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A股市场前景——做一个坚定的乐观派(续)

      盘点A股近半年来走势,2023年12月下旬沪深两市交易量萎缩到低量。2023年12月26日(之所以选择这一天作为数据对比的起点日,是源于时间节点,政策面以及这一时期大盘走势形态,最主要的还是这一日的成交量与前期和此后相比都是最低)沪市成交额2600亿,指数报收2898.88点;深市成交额3497亿,指数报收9157.25点。此后沪深指数一路下跌,两市成交额略有上升。直到2024年2月5日沪深创五年来新低,沪市报收2635.09点,深市报收7683.63点,此时两市成交额上升。至2024年2月6日起沪深两市快速拉升,两市成交额伴随着猛升到过万亿,至2024年2月28日达到顶点,当日沪市成交额5766亿,深市成交额7801亿,两市成交额合计13567亿,此后指数稳定在三千多点,两市成家额一直维持在万亿以上。

2024年5月24日(周五),沪市成交额3227亿元,深市4412亿元,两市合计成交7639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838亿。沪指报收3088.87点,本周累计下跌2.07%,深证成指报收9424.58点,本周累计下跌2.93%点。

5月31日收盘,上证报收3086.81点,较一日下跌0.16%,本周累计下跌0.07%,本月累计下跌0.22.    深证报收9364.38点,较上一日下跌0.22%,本周累计下跌0.64%,本月累计下跌2.32%. 

成交量,5月27日:7783.86 亿元;   5月28日:7453.13亿元;     5月29日:7117.31亿元;  5月30日:7266.97亿元   ;5月31日:7149.59亿元。连续两周大盘下跌,但最后一周的下跌幅度明显收窄趋于稳定, 成交量极度压缩到平稳状态,从数据指标看预示变盘在即。       

 2024年5月31日与半年前的2023年12月26日比较,沪指上涨6.48%,深证成指上涨2.26%.

2024年各月成交数据:

一月份:159791.31亿元

二月份:   142115.35亿元

三月份:213284亿元

四月份:173587.96亿元

五月份:132157.45亿元(截止24日的本月15个交易日),5月27日:7783.86 亿元;   5月28日:7453.13亿元;     5月29日:7117.31亿元;  5月30日:7266.97亿元   ;5月31日:7149.59亿元。

将2024年5月份最后一周的大盘走势,沪深两市成交量与五个月前的2024年12月底那一周的走势和两市成交量相比较,加上一月份至五月24日成交量,配合参照大盘指数走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对称椭圆,这些数据背后说明的是两市股票又完成了一次彻底的轮换,也就是俗话说的洗盘,并且是全面彻底的洗盘,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干净的洗盘,洗盘的目的是什么,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如此想去,彻底的洗盘结束之后是为了后期的大作为不是。截止到5月14日,2024年一共83个交易日, 主力资金净流出67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出金额16455.64亿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16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金额1768.3亿元, 沪深合计主力资金净流出14687.34亿元。

除了上面大盘的数据分析,还对照着几只代表性个股的市场表现进行了全面的数据分析,时间从2月6日---5月31日,共计63个交易日,这几只股票的换手率竟高达250%(都在这一数据上下)。要想使市场恢复正常,过度超卖出去的股票必须全部收回来,要想开启长期牛市行情,回归本源是必须的。牛市必须须建基在规范合理的基础之上,正常的市场一只股票有多少股本就是多少股本,这是一切正规交易的基础。除了大股东持有禁售的占一定比例,其他流通股在股市交易,流通股中的大头又被机构持有,真正在散户手中的寥寥无几,特别是延续了十年的熊市,股市走势神鬼莫测,普通人看不到牛市的希望,即便是老股民都轻易不敢看多加仓,所以市场持股比例很低,估计散户持股充其量不到市场总数的10%。

截止2023年10月,A股市场中散户数量占比高达99.76%,持有股票市值仅占总市值的25%,这其中有5%的单体资金过亿的账户,考虑到这一时期之前中国金融市场多次受到冲击,这些散户中又有几多属于各种国内外机构的无数马甲中的化整为零(不论出于什么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规避市场监管操纵股价而获暴利),他们的持股数量更是又占散户中的绝对大头,这样算下来,真正广大普通股民散户持有股票市值不会超过A股总市值的10%。收回国际投机热钱手中的股票,鼓励广大群众入场承接这些超低加的筹码,提高真正散户投资者的持股占总市值的比例,正是为了造福全国人民。财政部:1—4月证券交易印花税339亿元,同比下降52.7%。

从政策面看,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资本市场新的“国九条”。随后证监会,沪深北交易所都推出一系列配套落实具体政策,涉及分红退市等等。

2024年4月16日,中美金融工作组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第四次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和美国财政部助理财长奈曼共同主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以及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部门参会。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会见了中美金融工作组中方代表团。

(2023年7月,中美双方同意成立两个工作组,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2023年9月,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

2023年10月25日,中美金融工作组以视频方式举行第一次会议。

2023年11月9日至10日,即在APEC会议之前,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耶伦在旧金山举行多伦会谈,会谈时长累计达10小时。在此期间,中美经济与金融工作组分别召开了第二次会议。

2024年1月18日至19日,中美金融工作组在北京举行第三次会议。金融管理总局,证监会和外汇管理局等相关部门与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参会,19日何立峰会见金融工作组美方代表团。)

2023年11月9日至10日金融工作组在旧金山的第二次会议应该是为一周后的旧金山元首会晤做准备。金融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与第一次会议间隔半个月,第三次会议与第二次会议间隔70天;第四次会议与第三次会议间隔近三个月,第四次会议迄今已经过去一个半月,所洽谈的落实内容也该到了完成时。

2024年05月15日 证监会为落实《证券法》关于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的规定,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维护证券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证监会制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自2024年10月8日起正式实施。

2024年05月15日,证监会举办“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活动主题为“心系投资者携手共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刘贵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付万军出席活动并致辞,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方星海主持。

吴清主席在活动上的致辞:把“僵尸企业”、害群之马坚决清出市场”。

同日,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10号》,即日起实施。指引旨在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和《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推动各方树立对投资者负责的理念,强化拟上市企业行为约束,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024年05月17日 17:08  央视新闻报道:为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印发《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意见》要求坚持零容忍,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查处力度,坚持应移尽移、当捕则捕、该诉则诉,严格控制缓刑适用,加大财产刑适用和执行力度,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完善全链条打击、全方位追责体系。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严”的主基调,依法认定从宽情节,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证券期货监管机构要加强工作协同,形成工作合力。

《意见》对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刑事案件的管辖、证据的收集、审查与运用等进行了明确。

5月21日全国地方党委金融办主任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金融委员会主任李强日前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2023年以来,各级党委金融委、金融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全面加强金融系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序推进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大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立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5月23日和24日A股连续两天出现较大幅度下跌,24日晚间间(20:02 来源: 证监会网站)放出新闻消息: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此次发布的新规被市场视为A股史上最严减持规则.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制定出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就是要进一步推动在金融领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压实金融领域相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

就是说从2022年年底至今,历时一年有半,为资本市场连续不断推出各种被市场解读为切实利好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至今已经基本齐备,同时为长期看好资本市场而进行的舆论铺垫也做得相当充足,目的不过是在长期低迷的资本市场环境下稳定投资者信心,树立长期牛市预期,可是面对疲弱的市场又有几多人敢于进入大幅加仓,顺势布局呢?人总是因看见而相信,只有很少数的人能因相信而看到。如今到了用资本市场强势走起的切实表现来印证这些的时候,市场真正热起来投资者自然会蜂拥而入。

2024年05月31日 ,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当天召开的上市委审议会议,通过了科创板拟IPO企业联芸科技的发行上市申请。这不仅是新“国九条”后,首家过会的科创板拟IPO企业,也是新“国九条”后首家成功过会的IPO项目。自2024年春节过后,A股已连续三个月没有IPO公司接受上市委的审议。直到5月10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均发布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拟于5月16日审议企业的发行上市申请。其中,审核1家深市IPO发行上市申请,1家沪市再融资申请。此前交易所最近的一次上市委会议是在2月初,

上交所方面,对拟上市公司的申请受理更新时间停留在2023年12月31日。自2024年2月5日召开上市委2024年第12次审议会议之后,第13次审议会议便迟迟未有安排。

深交所方面,对新公司的受理更新时间停留在2023年12月29日。上市委第8次审议会议一度安排在2024年2月7日召开,但相关公司在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发布之后,因相关审核事项需要核查,上市委取消审议,此后一直未有新的上会安排。

在上会环节,2024年以来,仅有25家IPO企业公告上会,其中2家企业在上会之前被取消审核,实际上会企业23家,其中上交所8家、深交所6家。与2023年同期超过110家相比,企业上会数量下降近八成。

 在募资方面,2024年4月,A股沪深北三市上市新股共计5只,首发募资总额27.05亿元,募资规模环比下滑54.15%、同比下滑94.59%,刷新近五年来低位;前4个月,新股上市数量及募资规模同比分别下滑66%和77%。

这条五月份最后一天的消息说明一个问题,为稳定市场稳定人心而暂停或大幅削减的IPO发行上市重启了,重启当然不是为打击散户及投资者情绪,而是A股开启正常上涨的牛市之旅。

综合上面数据分析,指数股价走势观察,中美经济金融交流合作进展信息,国家有关资本市场的金融政策推进成都,IPO发行上市恢复正常,资本市场真正迎来大变局的节点,下周起(也就是六月第一周起)A股将结束多年的不断摸底低位徘徊的局面,开启强势上涨模式,基本不会再像原先那样受国际敌对资本势力干扰而大起大落,牛短熊长,而是走出A股的独立行情,构建起金融强国的重要一环,这就注定了A股的牛市将是一个以十年以上期计的长期过程。

目前沪市PE=13.19倍,深市PE=21.46倍。沪深总市值77.325714万亿元。科创版总市值5.082384万亿元,市盈率34.54倍。属于严重低估,就目前指数和个股价位即使上涨一倍都是处于估值合理水平偏低水平。第一,这源于中国的崛起已经没有任何势力可以阻挡,中国经济不仅会继续量的扩张更会有质的大幅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最终都要靠落实到公司企业的生产来实现,正是无数优秀企业正在做的事,伴随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壮大提升,国家无数的公司企业也在同步壮大提升。第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主要国有企业大多都已经上市,国有企业起着稳定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型企业的稳定性,安全性,对其预期的长期性都是不用质疑的,同时国有或国有控股型企业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不会把对利润的无限追求放在第一位,而是更注重于长期发展,这进一步加强了长期稳定的安全成长,这些都需要股价一定的溢价来体现。

联系美国过去的从电报电话公司,通用电器,到如今的波音都曾经不可一世,包括美国一系列公司都因过度追求利润和市值而漠视社会责任,缩减研发投入到了目前的处境。而我们中国有自己的制度优势,也有经济优势,最后也会体现在经济理论体系和企业公司评价体系方面,所以要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估值体系,今后A股市场会区别于过去的估值方式,与美西方的估值体系渐行渐远,当然这是一个伴随建设金融强国的长期过程。

对于A股长期属慢牛行情的基本判断,不妨碍A股在启动初期需要一个快速拉升(短期的快牛),以进行价值修复,A股迅速上行到一个新起点,然后在这个起点进行缓慢波动式的慢牛走势。这个起点根据A股平均市盈率,股息率,市净率,估计五千点不算高,应该能在国庆节达到!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