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能源车项目经历看此次黄仁勋台独言论

【本文由“大水风”推荐,来自《从知乎等平台黄仁勋事件评论可知,互联网舆论可能正在起变化》评论区,标题为大水风添加】

  • 江宇舟
  • 看这号刚挑唆完乌克兰就来扯淡芯片了,还一口一个知乎。就说他截取的知乎上这些阴阳怪气的账号来说吧,它们重要吗?往后去看,它们哪个能代表现在的发展潮流?它们权威吗?往前倒查,它们哪个预测准过现在和将要成为现在的未来。

    如果知道我们国家的宣传风格,应该会对这次英伟达的舆情非常敏感才是。黄仁勋表态后沉寂了几天,突然开始安排这条新闻在各门户网站出现,并上了热搜,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而这几天的沉寂更是表明了这种态度经过了深思熟虑。

    梁鹏飞文里说官方很沉寂,那么指望官方说啥?指望官方和他们殊同同归般喷上两句刷刷流量?官方亲自定调还好说,要是天天下场和一个企业打嘴炮,这是美国人才会干的掉价事。我们官方是干实事的,让媒体表完态引导社会风向就行了,有必要再让发言人定个调即可,级别越高这类具体事务说话越少。

    那么官方在干嘛呢?自然就是组织新一轮的科技爬坡、国产替代、国货国用、两业融合……我们不是不希望全球分工,可是当对方挑衅挑到家门口时,当对方已经明着只能卖我们阉割版时,当对方卖着阉割版赚取爆利,还要在核心利益问题上挑衅我们时,虽然替代这条路会很艰难,但一定会走,相关的政策扶持与产业配合也都会做。

    就看这两年的顶层设计,相关文件对于哪些行业要做、怎么细分、技术指标、项目规模和期限、协同单位、领军企业、具体哪些政策……设定得条缕细丝,凡看过相关材料的都很振奋。各种支持政策也在分类出台,还有相关技术、配套与场景中大量从业人员的实干,这爬坡虽然辛苦,但是充满希望。

    高铁、光伏、新能源车、工业母机……这一关关过来,对半导体同样充满信心。机会和未来属于每一个有志气的人、每一个实干的人,早晚有一天,未来会又双叒叕打脸这群阴阳怪气的人。在此立贴为证,到时候大家谁也别删自己今天说过的话。

当年亲身经历过新能源车项目,对那些年的调研印象实在过于深刻,在2016-2019年舆论场甚嚣尘上的都是什么?从材料应用到型号设计,笑你全方位落后,笑你配套不牢产业链跟不上,笑你能源科技树点错看看隔壁都在用氢了,笑你产业政策脱离实际连个季节变换对电池的衰减都没考虑到,时而又笑你补贴对于整个市场规模杯水车薪,时而又笑你补贴太多养出一堆垃圾企业,补贴退坡时开始笑原来这么多车企正在裸泳,事后追责时开始笑原来这么多补贴养出这么些骗补的蛀虫,甚至还要笑话你国当年出的啥啥政策遏制行业创新,弯道超车不可行已经在二三十年前命中注定了哈哈哈哈……往前再一查更久一些的光伏行业,好家伙这些笑话的角度居然还是一模一样。那如今回看,又是谁笑话了谁。

这么些年也都习惯了,有些号永远都在笑话,永远都在批发段子。国家应对了它们要笑战狼,不应对它们要笑犯怂。应对快它们要笑草率,应对慢它们要笑迟缓。应对猛它们要笑杀鸡用牛刀,应对轻它们要笑人家不care……然后小圈子里跟着一起笑话连连,孰不知在大历史里,自己已经一次次成了笑话,连同它们自己在键盘上打出的每一个字,同样都是对它们的笑声。

PS:类似下图中这样的故事,咱真正的内地网友们,凡稍微上点岁数的,都该不陌生了吧。某些号我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故意的,只要外面稍有点风吹草动,就要咱“匹夫见辱拔剑而起”,不拔不是中国人,不拔就要笑咱“且听龙吟”。那神韵像极了牛二在笑杨志,你不马上动手宰了我就说明你这把刀不行,充满嘲讽与颓丧的臭气。

其实咱心里都有数,说这些话的人,自己是不是真认自己是中国人,甚至本身是人还是数字生命都犹未可知,或许真是阿拉伯数字1450+250。

没关系,也就这些年,咱就走着瞧嘞!

500

6.12更新

今天点名了哈,那这轮舆情的完整步骤咱看到了,是这么几步:

1、事发时很安静。

2、事发几天后开始安排上热搜。

3、事发都一周了有关部门开始回应,而回应不是不痛不痒讲一堆基本原则,而是直接点名这个人,口气还很不客气。

熟悉舆情引导的朋友,对这个剧本恐怕都会心中一凛。

联系到有些朋友已经说,采购非自产的、英家的都要写报告说理由了,恐怕不远的一个阶段,我们就能看到相关替代的更多新闻了。

另外,我这话没说两天呢,某些人怎么删了呢?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