         谁知柏拉图先生一封来信,拒绝了平台的邀请,信中列举理由如下:

1.     我是雅典贵族,不能和那些搞娱乐的卖唱、卖笑的倡优戏子一流人物同在一个平台出现,这有失我的身份;

2.     “小小雅典娜”网络课程是收费的,假如我从中分成、收费,那我就有违我的老师苏格拉底“不像智者派那样做兜售灵魂食品商人”的遗训;假如我不收费,钱都让你们赚了,我成了你们的赚钱工具,那就更加不好了;

3.     现在的人们对哲学不感兴趣,只喜欢打听犯罪、绯闻之类的事情,或者沉迷于玩游戏、追网剧,还有化妆、美食之类,我去讲也是白讲,不会有什么点击率;

4.     如果为了点击率,让我去迎合当今的低级趣味,去说那些家长里短,耸人听闻的无聊事,我是坚决不干的;

5.     很多想学哲学的人,是为了高考、考研、考博、评职称等等,但我柏拉图的哲学不依照任何教科书体系,也没有考试要求,我的学园是一个没有功利目的,不授予学位,也不评职称,完全自由研究和探讨学术的地方,秉承的是“为真理而真理,为学术而学术”的宗旨。我们讲的那些东西,对他们应付考试拿高分,或者发论文评职称,没有任何帮助;

6.     我的老师苏格拉底因为不择对象,对大众宣讲哲学,被人断章取义,告上法庭,最后被“民主政体”的法庭判了死刑;现在据说又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体,我说的东西恐怕又会被别有用心者歪曲利用,一方面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比如我老师苏格拉底对于某些道德信条的质疑,竟然导致一个老头子的儿子认为殴打父亲也是合理的,让阿里斯托芬写进了喜剧里),一方面也容易我导致我自己受到打击迫害——“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个傻事我不能再干了;

7.     我不是中国人,我讲的东西不一定合乎中国国情和中国听众的心理——你们中国人传统上尊奉孔孟之道,现在又以马列主义为宗,这些哲学和我的理论都颇多乖违之处;

8.     如果需要我讲论学术的话,我希望对政界和学界的精英人物去讲,通过改变他们的想法而改变社会,我的理想是培养具有哲学智慧又能治国平国天下的“哲学王”对一般大众讲得太多是白费劲,而且政界学界的精英因此会把我当作一般的“网红”,觉得我当了这个“学术超男”就是曲学阿世,随波逐流,变得肤浅堕落了,不再重视我的意见了。那样,我在学术精英和政治精英的圈子里反而不好做下去了。

  这事儿眼看要凉,一下子可让“小小雅典娜”的编辑部炸了锅。

   “小小雅典娜”平台CEO方小鸽立刻把孟晓萌叫到办公室,大兴问罪之师:

    500

    “小孟啊,当初是你向我保证这事儿一定能成,对吧?我信任你,所以已经把这个项目全面铺开了啊。告诉你,因为预告了柏拉图先生这个节目,我们平台的广告收费已经上涨到了一分钟近8000万人民币,要在我们节目发刷屏广告,通栏标识的,都是华为、海尔那种级别的我们才予以考虑,原来那些不够级别的客户想要广告位的,我正眼都没瞧一下就给拒了。跟柏拉图先生一起做直播嘉宾的各界名流我都已经请好了,马总,任总这些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人可都在其列啊!——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我告诉你小孟,我方小鸽,可不希望别人放我鸽子啊,这要是被放了鸽子,我这眼看到手的这一分钟几千万的真金白银损失了不说,我们平台在业内,乃至全国、全世界,岂不成了笑柄?传媒界最看重的是名声,闹这么个国际大笑话,你说我们“小小雅典娜”还有什么脸继续做下去?网友们会把我们当做什么?那不都得说“做人别太雅典娜,上网别点雅典娜”啊?所以,现在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小孟啊小孟,企划书写得头头是道的是你,信誓旦旦保证一定能成的是你,现在你说话就要负责到底,给我想尽一切办法,无论如何要让柏拉图先生改变成见,接受与我们合作,待遇方面随他开,但网课、节目必须上,否则的话,哼哼,你自己想想你会是什么后果?你这个全国知名女主播,现在进一步就是走向世界,退一步,可就是脱毛凤凰不如鸡,你在直播界也就待不住了!”

     孟晓萌被说得心惊胆战,低着头,一言不发,心想:  “方姐是业内出了名的说一不二的女强人,做事雷厉风行,开起人来也是毫不犹豫。这事儿要是凉了,那我确实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永无出头之日了,弄不好还真的连累平台同归于尽。可柏拉图这老夫子也真是的,哪儿这么食古不化,不通世务呢?一剥削阶级思想家,不听党的话也就罢了,怎么钱的话也不听呢?可人家是古今第一辩论大师苏格拉底的学生,我这水平和人家隔了十万八千里,怎么说服他呢?那不找抽吗?”  

      回到家,孟晓萌想起了一个人:   

     原来,她本科在某师范院校上学的时候,教西方哲学史课的一位驱逐舰051老师(简称Q),上课一谈起苏格拉底、柏拉图,每每两眼放光,手舞足蹈,口角生风,似乎对柏拉图先生师徒心有灵犀呢。 

     只是这Q老师似乎也是一个疯疯癫癫不通世务之人,但事到如今,人穷则返本,病急乱投医,只可进尺,不可退寸,顾不得那许多了,给Q老师打个电话,咨询他怎么办吧。   

     Q老师接到电话,问明孟晓萌的来意,顿时一声惊叫,也不管孟晓萌问些什么,反倒连连问道:  

      “柏拉图先生吗?天哪,我知道他来中国了。你要上他家去对吧?你知道他住哪儿吗?他的地址?手机?微信?QQ?告诉我啊?我要上门求教啊,还有啊,我有一套英文版的柏拉图对话集,你帮我全拿去让他签名留念啊。什么?你一女孩子背不动是吧?没关系,没关系,你把他地址告诉我,我亲自去啊......”    

      孟晓萌转过脸去叹了口气:这Q老师真是柏拉图先生的死忠粉,这个消息一定是会让他疯魔一阵的,他那些疯话我且不听了吧,等他恢复正常再说。    

       听到手机里终于平静了一点儿,孟晓萌才说:  

       “Q老师,我理解您的心情。只要这事儿能成,我不但抱着您的书去让他签名,我还能让他给您写一古希腊语条幅,比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什么的——他还真挺佩服毛主席这个“哲学王”的——挂您书房墙上,还能让您到直播平台,和我们一起做节目,因为我想他一定和您有很多话说。这够让您露脸了吧?够让您追星追过瘾了吧?现在的问题是,首先这事儿得成了啊!我两天后就得到他府上和他谈。他提的那八条拒绝合作的理由,我该怎么办,该如何应对?我当年跟着您是没学到家,怨我自己,可是现在是您学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方小鸽方总您知道吗?业内一姐,现在可是地煞星附体,天天跟督战队似地盯着我催命啊,这事儿她可是押上了平台的全部身家,出了问题,她对我可是格杀勿论啊!我干了这行,过去挺风光,这回也真是倒霉催的了。您好歹得帮我谋划谋划怎么和他这种顶尖哲学家理论啊!”  

      Q老师终于清醒过来了,笑着说:

      “小孟同学,别急嘛!为人嘛,就得每逢大事有静气。再说你的本家,和柏拉图先生同时的孟轲先生,两千年就说过: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他是大师又怎么样?旷世奇才又怎么样?咱们学校出去的小丫头片儿,就是要搞定他!”    

      孟晓萌听到老师还在灌鸡汤,真有些急了:“老师,您说得都对,可是现在火烧眉毛了,合着您能不能说点儿有用的啊?” 

       Q老师听到这位一向侃侃而谈闻名全国的主播急成这样口不择言,终于大发慈悲,开始真正出主意了:  

      “我说的哪儿有没用的?不过你此去柏府上,我看关键在于八个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怎么讲呢?”孟晓萌觉得Q老师终于开始给“干货”了,立刻集中了注意力。 

        “他的老师是苏格拉底对吧?”   

       “没错,您当年上课很多内容我都忘光了。可这一条我记得:他的老师是苏格拉底,他一辈子最崇拜苏格拉底,他自己的著作里对话的主角都是苏格拉底。”  

        “所以啊,你要说服他,就得向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取取经。” 

        “怎么说呢?”   

        “苏格拉底辩论法的要诀,是什么?”    

        “我想想,这个您讲过,我手机里还有当年的听课笔记呢。哦翻到了,首先是......首先是明确双方结论的分歧点在哪儿,并明确对方由哪些前提推出了那个和你有分歧的结论。然后再通过举例子或其它方法,找双方共同接受的一些前提或条件,然后从这些双方共同接受的前提出发,推出与对方结论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是不成立的或不必然成立的。”     

         “对啊。所以你看他的第一条,他不愿意和倡优戏子同台,这是因为他瞧不起倡优,对吧?”   

          “对。”   

          “那么,他会瞧不起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吗?”     

         “那肯定不会”孟晓萌说,“不过说实在的,老师和老师差距真挺大额,比如您是我的老师,可您刚才那疯疯癫癫的样子,我心里可就......”    

       “我哪儿能跟苏格拉底比嘛。不说别的,我个子就比他高多了不是?不过你别打岔。他不能瞧不起老师苏格拉底,那么苏格拉底当年是在什么地方讲哲学呢?”     

        “这个您说过,就是剧院啊,广场啊,那些公众场合。您还说,有一回,他那口子看到苏格拉底整天不着家在外面疯,一怒之下端着一盆水把正在广场高谈阔论的苏格拉底老师从头淋到脚!哈哈哈!”   

         “你看看,这就是你们女孩子,谈起苏格拉底学说,那就得翻笔记本才想得起;说起这些不着四六的八卦事儿,那就一个个门儿清,比我还能侃哪。这就是柏拉图先生为什么不待见你们,明白吗?特别是这种欺压丈夫的事儿,你怎么就笑得那么开心呢你?我听着心里别扭啊。”    

         “呵呵,勾起您什么痛苦回忆了老师?行行行,老师我道歉,您接着说。”   

          “刚才说,苏格拉底成天在广场剧院演说辩论,那我问你:广场、剧院,倡优能不能去?”     

          “当然能了。您说过,当年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将军给雅典公民发观剧津贴,就是为了让他们上广场、剧院看戏听演说,提高文化素养嘛。”      

         “这不就结了?他老师当年讲学,并不忌讳和倡优戏子同处一处啊。他现在说他不愿和倡优在同一个平台上出现,可是这正是他老师当年做的事儿啊,他为什么不能做?为什么要引以为耻?难道他瞧不起他老师?” 

            “哎哟,绝了!老师,您真不愧是我的好老师!柏拉图先生磨嘴皮子,还真未必是您的对手啊,这反驳太棒了!”    

           “所以他这第一点,破了吧?”   

            “破了,而且真的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无话可说啊!”     

            “所以,小孟同学,其它的话我就不多讲了。赶紧翻开咱们当年的讲课笔记,其它的七个点,你也就来个照此办理:     

            1.看看他的学说以及他老师苏格拉底的学说里,有没有什么观点,能推出和他现在坚持的这几条相反的结论,有的话,就一步步推给他看;    

             2.如果没有,就要运用苏格拉底方法盘问他,现场找出一些双方的共识,然后从这些共识出发,努力推导出一个和他那些点相矛盾的结论。这样他就不得不接受你的意见了。    

            就算他水平高,能反驳你,可是看到你这样有心而且熟练地运用他老师的推论方法,他也一定会对你另眼相看,认为你很有思想和头脑,有哲学气质,是内行,甚至是知己,而决不至于断然拒绝和你们合作的。

            那个时候,你就可以和他谈条件了:比如说,课照上,节目照做,但是一定尊重柏拉图先生的个性和特点,让他参与节目策划,不做那些他不喜欢的哗众取宠的事情,等等。我觉得你们的成功希望是很大的,毕竟21世纪了,两千几百年过去了,他作为伟大的智者,应该能够理解时代变化带来的新要求的,与时俱进嘛,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方为俊杰。”    

            “老师,太谢谢您了!您还是当年一样,出手不凡哪!您这样一说,我信心大多了。我看这事儿七八分能成呢。成了之后,请您吃饭,菜随您点!”    

           孟晓萌当年读书成绩很优秀,而且行走江湖这么多年,对话各类人物的经验很丰富,听老师一点拨,已经基本明白了该怎么做,有点儿心花怒放了。   

            “恭维话呢,留着给你们方总说吧。饭呢,就不必了,你们这些家伙,八成请我去吃麻辣烫、汉堡包之类。记得我的条幅、签名,还有弄成了,别忘了你答应我的,我也要上节目啊。我可没有柏拉图先生的偶像包袱,能出个名,我还是挺愿意出的。”  

            “没问题!饭也得吃,请您吃饭的时候,方总、柏拉图先生我都会请上的。哈哈,老师说实在的,您虽然没有苏格拉底那么伟大,弟子我更不是柏拉图,可是我怎么着也不能放老师的鸽子啊!瞧好了您呐!”   

            “对了,你和柏拉图先生谈完了,记得记下谈话记录发给我啊,不管是你说服他,还是他说服你,或者是你们双方各让一步达成妥协,总之,这都是你和世界级哲学大师的对话,老师我如今还没这个机会呢!你们的对话录,我可是要全文拜读的,一定比当年为你们改论文、作业什么的,用心多了——你们当年写的那叫什么嘛!”    

           “呵呵,我们写得再不济,也是您教出来的学生不是?不过,这次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好了,孟晓萌同学就要亲自到府上与柏拉图先生沟通了。

           她到底会如何说服柏拉图呢?     

            这一定是一场精彩的对话。   

           可是,如何精彩法,就得看各位同学的了。     

          请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对话体文章(就像写话剧对白那样),展示孟晓萌同学试图说服柏拉图的过程。要求围绕着柏拉图上述八条反对理由进行,有理有据,论证透彻,生动有趣(具体的建议,其实在上面Q老师与孟晓萌的对话中已经体现出来了,大家仔细体会一下)。——结局不限:可以是孟晓萌说服了柏拉图,也可以是柏拉图说服了孟晓萌,或者他们双方达成了某种妥协。

      总之,希望从孟晓萌与柏拉图的对话中,中能够看出你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以及他们的思维方法的理解,能够看出你理解和掌握哲学的悟性和灵气。——说实话,这是任何考试都很难考出来的东西。         

        相信这不但有助于你理解西方哲学史课上的一些知识,对你以后读书、学习、与人交流,当一个好的老师,或者做一个更加睿智、理性、说话做事令人信服的人,也一定会很有帮助的。   

         那么,就请大家和孟晓萌同学一起,挑战一下自己吧!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