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曼底看渡海登陆台湾。祖国统一之战100万军队够吗?
曾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该文认为梧桐湾湾解放军出兵100万军队足够了
主要依据:
1,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曾委托粟裕大将、萧劲光大将统筹解放台湾一事。当时粟裕和萧劲光经过多方部署和筹划之后,向毛主席提出了“必须动用50万现役部队投入到解放台湾的战争中”。
粟萧二位大将是基于当时台湾现役兵力大约有30万人。面对30多万敌人,粟裕和萧劲光最终把台湾岛战役的总兵力调整为50万人,相当于1:1.7的比例。
相较于1950年,如今台湾军队武器装备,包括能获得的军事援助已大大提高。若梧桐弯弯需要动用的兵力,应与粟萧当年设想的一样,至少以1:1.7的比例。
目前台湾现役陆海空总兵力大约在30万左右,并有100万左右的预备役军队。解放军必须投入50~60万现役部队。
2.除此之外,收复台湾要看的不仅是实际投入台湾的兵力,还要阻止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甚至不让其进入第三岛链。所以综合起来的话,解放军要动用100万的军队。
其实该文大大低估了渡海登陆作战的困难,100万军队远远不够。
让我们参考一下罗曼底登陆时,渡海方与防守方的武器装备,后勤保障,参战兵力及伤亡情况对比
一,武器装备。
(一),盟军武器装备包括:
a.陆军 1万辆坦克、装甲车在内的各种军车17万辆,完全实现机械化。
b.空军 作战飞机1.37万架(轰炸机5800架,战斗机4900架,运输机3000架)
3c.海军 舰艇5300艘(战列舰13艘、巡洋舰47艘、驱逐舰134艘、登陆舰艇4100余艘和其他1000余艘作战舰艇)。
(二),德军武器装备包括:
a.陆军装备1400辆坦克。
b.空军仅有一个第三航空队约450架作战飞机。
c.海军更弱,仅有5艘驱逐舰、扫雷舰16艘、鱼雷艇34艘、炮艇42艘。
二,后勤保障。
(一),盟军,美国代表当时最强的生产力。其制造业生产能力独步天下,冠视群雄。美国和其盟军的后勤资源保障根本就不是问题
(二,)德军后勤保障。
由于盟国空军长期大规模战略轰炸,纳粹德国的资源供应和道路交通遭到巨大破坏,后勤供应和机械化程度严重缩水,除装甲师外,其他陆军师基本上靠骡马、自行车机动,士兵的作战素质也远不如战前。
三,参战兵力 在武器装备,后勤保障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
(一),盟军兵力
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波兰等国军队,共有39个师(美20、英14、加3、法1、波1),总兵力288万人,其中作战部队155万。
同时还有得到盟国武器支援活跃德军后方的50万各国反法西斯游击队。
(二),德军兵力
集中了在法国、荷兰、比利时的大部分军队,共有59个师约100万人,其中作战部队76万(一说66万),
(三),兵员比例
不算德军后方活跃的游击队,正面参战兵员比例为1:2.88。
四,双方伤亡:
尽管双方的武器装备,后勤保障,参战兵力等相差如此悬殊,但德军的顽强抵抗,让盟军在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情况下,依旧付出了惨重的伤亡:盟军阵亡近2倍于德军
在整个诺曼底登陆战役中,从6月6日开始到8月19日为止,
1.德军:总计伤亡28万8695人,但伤亡总数中多为被俘和失踪人员,约占总数的69%为198,616人
伤亡人员中2万3019人阵亡,6万7060人受伤,
2.盟军:总伤亡为22万5600人,
但阵亡人数超过了4万5000人,接近德军的两倍。受伤人数更是三倍于德军。
(法国平民的伤亡数字略)
由此可见渡海登陆战比陆战要面临更加艰巨复杂的困难
而我们的统一之战与当时诺曼底战役有所不同:
1. 在国际局势与周边环境上存在着极其巨大的差异。
盟军诺曼底登陆作战根本就不存在国际局势与周遍环境不利的问题,当时德国连一个真正存在的盟友都没有,更别说有强援了。是真正的得到多助,失道寡助。而我们的渡海登陆作战却面临着极度恶劣的国际局势与周遭环境。除美国这个台独最大的强援外四周更是强敌环伺,我们渡海作战无法做到心无旁骛。
大概率我们启动武统台湾时美国会直接军事干预:
2024年5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华盛顿分社访问拜登时的有关报道:
……《时代》周刊由此问道:如果台湾在2027年之前遭遇“攻击”,会是什么样的情形?美军会否被派到实地?
此前曾经三次直接确认美国会“防卫”台湾的拜登这回说道:“这要视情况而定”(It would depend on the circumstances.)。接着拜登声称:美国同意签署(sign on)之前多位总统的政策,即“我们不寻求台湾'独立',但如果单方面试图改变台湾的地位,我们也不会不‘防卫’台湾。”(we are not seeking independence for Taiwan nor will we in fact, not defend Taiwan if China unilaterally tries to change the status.)
《时代》周刊追问:是否不排除向当地部署美军的可能性?拜登称:“不排除动用美军。部署在地面、空中力量和海上力量等方面是有区别的”。(Not ruling out using US military force. Ther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deploying on the ground, air power and naval power, etc. )……
其实我比较关注的是拜登对中国实力的真实看法。
拜登这次接受《时代》周刊专访在谈到中国整体状况时,拜登对有关中国“很强大、很有力量”的说法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他重复了他此前多次说过的话,“中国存在很多问题,我可不愿意跟中国交换位置”。在谈到中国经济时,拜登竟然说,“中国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在谈到广受国际社会称赞的“一带一路”倡议时,拜登说这不过是“令人讨厌的、陷入荒废的倡议”(It's become a nuisance graveyard initiative)
拜登及美国政坛高层这些离谱的看法固然好笑,但可能真的对我们渡海登陆作战造成实际上的麻烦。
试想:若拜登认识到中国真实实力,可能不敢出兵干预中国统一。但这个昏庸的老睡王在这种对中国实力如此不靠谱的看法之下,倒可能真的会利令智昏,孤注一掷。这才是真正的麻烦。
2. 另外由于我国没有俄罗斯那样强大的核威慑能力(在俄乌战争中确实起到了阻吓美国与北约亲自下场)。大概率美国出兵的话,日本菲律宾韩国澳洲英国北约会一拥而上。另外还要警惕印度:阿三绝对没有正面硬刚的勇气但不乏偷鸡摸狗的贼心,不可不防。
3. 再谈一下台湾的民意,对此千万不要小觑。曾看过几段太阳花运动的视频。看着那些数典忘祖,气焰熏天的“拥毒”青年们,不禁让人暗自吃惊:我们持续这么多年的助台惠台政策,我们的善良之心,怎么就成了东郭先生和狼,农夫与毒蛇现代版呢?如今台毒是台湾的主流民意。以台军目前的武器装备,他们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此外大概率相当数量的台毒死硬分子也可能会与解放军刀兵相见。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战能力举世闻名,威震天下。
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曾两次访问,参观中国陆军部队,分别留下了两句话:
“外国军队绝对不应该与中国军队在陆地上交手,否则将无疑败北。”
“绝对不要与中国的军队在陆地上进行对抗。”
从诺曼底看渡海登陆作战比陆战复杂艰巨的多,在世界军事史上解放军必将一战扬名,爭霸颠峰。
综上所述,参照诺曼底战役而且参战的我军武器装备和台军的武器装备的差距可能没有诺曼底战役双方那么悬殊。(若美军及北约下场的话可能我们武器装备质量稍逊)
直接参战的军力应以1:3计,近100万。在没有绝对核威慑能力的情况下,用于威赫美日韩菲澳英和北约的部队加上用于防备印度的军队几项相加没有100万怕是不行,总之动员军队兵力应不下200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战必须以众暴寡,以强凌弱,狮子搏兔,杀鸡用牛刀。绝不能给外国侵略势力一隙干预机会,绝不能给台毐分子一息喘息时间,统一祖国的台湾渡海登陆作战将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举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