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艺术是非常主观的行为,一个人的美味完全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不用过于纠结

【本文来自《你认为这幅画是艺术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晨枫
  • 这才是真理。抛了半天砖,总算引出玉。

    对于“超级蜂巢”,谁都有权利说我不喜欢,但更进一步的指责甚至上纲上线到央美的教育宗旨就过分了。

    比照为垃圾回收站没有意义。艺术创作是有意的行为,不是无意的堆积。不断有人用“一泡翔”来比照,如果“你”花点心思把“翔”堆放成特定形状,希望传达特定含义,也可以算艺术创作,只是有没有人认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您本文的观点我是认同的,但是不该一上来就提卖了多少钱,毕竟金钱不是衡量艺术的唯一标准,梵高活着的时候也没见过自己的作品大卖。

艺术不需要所有人都懂,一个艺术家如果以“让人看懂”为目标,那他成不了“家”,最多是个“匠”。

说到这我想起前几年在网上被群嘲的射墨书法家邵岩,当时我也嘲笑他,直到后来我看到他的射墨作品(如图):有形态,有肌理,能让你模模糊糊的感受到一点东西。这就不是垃圾了。

像毕加索这幅《哭泣的女人》,很显然没有人的脸长这样,但你却很明显的看出她的哭泣和悲伤,且能感受到她在压抑自己的痛苦。这种扭曲的、支离破碎的痛苦,要比一五一十、照本宣科的痛苦更加“痛苦”、更有张力和感染力。

一个艺术家,从不像到像(写实),是一次提升;从像又到不像(抽象)是又一次提升。有的人一辈子都达不到后一种提升,因为这需要不断地总结、提炼和探索。在探索的路上,被人、甚至被大多数人不解、否定,都是正常的。

评价艺术是非常主观的行为,一个人的美味完全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不用过于纠结。各种观点都表达出来,这才是正常的社会。

500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