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最近长三角又悄悄布局了

最近的长三角,有点热闹

这两天,有14个城市的规划负责人来上海开了个会

派来的任务也都是超重量级别,比如分管副市长、市政府副秘书长这样的人物

500

据说,14个城市的规划系统负责人此番考察,是为了制定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这也是第一次全国有哪个地方,将几个城市的土地,放在同一片蓝图上来描绘未来

说到这里,有哪14座城市呢?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做了一张地图

500

从图中可以看到

上海未来90分钟高铁朋友圈,就是它们了

除了上海以外,包括江苏的6座城市: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盐城、泰州

浙江的6座城市: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安徽的1座城市:宣城

这14座城市,GDP总量达18.28万亿元

以全国1.2%的面积,贡献了全国14.5%的经济体量

现在它们的土地空间又被放在一起规划

背后能量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

从最近长三角发生的这件大事

可以想象未来的画面,将会变成我们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样子

01

长三角高铁,终于有了自己的“四号线”

你听说过高铁环线吗

说到环线,我脑海里最先想起来的是上海地铁四号线

串联起上海市区多个区域,最终成为上海地铁的交通大动脉

而长三角终于也有了自己的高铁“四号线”

最近,全国铁路将实施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

长三角开通了首条从上海出发的,跨越三省一市的高铁大环线

列车班次为G8388/9/8次

从上海出发,途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合肥、黄山和杭州等地,最终回到上海虹桥站,全程8小时9分钟

500

(来源: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

但这其实不是长三角的第一条高铁环线

在此之前,在长三角的城市群,就有过环线高铁

第1条是安徽高铁环线

在2021年1月20日实行的中国铁路运行图中,合安高铁开行7列环线列车

列车始发站和终点站都在合肥南站,把沿线的肥西、安庆、巢湖等地在安徽省内串联圈

500

(来源:网络)

这虽然是长三角的第一条环线,但却只从安徽省内穿行通过,只能称为小环线

而这次超级大环线的重要意义是在于破圈

通过交通的环线打造,是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的基建基础

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已经拥有25条高铁

除了舟山以外,实现了市市通高铁

高铁里程超过7100公里,约占全国六分之一,成为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的地方

也正因为高铁的密度足够高,班次足够多,才有了不断建成高铁环线的可能

相比于广州佛山的湾区大号地铁,已经实现地铁化运营

我们不禁想象,未来的长三角高铁环线

未来也会不会像乘坐地铁那样,不用提前买票,刷乘车码,随到随走?

到时候,离真正的轨交一体化,又近了一步

02

其实长三角交通的一体化,不止高铁

就拿机场来说

长三角发展的更高战略层面,有一个叫做长三角世界机场”的明确规划

这也是为什么苏州不建设机场

以及上海的第三机场要选址南通的原因

500

(图源:网络)

当初,上海第三机场为什么不建在苏州,成为了大众最关注的争议点

但其实背后也就是长三角要打造的世界级机场群有关

一来,苏州周边的两大机场不管是便捷度还是航班量, 都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出行的需求

西边已经有一个苏南硕放机场,且距离只有不到30公里,再加上东部,虹桥机场距离苏州很近,从苏州站到虹桥站,高铁也不过20多分钟

500

从分流的角度看,苏州和虹桥太近,在苏州新建一个机场,承接溢出效果,也不明显,也不利于整个城市群的空域资源的合理分布

无论在苏州任何一个地方建机场,都可能起不到辐射带动作用,实际上只能满足苏州地方部分人群的出行需求

还会分流掉硕放和虹桥的旅客,形成不必要的格局‍‍‍‍‍‍‍‍‍‍

说到底,看待上海第三机场也好,苏州自己的机场也好,必须建立在整个长三角的立场看,而不仅仅是某个城市

这也是苏州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机场的最主要原因‍

也就形成了长三角一体化,才会有的画面

无锡苏州共用一个国际机场,苏州人坐飞机基本来虹桥

更奇妙的是

这种一体化能到什么程度呢

在苏州,竟然有一个上海机场的航站楼

苏州虽然一直使用旁边的城市的机场,但它却为自己在本地打造了一个“航站楼”功能

叫做上海机场苏州城市航站楼

500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你能想象这个画面吗

当你在苏州买了上海虹桥或浦东机场的机票,可以在苏州城市航站楼完成值机、托运行李,然后接驳车直达上海虹桥或浦东机场登机

500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虽然苏州没有机场,但因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整体设计,让自己和周边的机场越来越近

不仅如此,苏州还设计了一条航线,从东方之门到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未来有可能可以打飞的前往,100公里只需25分钟300块

500

这条从苏州园区到上海浦东的航线,目前正在审核中,预计2026年取证

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的跨城地铁也越来越多了

比如苏州11号线和上海11号线的互联,虽然全程需要2-3小时,时间较长

500

但是用不用是一回事,有和没有又是另一回事

就像苏州城市航站楼一样,不一定每个人都用得上,但是却体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长三角的跨城地铁正在成为趋势,不仅是苏州和上海

去年,苏州轨道交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钱曙杰,还在《苏州新闻》中表示:

500

苏州将通过3号线西延与无锡3号线地铁衔接,通过10号线张家港的金港站预留与江阴的对接空间

未来将更多的地铁触角延伸到长三角的各大城市

绍兴人坐地铁直达杭州西湖

2022年4月,已经开通运营的绍兴地铁1号线与杭州地铁5号线无缝衔接

500

并且开创了国内跨市地铁的先河,即刷一次卡,就能从绍兴到杭州

体现了两个城市同城化的程度之深

这些年,不管是高铁、飞机、城际、地铁

目前的长三角,正在成为一个真正硬核的轨道航道上的城市群


03

就连买房,长三角也在逐渐打破各城市间的壁垒

上海公积金,可用于长三角城市买房

这件事要从最近的一份文件开始说起

500

上海前段时间出台了长三角异地住房公积金贷款还贷提取政策

6月1日起,上海公积金可以还浙江、江苏、安徽公积金贷款

500

这其实也是长三角公积金一体化的趋势

背景是在上海这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外地人在此数年的打拼,是全中国人口流动规模最大的区域了

如果在上海打拼了多年,想要在老家买房

在长三角公积金一体化的推动下,原来停留在公积金账户上的钱,终于可以拿来还贷款

说实话,从身边观察,有这样的需求的人不在少数

还有租房,上海周边的几个城市,已经在试点公积金异地租房

2022年,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兴嘉善联合印发了一份通知

创新试点在长三角支持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异地房租

500

背景也是这三个城市的产业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企业都在长三角各地开设分公司

那么,员工从江苏调到上海分公司,上海分公司调到杭州总公司工作,也是经常出现的场景

因此,满足这些在长三角跨城工作的人的租房公积金提取

背后也是一体化的顶层策略在支持

不论是买房、租房,长三角之间的公积金互认,迟早会成为趋势

除了公积金,还有医保

2020年起,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率先启动医保一体化建设

500

在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做了试点之后

2023年,上海全市约有2040家药店开通了异地就医、买药的直接结算

在异地就医门诊的结算上,长三角已经实现涉及41市和1.8万家医疗机构的全覆盖

长三角政务一网通办开通跨省通办服务事项173项

这些有关于买房、租房、就医的政策一体化的推进

未来长三角的41个城市与城市之间,只有行政关系的边界

那些真正和几亿相关的界限,被不断打通

04

在环沪楼市的下行时期,被忽略的长三角一体化又再被提及

其实也给我们一次很好的提醒

回头想想,当初我们提到长三角一体化的时候

常常会看到这个词,与楼市相关的题眼相挂钩,如暴涨、红利等等

最明显的是,环沪的房产,因为一体化概念曾一飞冲天,如过山车一般今又跌落神坛

可长三角一体化,从一开始就不是和楼市正相关

真正让我们感受到长三角一体化之凶猛的

从来也不会是房价,而是未来的生活场景、产业发展

如今,人口争夺战白热化,长三角如今拥有2.35亿人口,9座万亿GDP城市,GDP总量超30万亿

一句话总结

在这片土地上,以不到全国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

但我们要记得

在长三角的一体化背后,和楼市无关

是背后的41个城市,最终会慢慢连结成“一座城市

以上为正文,来自乔不丝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